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入医学图像远程诊断系统,实现网页嵌入式医学影像三维可视化系统。方法: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B/S)构架实现的医学图像远程诊断系统的基础上,使用ASP.NET技术完成系统设计与实现,利用VTK工具包及Volume Render X控件开发嵌入网页的图像三维可视化控件,并将其部署到远程诊断系统中。结果:系统无需安装,具有较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环境,能够初步实现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以及较完整的分割、优化等后处理。结论:该系统无需影像工作站,在网页中便可实现对DICOM影像资料的三维可视化处理,且可与任何基于网络的远程诊断系统整合,具有较强的网络通用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香蓝驱毒颗粒对扁平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IL-2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扁平疣患者给予香蓝驱毒颗粒30 g,每日2次,治疗6周。检测治疗前后扁平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数为32.25±1.83、CD4~+/CD8~+比值0.79±0.26及IL-2水平为2.24±0.68,治疗后上述3个参数分别为39.89±1.25、1.68±0.21和4.44±0.62,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香蓝驱毒颗粒能增强扁平疣患者的免疫功能及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3.
脑血管病应用三七临床点滴潘玉梅,陈天玉脑血管意外(中风)一病,已成为临床三大死因之一。“脑溢血”和“脑血栓”的发生占脑血管病的90%以上。如何在未明确诊断前恰当用药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脑溢血”与“脑血栓”的鉴别诊断,单凭医生的临床经验往往...  相似文献   
54.
U波与临床     
自1921年Einthoven 描述心电图U 波以来,U波的产生机理虽然至今尚未明了,但U 波与临床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U 波产生的机理目前无一致看法。最早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辨证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在济宁市任城区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进行行为分析疗法(ABA),结构化教学、语言训练、感统训练和多感官训练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辨证穴位注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2ml稀释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每个穴位0.4-0.6ml。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得分和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TEC评分都明显降低其中试验组ATE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PEP得分均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改善不同证型ASD患儿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心理等症状。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对某院2017-2019年度上报的医疗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不良事件上报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某院2017-2019年度上报的医疗不良事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疗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正常班时间,尤其是上午时间段;主要发生区域为住院病区,手术科室居多,常见于普外科、骨科、妇产科、ICU、儿科等科室;发生对象集中于高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上报人员大多为初级或中级职称人员,医师岗位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最多;医疗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医疗管理类、护理管理类、医技管理类和器械管理类,以Ⅲ、Ⅳ级医疗不良事件为主.结论:制定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办法,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监管,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将行PICC置管的169例肿瘤化疗患者以2011年1—12月置管者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置管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列出PICC存在的护理问题,运用循证护理解决患者置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择合理的技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比较两组置管的效果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运用循证护理后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逐年下降,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循证方法可以动态了解PICC置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循证,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操作流程与质量管理,提高操作技巧,最终可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促进PICC置管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产妇分娩前后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将185例分娩前后产妇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00例)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85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遵医行为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质效.  相似文献   
59.
产后缺乳原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我院自1995年至今,采用自拟催乳汤治疗乳汁分泌不足160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潘玉梅 《现代护理》2006,12(28):2735-273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维权意识、健康意识、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加之医学本身的复杂性、不可预见性以及主观上受制于医务人员的学术水平、临床经验、道德水准的影响,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对医学的期望、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医疗风险的理解、承受能力却越来越低,导致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处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要求处理医疗纠纷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法律知识和综合医学专业知识,具有厚重的人文修养、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具有一定的处理纠纷技巧和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