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江西省新农合两种门诊补偿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门诊补偿模式的实施效果,探索合理完善的门诊补偿方案和监督管理办法。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10个试点县门诊统筹实施情况,并与10个家庭账户补偿模式县的结果相比较,评价其实施效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结果门诊统筹补偿模式与家庭账户补偿模式相比,受益面明显提高;门诊基金支出占基金总支出的比例有所提高;门诊次均费用大幅降低;有更多的门诊病人流向村卫生室;监管更加困难。结论门诊统筹模式更有利于参合农民有效利用门诊卫生服务,但监管难度增加;门诊统筹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合理的补偿方案和严格有效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基线与追踪调查的比较,研究婺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变化,为完善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纵向对比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研究对象,运用集中指数(CI)、不平等斜率指数(SII)及利用/需要比进行公平性评价.结果:与基线调查相比,追踪调查两周就诊率由97.35‰降为56.70‰(P=0.000),CI由-0.10变为-0.03,SII由-11.89变为-2.04;因经济困难未就诊比例的CI由0.01变为-0.14,SII由1.25变为-6.11.需住院未住院率由39.60%降为11.02%(P=0.000);因经济困难未住院比例的CI由-0.02变为-0.06,SII由-2.82变为-10.00.利用/需要比由1074.77增至3011.01(P=0.018),Spearman相关分析与经济状况无显著相关.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不大,但提示经济状况较差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偏低的状况可能略有改善.建议增设慢性病补偿、降低起付线、启动医疗救助或提供住院贷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3.
江西省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启动后农民对其的认知和评价,为正确评价新农合的实施效果及其制度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被调查农民中,100%的人知晓新农合,90.5%的人表示明年会继续参合;仅69.2%的人知道国家出资,39.7%的人知道国家出多少钱;对新农合主要担心的是"报销比例低"、"报销手续繁锁;"Log 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参合意愿与医疗机构服务态度、农民认为生大病有一定保障及担心参合后看病更贵有关。结论:新农合在江西省启动以来,在各试点县农村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还有部分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不太了解,甚至存在顾虑,应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制度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44.
目的:从门诊补偿公平性的角度,评价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江西省第一、二、三批共40个新农合试点县2006-008年的门诊补偿资料,以集中指数(CI)、不平等斜率指数(sII)作为评价指标。结果:2006--2008年,全省门诊补偿总受益率、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门诊总受益率均略有下降,但主要表现在高收入农民门诊受益率下降,低收入农民门诊受益率却有较明显上升,且门诊补偿总受益率的cI接近于0,CI和sII指数也由正转负;全省及各级医疗机构的总次均门诊补偿费用均逐年上升,cI均接近于0,但CI和sII指数基本都由负转正。结论:全省农民门诊补偿公平性总体较好,但门诊补偿受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状况较差试点县的门诊补偿强度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