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分析辽宁省成年居民的焦虑现状和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因素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再适应量表(SRRS)对辽宁省沈阳、本溪、丹东和辽阳四个市的32226名成年居民进行了一次横断面的调查。结果焦虑标准分均值为41.3±9.5,高于国内常模,17.5%的居民有焦虑情绪。女性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焦虑情况逐渐加重。生活事件多和社会支持少都是增加焦虑情绪发生的危险因子。结论辽宁省4城市居民的焦虑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采用改善居民社会支持状况和减少生活事件水平的方法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2.
机关干部生活方式与慢性病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辽宁省部分地区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机关干部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和不良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分析,研究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辽宁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目的了解辽宁省18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 1.0)对全省6个市/县1335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6.1%。各类精神疾病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5.03%,8.09%和11.26%。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12月患病率分别为2.01%、3.97%和3.27%。男性情感障碍(OR=0.59,95%0=0.48~0.72)和焦虑障碍(OR=0.46,95%CI=0.39~0.53)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酒精使用障碍显著高于女性(OR=23.67,95%CI=15.71~35.67)。离婚者3类障碍的患病率均明显增高。城市居民的情感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OR=1.54,95%CI=1.21~1.95)。14.60%和1.40%患者一生中曾患有2类或3类疾病,情感障碍与焦虑及酒精使用障碍的终生共病率分别为41.96%和10.87%。结论辽宁省每11个居民中约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辽宁省部分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结构情况,探寻血压低控制率与降压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 2008-09-11在辽宁省3县对高血压用药患者11 665例进行降压药物情况的问卷调查,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进行血压测量及分级.结果 用药高血压患者11 665例控制率为3.83%,以单一使用...  相似文献   
35.
农村贫困地区高血压危险因素和血压控制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高血压危险因素患病意识和血压控制情况,为卫生管理部门的卫生决策提供基础,为提高农民预防观念和促进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在彰武县农村选取110名男性高血压患者(病例组)和110名男性血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均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高血压危险因素在彰武县农村农民中流行李较高,如吸烟、酗酒、喝茶、高盐饮食的比例分别达81.8%、74.5%、86.4%、58.2%以上;很少吃水果、蛋类和动物性蛋白质者分别为59.1%、51.8%、47.3%以上,每人每天食盐和猪油摄入量分别为22.4g和23.0g,具有高血压和高血脂患病意识者仅为27.3%和35.5%。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家族史、超重、低豆制品摄入率分别为44.5%、34.6%、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仅有40%的人有规律地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者仅占13.6%。末服药者中94.3%是因为对高血压危害严重程度认识不足。结论 吸烟、低豆制品摄入、超重、高盐和高脂肪摄入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广大农村社区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6.
辽宁省七城市1988-2000年居民自杀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精神问题,是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由于自杀与地理环境、风俗、民族生活以及社会人文、居民信仰有密切的关系,自杀死亡率的地区分布存在差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城市经历了很大的兴衰变化。为了解自杀对辽宁省城市居民生命的影响及其特点,我们对1988—2000年辽宁省城市死亡统计年报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7.
辽宁省成人超重与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调查辽宁省城乡20周岁以上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个城市及农村和两个大型国有企业部分职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WHO诊断标准,以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别人口比例计算超重和肥胖调整现患率.结果共调查37 070人,超重及肥胖调整现患率男性为24.77%和2.87%,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女性为17.24%和1.96%,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女超重现患率在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商业与交通运输业人员肥胖现患率最高,待业人员及农民最低;女性中家庭妇女和农民超重现患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女性超重和肥胖现患率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明显降低,而男性则呈现相反趋势.本次调查所发现的年轻及知识女性超重与肥胖现患率较低是否与调查方式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辽宁省超重及肥胖调整现患率男性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间差别.  相似文献   
38.
潘国伟  刘铁夫 《卫生研究》1998,27(3):154-157
对鞍钢男工中610例肺癌新发病例及959例对照进行了访问调查。经吸烟、其他肺疾患、家族肿瘤史、食用水果等非职业因素调整后,岗位工龄等于或超过15年的下列工人的肺癌危险度显著增高:冶炼工和轧钢工(QR=1.5,95%CI=1.1~2.2),耐火砖厂工(OR=2.9,95%CI=1.4~5.9),装卸工(OR=2.5,95%CI=1.0~6.1),焦炉工(OR=3.4,95%CI=1.4~8.5)。各种粉尘和B[a]P暴露与肺癌危险性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但与粉尘的特殊成分未见此种关联。长期暴露于污染物的钢铁工人的肺癌的危险度增加40%。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辽宁省3城市居民胃癌10年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辽宁省3城市2000—2002年肿瘤发病报告数据库随机抽取的400例胃癌进行主动随访,获得患者诊疗和生存状况。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OSR),应用EdererⅡ方法计算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RSR)。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生存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3城市居民胃癌10年OSR、RSR和T50分别为14.3%、19.1%、12.3个月。Ⅰ~Ⅱ期病例的10年OSR、RSR和T50(41.6%、53.7%和69.0个月)均显著高于Ⅲ期(9.1%、14.1%和14.7个月)和Ⅳ期(3.0%、4.1%和6.1个月)(P<0.05)。手术治疗病例10年OSR、RSR和T50(20.8%、27.7%和20.8个月)显著高于未接受手术治疗病例(2.6%、3.9%和4.9个月)(P<0.05);0~64岁组10年OSR、RSR和T50(21.1%、23.2%和14.0个月)均显著高于65+岁组(8.9%、15.7%和10.4个月)(P<0.05);男性与女性10年OSR、RSR及T50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分期、治疗方式和年龄对胃癌10年相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辽宁省3城市居民胃癌10年相对生存率(19.1%)低于欧美(25.4%~30.7%)及韩国(48.7%)等经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早诊断率和规范性诊疗率低可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分布特点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 1.0)对辽宁省3个市3个县13 35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入户面访。结果全部调查者和饮酒者的酒精使用障碍终生患病率分别为4.24%和16.17%,12月患病率为3.45%和13.59%,2周患病率为2.70%和10.93%;酒精使用障碍终生患病率与饮酒频率和饮酒量呈剂量-效应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01,95%CI=1.28~3.15)、离婚(OR=2.09,95%CI=1.30~3.36)、吸烟(OR=1.35,95%CI=1.08~1.68);饮酒量、饮酒频度是辽宁省城乡居民酒精使用障碍终生患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55岁(OR=0.63,95%CI=0.45~0.86)危险性较低。结论男性、25~54岁、吸烟者及离婚者为酒精使用障碍高发人群和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