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股前外侧组织瓣临床应用112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 总结分析股前外侧组织瓣解剖规律及其在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适应证和应用价值。方法1985年3月-2004年8月,对112例股前外侧组织瓣移植进行临床总结。其中男67例,女45例。年龄5~65岁,平均38.5岁。针对受区不同情况,将股前外侧组织瓣切取分为4类: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78例;吻合血管的游离脂肪筋膜瓣移植22例;带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5例;远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移位7例。对面、颈、肢体、躯干等部位的软组织缺损所致功能障碍或外观缺陷进行修复,并对术后效果和供区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营养股前外侧组织瓣的动脉皮支出现率100%,具有肌间隙皮穿支(33%)和肌皮穿支(67%)两种基本解剖类型。组织瓣源血管均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或横支。皮瓣移植成活107例,成活率达95.6%。术后33例获随访6个月~11年,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率91%,供区无功能受限。结论股前外侧组织瓣解剖恒定,具有多种突出优点,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材料。尤其是穿支皮瓣形式,可保持受区形态,降低供区损伤,成为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左旋聚乳酸(silk fibroin-poly-L-lactic acid, SF-PLLA)微载体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扩增作用及对其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使用脂肪抽吸术患者自愿捐赠脂肪组织,经酶消化法提取ADSCs.取第3代ADSC...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通过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后头颅正位X线片和三维CT重建影像进行测量,探讨术后长期随访过程中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11月,对12例HFM患儿行早期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术,通过长期随访对患者上颌骨生...  相似文献   
94.
滕利  张舵  吴国平  归来  张智勇  丁波  任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8104-8106,i006
背景:烧伤后瘢痕或先天性疾病引起头额部皮肤缺损修复是整形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目的:探讨扩张器在头额部皮肤缺损修复中优于传统手术疗效的方法。设计:前后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头额部皮肤缺损患者72例,男33例,女39例;年龄4~45岁。方法:对72例头额部的先天性和获得性缺损应用扩张器修复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头额部缺损修复情况。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根据不同缺损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1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6.7%。主要包括感染、血肿、扩张器外露或不张和毛发缺失。均获满意疗效。结论:在充分做好术前设计、提高手术技巧和严防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对头额部缺损的修复,皮肤组织扩张术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预制前臂复合组织瓣修复外耳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方法分两期施行。第1期准备前臂复合组织瓣。取右第6、7、8肋软骨,雕刻成耳支架,埋植于前臂下1/2段皮下。使耳支架外侧面向外,其长轴应和前臂血管(桡动脉)的方向基本一致,以利于将来的移转。第Ⅱ期皮瓣移转,于3个月后手术,解剖前臂复合组织瓣,及与之相连的有足够长度的桡动、静脉血管蒂,并慎防软骨外露。将皮瓣移转至耳部,血管蒂桡动、静脉与面动、静脉或颞浅动、静脉的近心端吻合,皮瓣的创面值以皮片。移植静脉修复桡动脉缺损。前臂供瓣区创面移植皮片覆盖。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观察持续弹性外牵引对雌性小型猪乳头及其支撑组织的作用,以此探讨该技术矫正乳头内陷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个月龄均有12个乳头的雌性小型猪3只,每只留取4个乳头作为对照组,其余8个乳头作为实验组,安放乳头内陷矫治器进行持续弹性外牵引。分别于牵引后2、4、8、12周测量相应乳头的直径和高度,然后将乳头切除行HE染色,观察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并光镜下计数毛细血管数量。结果牵引后乳头体积明显增大,乳头直径和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牵引时间延长乳头高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HE染色组织学观察,牵引组表皮增厚,基底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等增生明显,毛细血管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弹性外牵引能有效促进乳头及其支撑组织增生,使乳头增大、增高。  相似文献   
98.
目的比较青春期乳房肥大症和小乳症患者乳腺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青春期乳房肥大症及12例原发性小乳症乳腺组织中的芳香化酶。结果乳房肥大症患者乳腺小叶内导管上皮细胞中均有芳香化酶的表达,其中8例为强阳性表达;原发性小乳症患者乳腺组织中芳香化酶均为阴性表达(P〈0.05)。结论青春期乳房肥大症乳腺组织中有芳香化酶的表达,而原发性小乳症乳腺组织无表达。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的乳头内陷矫正方法.方法用钢丝、弹簧和塑料注射器制成弹性可调式的乳头内陷矫治器,利用弹性牵引作用,持续牵拉内陷乳头3~6个月.结果14例患者均得以矫正,并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1例患者因左侧乳头内陷严重,治疗2周时钢丝接近脱出乳头而更换矫治器并延长佩戴时间.随访患者6~12个月,效果稳定.结论弹性可调式乳头内陷矫治器用于先天性乳头内陷的治疗,近期临床效果较好,为目前较佳的非手术治疗乳头内陷的方法,但其机理和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和评价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治疗儿童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先天性小下颌发育不全畸形伴重度OSAS,年龄4个月至9岁。每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射线头影测量及睡眠多导图仪检查。用牵引成骨技术牵引双侧下颌骨,带动舌和口底肌肉组织前移,使口咽腔通畅,达到治疗小下颌畸形患者OSAS的目的。结果 6例12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最大牵引延长距离为25mm,最小15mm,平均19.2mm。后气道间隙由平均4.5mm增至10.1mm。牵引时间最短10d,最长20d,平均14.5d。所有病例在截骨、牵引器固定过程中均未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牵引过程顺利,牵引区成骨良好。随访2至11个月。1例需要进行继续治疗,5例均恢复正常呼吸,去除鼻咽导气管和气管切开导管。结论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是治疗OSAS重要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矫正口咽腔气道狭窄,改善呼吸,可在年幼儿童应用。随着应用例数的增多会更详尽阐明其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