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2篇
药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102.
江苏省青少年吸烟情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少年的吸烟状况以及吸烟行为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为基础,对江苏省苏州、徐州、南通、泰州共4个监测点5 169名学生的吸烟情况进行分析,以尝试过吸烟、吸第一支烟的年龄及过去30 d内吸烟的天数描述学生吸烟行为。结果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2.6%;9-14岁学生吸第一支烟的比例最高,为7.5%;住校、经济状况差、父母亲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的学生尝试吸烟率较高,分别为27.8%,29.6%和28.9%。结论中学生尝试吸烟率较高,加强对吸烟行为的早期预防教育和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3.
宜兴市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宜兴市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状况,为开展营养干预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KAP问卷对宜兴市1190名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进行营养问卷调查。结果在满分为10分的营养知识测试中,学生平均得分为4.40分,得分随着年级增高而升高,且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食物多样化、蔬菜水果、奶类的认同率也较高,但蔬菜的食用频率、摄入量仍偏低。结论宜兴市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性的营养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4.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效、经济、可行的去除饮用水中藻毒素的水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烧杯试验,研究不同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液态聚合氯化铝、固态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氧化(高锰酸钾、二氧化氯、臭氧),吸附(粉末活性炭)]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并进行工艺优化组合和验证;藻毒素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结果 混凝沉淀可少量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率为4.3%~29.7%),臭氧等氧化剂预处理工艺与混凝沉淀工艺组合后,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提高,达83.3%~91.9%;成本效益分析表明,所选臭氧预处理工艺及"氧化剂 吸附剂"预处理工艺使每吨水处理成本仅增加0.03~0.14元.结论 在常规水处理基础上进行臭氧、高锰酸钾氧化、二氧化氯、粉末活性炭等预处理,能较好地去除微囊藻毒素,且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水处理剂投加量对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影响,探讨最佳投加剂量.方法:采用烧杯试验,研究不同工艺、不同投加量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藻毒素.结果:混凝沉淀工艺对微囊藻毒素去除率最低为4.3%,最高为29.7%;氧化处理工艺对微囊藻毒素去除率最低为13.0%,最高为92.0%,随着氧化剂投加剂量的增加,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大幅度提高,臭氧、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2.0%、87.0%、78.3%,91.7%的水样经处理后微囊藻毒素浓度达到GB5749规定;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对微囊藻毒素去除率最低为4.0%,最高为40.0%,随着投加量增加,藻毒素去除率提高.水处理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聚合氯化铝(液体)3.0 mg/L,聚合氯化铝(固体)1.0 mg/L,聚合硫酸铁10.0 mg/L,聚丙烯酰胺0.1 mg/L,高锰酸钾1.0 mg/L,二氧化氯6.0 mg/L,臭氧5.6 mg/L,粉末活性炭4.0 mg/L.结论:单纯增加混凝(絮凝)剂的投加量不能提高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增加臭氧(O3)、二氧化氯(ClO2)、高锰酸钾(KMnO4)等氧化剂和粉末活性炭等吸附剂的投加量,可提高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男性饮酒与吸烟行为及戒烟意愿之间的关系。方法按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14个慢病监测点,抽取≥18岁男性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饮酒与吸烟、戒烟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成人现在吸烟率和饮酒率分别为56.90%、60.16%。饮酒者现在吸烟率为66.54%,饮酒者现在吸烟的比例高于不饮酒者(OR=2.77,95%CI:2.40~3.19),且随饮酒频率和饮酒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现在吸烟者中,打算戒烟比例为26.56%,饮酒频率越高者打算戒烟的比例越低(P=0.023)。结论饮酒会促进吸烟行为的发生,并降低吸烟者的戒烟意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江苏省成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特征,比较5种不同MS诊断标准应用的一致性和差异,探讨适宜成年人预测MS其他组分及危险因素聚集能力相对最好的最佳腰围或体质量指数(BMI)切点。方法: 2010年在江苏省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8 400人,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检和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取健康信息,分别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005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三次报告(NCEP-ATP Ⅲ)、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JCDCG)和2009年国际联合暂定声明(JIS)标准诊断MS,描述各种标准MS的流行特征。分析不同标准对MS异常组分及危险因素聚集的检出情况,计算不同标准的符合率和Kappa值,比较MS不同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和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腰围及BMI切点预测MS各异常组分及危险因素聚集情况。结果: 调查对象中CDS、ATPⅢ、IDF、JCDCG和JIS标准诊断的MS粗患病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8.4%(15.1%)、37.3%(31.0%)、29.5%(24.6%)、22.8%(19.4%)和38.9%(32.7%)。各种标准诊断的MS患病率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父母是否患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组中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DS、ATPⅢ、IDF、JCDCG和JIS标准诊断为MS者中存在3种及3种以上危险因素聚集的比例分别为97.2%、96.7%、97.2%、98.7%和100.0%。ATPⅢ与JIS、ATPⅢ与IDF和IDF与JIS的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95.93%(0.91)、91.91%(0.82)和88.89%(0.76),其他诊断标准的两两符合率为78%~82%,Kappa值为0.40~0.74。腰围切点男/女为85/80 cm时,预测危险因素聚集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距离分别为88.29%、74.54%、0.28和85.97%、70.07%、0.33。结论: 江苏省成年人MS患病率水平较高。CDS、ATPⅢ、IDF、JCDCG和JIS诊断标准在江苏省成年人群的适用性存在较大差异,ATPⅢ与JIS标准的一致性最好。适宜江苏省成年人群的最佳腰围切点男/女为85/80 cm。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情况,为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苏省14个慢病监测点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和KISH表法确定调查对象,通过询问调查获得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等信息,并现场进行血压等项目体格测量。结果江苏省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为49.1%,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为4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以上、职业为离退休人员、居住在苏中和苏北地区、戒烟人群、体质指数(BMI)≥24kg/m2、已经参加了医疗保险和无高血压家族史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知晓率的主要因素。结论江苏省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高血压患病知晓率较低,应对重点人群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早期发现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张熳  潘晓群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689-690,693
目的 探讨中学生受欺侮行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江苏省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南京、苏州、徐州、盐城、宜兴、射阳、昆山、通州8个市(县),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学校,再在每所学校中抽取班级,以抽中班级的所有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中学生24649名.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江苏省中学生受欺侮检出率为57.1%,网络成瘾率为5.3%,两者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受欺侮频率和种数的增加,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也随之增高;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种欺侮形式均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OR值为1.57 ~2.55).结论 受欺侮行为是发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应高度关注中学生的受欺侮行为,及时发现和采取干预措施,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江苏省成年男性自报慢性病患病与戒烟行为的关系。  方法  分别于2007、2010、2013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14个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中抽取居民进行调查,以18~69岁男性为研究对象,分析慢性病患病与吸烟、戒烟行为的关系。  结果  18~69岁男性共8 313名,自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率分别为1.5%、1.1%、1.5%和2.8%。戒烟者4种慢性病自报患病率均高于现在吸烟和不吸烟者(均有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哮喘和COPD者戒烟率分别是未患者的3.356倍(95% CI:1.966~5.728)、3.864倍(95% CI:2.277~6.555)、2.103倍(95% CI:1.321~3.345)和2.586倍(95% CI:1.872~3.573)。  结论  患有慢性病者戒烟率高于未患病者,提示患病后会促进吸烟者的戒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