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利用Taqman技术 ,建立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FQ RT PCR)技术 ,对前列腺癌病人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基因 (PSA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 在PSA基因的外显子 2和 3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 ;优化反应体系的条件 ,以不同LNCaP细胞含量为标准品和其循环阈值 (Ct值 )制作标准曲线 ,检测外周血中PSAmRNA含量 ;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及初步临床应用评价。结果 成功建立了FQ RT PCR检测PSAmRNA技术 ,本方法最低检测限为每毫升全血 5个LNCap细胞 ,线性范围为 5~ 1 0 8细胞 /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9 5 %~1 4 3%和 1 5 2 %~ 2 0 1 % ,扩增产物克隆和测序分析显示本扩增片段为PSAmRNA序列的特异性片段。初步临床研究显示 ,1 0例经ECT ,检查证实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均检到PSAmRNA ,其含量变化为 8~ 1 0 4细胞 /ml,健康男性、女性各 5名外周血中PSAmRNA含量均小于本法最低检测限。结论 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SAmRNA具有灵敏、特异、简便、结果数据化等特点 ,该方法可为前列腺癌微转移诊断、预后判断、指导治疗等奠定良好基础 ,同时也为其他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细胞检测提供了方法学启示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VITEK-AMS专用药敏卡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可靠性.同时比较纸片扩散筛选法、双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纸片扩散确证法为标准,用VITEK-AMS、纸片扩散筛选法、双纸片协同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情况.结果仪器检测为阳性的73株大肠埃希菌和24株肺炎克雷伯菌,用纸片扩散确证法、纸片协同法、纸片扩散筛选法检测也均为阳性.仪器检测为阴性的131株大肠埃希菌和46株肺炎克雷伯菌,用三种方法分别检出一定数量的阳性株.结论仪器检测ESBLs易造成假阴性,纸片扩散筛选法会造成假阳性.而双纸片协同法由于同时用四种底物检测,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较理想,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性,61岁。有高血压史2~3年。发热脊柱疼痛,四肢进行性无力,外院治疗20d无进展,于2000年2月27日入住我院ICU病房。查头颅CT阴性,MRI示右侧半卵圆区腔隙性梗塞,临床诊断为脊髓炎伴出血,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症状无好转,3月3日由于呼吸困难加重行气管切开插管。3月10日从尿中检到白色念珠菌;3月12日后连续三次血培养检查见白色念珠菌,同时在痰、静脉导管、大便中均检有此菌;并于痰中检有鲍曼氏不动杆菌,小便中检有屎肠球菌。在ICU与细菌室的积极配合下,用制霉菌素治疗后,此患者的真菌感染得以全面控制。患者痰液、大便接种沙…  相似文献   
24.
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ICU患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情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44例ICU患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44例中阳性265例(占77.0%);两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占37.7%);所分离病原菌中以G^-菌为主(占53.1%),其次为G^ 菌(占25.5%)、真菌(占21.4%)。在G^-菌中,以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主(占29.8%);G^ 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60.0%),所分离的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均呈阳性;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2.5%),在细菌耐药性方向,G^-菌对舒普深、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28.8%和36.9%。结论:ICU患呼吸道感染情况及细菌的耐药性严重。临床应根据实验室报告进行合理用药,对此类病人需加强护理,并进行必要的隔离。  相似文献   
25.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DD3 mR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检测前列腺癌(PC)患者外周血DD3mRNA在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RT PCR)检测44例不同分期PC患者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外周血中DD3mRNA,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PH患者和健康男性志愿者外周血中DD3mRNA均阴性;未治疗PC组外周血DD3mRNA100%阳性(11 /11),而经内分泌治疗PC组阳性率30. 3% ( 10 /33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外周血DD3mRNA是PC诊断和内分泌治疗监测的良好指标,有望成为PC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穿通支原体(MPe)感染与胃癌和结直肠癌组织分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胃肠癌患者(65例胃癌,57例结直肠癌)与80名对照者分别进行MPe分离鉴定和PCR核实。MPe检出结果与组织分化和浸润转移之间关系的比较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胃癌组MPe检出率(41/65,63.1%)与胃溃疡组(1/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P〈0.01);结直肠癌组MPe检出率(33/57,57.9%)与结直肠息肉组(1/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P〈0.01);MPe阳性胃癌组低分化检出率以及浸润程度与MPe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33.4和25.0,P值均〈0.01);MPe阳性结直肠癌组低分化检出率以及第三站淋巴转移率与MPe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4,P〈0.01)。结论胃癌和结直肠癌的组织分化、浸润及转移与MPe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HPLC法测定全血中环孢素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全血中环孢素(CsA)浓度的固相萃取HPLC法。方法全血样品用硫酸锌甲醇混合液处理,取上清液进样C18(10 mm×3.9 mm)柱,经水冲洗去杂质后,用纯甲醇洗脱CsA,进入C18(250 mm×4.2 mm)柱,以流动相:乙腈-甲醇-水(60∶10∶30,V/V/V)洗脱后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40μg.L-1,线性范围为62.5~2 000μg.L-1,方法回收率为90%~95%,提取回收率>80%(n=5),日内RSD为3.25%~4.12%,日间RSD为3.37%~6.87%。结论本法测定CsA前处理步骤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28.
IgA肾病患者血液中Mpe的分离检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Yáfiez等首次从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口腔黏膜和支气管标本中分离到穿透支原体(Mpe,HF1~3),我们曾从肿瘤患者的血液与肿瘤组织中分离到Mpe,提示Mpe可从非HIV感染人群分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诸如肺炎支原体(Mp)、解脲脲原体(池)、人型支原体(Mh)、Mpe、发酵支原体(Mf)等人类致病性支原体的感染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