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水平和分布特征,为老年人的意外伤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辽宁省内3个城市3个县抽取2877名老年人,对其过去1年中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辽宁省60岁以上老人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3.69%,调整率为15.48%,标化率13.98%,农村(17.94%)高于城市(11.16%),女性(15.04%)高于男性(12.19%),70~79岁老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15.16%)。发生率排前5位的伤害依次为跌倒(6.05%)、锐器割刺伤(3.96%)、撞击挤压伤(0.83%)、机动车交通事故(0.66%)和运动伤(0.52%);伤害性质的前4位为开放性伤口、扭伤、浅表伤和骨折,分别占38.07%,25.38%,19.29%,11.42%。跌倒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χ2=9.59,P0.01)。结论辽宁省老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跌倒是老年伤害预防控制的重点,农村老年女性是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媒体医药信息对居民自我诊断、自我药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2981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3.8%和11.7%的居民关注或信任媒体健康信息,11.6%的居民曾参加过商家举办的产品推广活动;根据媒体信息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药疗的发生率分别为36.8%和43.2%;单因素分析显示,城市户籍、40~59岁、高收入、高中文化水平的居民自我诊断、自我药疗和诊断治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关注、信任、参加活动居民的自我诊疗率明显高于无以上行为居民;经多因素分析,城市居民自我诊疗行为是农村居民的1.50~2.87倍,自我诊疗行为随健康状况的下降而升高,关注、信任媒体医药信息、参加相关推广活动使自我诊疗行为增加0.48~2.14倍。结论 媒体医药信息对居民自我诊疗行为产生明显影响,政府应加大信息发布的审批和监管力度,减少居民不合理用药的行为。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估2012年12月—2013年1月持续高浓度灰霾天气对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居民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在鞍山市立山区抽取的2 142名≥18岁居民进行入户面访调查。结果鞍山市立山区2 142名居民中,有67.69%和66.57%的居民减少外出运动和外出活动时间,有21.94%和17.377%的居民有咳嗽症状和咽部刺激感,有10.18%和7.05%的居民曾因呼吸道疾病服药治疗和去医院就诊,有8.36%和5.18%的居民曾因心脑血管疾病服药治疗和去医院就诊,有24.98%的居民选择外出戴口罩;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刺激症状、疾病诊疗、应对行为评分分别为(3.11±1.85)、(1.00±1.41)、(0.31±0.80)、(0.65±0.77)分;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刺激症状、疾病诊疗、应对行为评分间均呈正相关(r=0.091~0.456,均P<0.01)。结论严重灰霾天气可导致居民呼吸道和粘膜刺激症状,降低其日常生活品质,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对严重空气污染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索污泥堆放场地对周围土壤的微塑料污染及污泥堆放场附近家养猪的粪便和大肠组织中微塑料污染状况。  方法   采集污泥堆放场地周边表层土壤及农户自家饲养黑猪粪便与大肠组织样本,采用体视显微镜和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初判,采用激光红外成像系统(LDIR)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  结果   表层土壤、猪粪便和猪大肠组织中微塑料丰度分别为354~524个/10g、1120个/10 g和96个/10 g。猪大肠中微塑料主要为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四氟乙烯(PTFE)和聚对苯二甲酸类(PET),丰度分别为40、17、13和7个/10 g,粒径以200 μm以下的微塑料为主(86.21 %),与土壤中微塑料特征存在差异。  结论   在猪大肠组织中检出微塑料,可能与污泥堆放场地的微塑料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描述辽宁省城市淋巴瘤患者10年生存率,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在肿瘤报告库中选取沈阳、鞍山和本溪市城市居民中于2000-2002年间确诊的245例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随访至2012年12月31日,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SR),EdererⅡ计算期望生存率(ESR)和相对生存率(RSR),生存曲线的估计用Kaplan-Meier法,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淋巴瘤患者10年OSR和RSR分别为18.78%和22.24%,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OSR:28.13%、RSR:31.31%)高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16.67%、20.06%),0~64岁患者(23.13%、24.58%)显著高于65岁及以上患者(10.59%、18.40%),I~II期患者(33.33%、37.85%)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11.94%、14.74%);治疗方式中,单一治疗(22.86%、27.06%)和联合治疗(25.00%、27.76%)患者显著高于仅其他(8.89%、11.57%)和其他联合治疗(15.94%、19.10%)患者;分期治疗中,早期常用治疗(34.15%、39.98%)和早期其他治疗(33.33%、35.45%)患者显著高于晚期常用治疗(18.52%、21.32%)和晚期其他治疗(7.50%、10.17%)患者。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和分期治疗为淋巴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辽宁省城市淋巴瘤患者的10年生存率为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1/3~1/2,提高淋巴瘤早期发现率、早期治疗率、采用常用治疗和联合治疗可显著提升我省患者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辽宁省18~65岁人群各类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 1.0)对辽宁省3市3县7 200户15 51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入户面访,按DSM-Ⅲ-R标准做出诊断。结果完成调查13359人,应答率为86.09%。焦虑障碍按辽宁省2000年人口构成调整的2周、12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2.22%,4.60%和7.21%。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标化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1.91%,3.97%和6.32%。特殊恐怖症与场所恐怖症为主要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分别为3.80%和3.04%。农村、女性、25~55岁、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状况较差者患病率较高。结论焦虑障碍是辽宁省居民常见的精神疾病,对其所造成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应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应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大米燕麦汤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过渡中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直接予全肠内营养(TEN),B组先行予大米燕麦汤鼻饲后再行TEN.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及完全耐受TEN的情况.结果 B组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A组,全部病例完全耐受TEN,完全耐受病例多于A组.结论 在危重症患者行TEN前先行大米燕麦汤过渡可提高对TEN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9.
鞍山市大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危害.方法于2002年4月,在鞍山市轻、中、重污染区随机抽取小学和幼儿园各1所,学校内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1951人),调查不同污染区的儿童健康状况及室内外环境.结果鞍山市儿童持续咳嗽、持续咯痰、哮喘、哮喘现患、喘鸣及喘鸣样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9.48%,4.82%,1.33%,0.92%,6.30%,4.97%.幼儿哮喘、哮喘现患,喘鸣、喘鸣样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学龄儿童;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污染区儿童持续咳嗽和持续咯痰的发生率高于轻污染区儿童的发生率(P<0.05).随着住房与交通干线距离的接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呈增高趋势.易感因素与室外空气污染的联合作用较强,呼吸系统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均以受大气污染影响的易感儿童为高,无大气污染影响的非易感儿童发生率为低.结论室外空气污染是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0.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已引起学者广泛关注.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易受到微塑料的影响.研究概述了微塑料的来源和相关法律法规,详细介绍了微塑料进入人体的途径、近期研究中发现微塑料的一些毒性作用及其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害,以期为儿少卫生工作者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