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目的建立重组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表达、纯化方法,了解rSEB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IPTG(1.0mmol·L-1)诱导SEB原核表达系统pET32a-SEB-E.coliBL21DE3表达rSEB,10%SDS-PAGE检测其产量,Ni-NTA亲和色谱法纯化rSEB。采用Vero细胞测定rSEB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TCIC50值。通过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SEB体外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以及对肿瘤细胞株HepG2、HeLa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所构建的SEB原核表达系统中,rSEB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4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的rSEB对Vero细胞的TCIC50为3.02μg。5.0~20.0mg·L-1的rSEB对小鼠脾细胞和人PBMC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5.0~20.0mg·L-1rSEB作用的人PBMC上清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结论建立了SEB高效表达、纯化方法,获得rSEB蛋白。所建立的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检测方法,为后续进一步分析SEB分子中相关活性位点及其减毒SEB突变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12.
谈中小医院医学计量工作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医学计量是确保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准确、有效、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中小医院在医学计量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13.
硬膜外导管支撑断端吻合下泪小管手术37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总结硬膜外导管为断端支撑物行下泪小管吻合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手术过程,随访泪小管吻合术37例进行分析。结果:在37例患中成功32例,成功率86%,其中3例因术中未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而失败。结论:以硬膜外导管作为断端支撑物行泪小管吻合术,关键是寻找断端,该方法简便,手术成功率高,便于基层医院及初学掌握。  相似文献   
714.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ICAM - 1)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4 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sICAM - 1的水平 ,其中有 2 8例测定了恢复期血清sICAM - 1的水平 ,同时以 2 0例正常儿童血清sICAM - 1作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ICAM - 1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较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重度哮喘发作患儿较轻、中度发作升高更显著 (P <0 0 1)。结论 sICAM- 1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15.
目的:探讨卵巢癌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3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74例卵巢癌组织进行了P-gp检测。结果: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gp无1例阳性,而卵巢癌组织中P-gp阳性率为18.9%(14/74)。对62例卵巢癌患者随访资料进行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P-gp阳性组的存活  相似文献   
716.
目的:提取青香茅挥发油,优选青香茅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香茅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选青香茅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是:β-CD与青香茅挥发油投料比为1∶10,包合物温度40℃,包合时间1h,β-CD与水的体积比1∶8。结论:青香茅挥发油包合工艺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17.
目的分析影响陕西省育龄妇女生育率变动的因素,为改善和制定现行计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文盲率、死亡率、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六个因素进行分析,观察其对生育率变动的影响。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总和生育率与文盲率和总死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城镇化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城镇化率、农民收入和总死亡率均通过了对总和生育率的显著性检验;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城镇化率和农民收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死亡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对生育率有显著影响的代表性因素有城镇化率、农民收入和死亡率;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引起总和生育率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718.
目的分析麻醉相关因素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医院外科进行全麻的685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性别、年龄、科室、麻醉方式、麻醉时间等病历资料,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685例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76例,感染率为11.09%;除了与性别因素无相关性外,年龄、科室种类、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基础疾病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76例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鉴定病原菌5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69.09%,革兰阳性菌12株占21.82%,真菌5株占9.09%。结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使用一次性过滤器、喉镜、吸氧面罩、呼吸回路、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均可显著降低麻醉引起的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19.
杜小风  杨文奇  李霆 《安徽医学》2015,36(6):660-662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施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72例)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125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并发症及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均可以达到较好远期预后,腹腔镜手术不增加术中并发症风险,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720.
目的利用基因检测技术筛查出育龄女性叶酸利用能力差的高风险人群,指导育龄女性合理补充叶酸。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采集的2652例郑州市中原区育龄女性进行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67T、A1298C位点和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MTRR)A66G位点的基因型测定,并与其他地区人群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基因型综合判断育龄女性叶酸代谢能力强弱,由此得出育龄女性是否有叶酸补充风险及风险级别。结果检测的MTHFR C667T位点中,野生型(CC)、杂合突变型(CT)及纯合突变型(TT)分别占15.05%、46.60%和38.35%,突变基因T的基因频率为61.65%;不同年龄组(≤30和>30岁)均以杂合突变型为主。MTHFR A1298C位点中分别为74.55%、23.49%和1.96%,突变基因C的基因频率为13.71%;不同年龄组(≤30和>30岁)均以野生型为主。MTRR A66G位点中分别为57.43%、36.73%和5.84%,突变基因G的基因频率为24.21%;不同年龄组(≤30和>30岁)均以野生型为主。结论郑州地区育龄女性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与地域有相关性,超过50%以上的育龄女性携带高风险基因。因此,对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检测高风险孕妇合理增补叶酸剂量,可进一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