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颅神经少支胶质细胞瘤的MRI特征。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神经少支胶质细胞瘤37例。其中听少支胶质细胞瘤24例。三叉少支胶质细胞瘤12 例,面少支胶质细胞瘤1例。37例均行/d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大多少支胶质细胞瘤具有典型的MRI表现,(1)三叉少支胶质细胞瘤多为类圆形(11/12),听少支胶质细胞瘤多为不规则形(19/24),面少支胶质细胞瘤呈类圆形,边界规则、清晰。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绝大部分病例呈典型表现:即肿瘤中间部分呈程度不一、形态多样的强化,边缘部分可见不完整的强化环。大部分瘤内可见囊变、坏死(32/37)及少数可见瘤周脑实质水肿(8/37)。(2)三又少支胶质细胞瘤好发于中颅窝(12/12),听少支胶质细胞瘤仅见于桥一小脑角区,面少支胶质细胞瘤多见于颞骨乳突区。结论:颅神经少支胶质细胞瘤有较典型的MRI特点,结合其发病部位和患者性别,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筛选与甲型副伤寒杆菌(副甲)CMCC50973噬菌体LSPA1早期蛋白GP23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方法 Sau3AⅠ酶切副甲基因组, 回收250~1 500 bp的条带与pAT质粒连接, 构建pAT-副甲基因文库;扩增噬菌体早期基因gp23, 与pBT构建pBT-gp23作为诱饵质粒;将pAT-副甲基因文库和pBT-gp23共转KS宿主菌, 利用细菌双杂交技术筛选蓝色单菌。检测筛选出阳性单菌的LacZ活性, 并提质粒测序, 分析其编码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副甲基因文库, 其库容量满足实验的要求, 基因文库阳性率接近100%;筛选出的插入基因为编码嘌呤透性酶。结论 宿主蛋白(嘌呤透性酶)可能与副甲噬菌体LSPA1早期蛋白GP23有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根据核医学影像检查的显像原理、过程及图像处理不同于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的特点,通过长期工作实践,结合单位实际,找出一套切实可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统筹检查流程.方法 根据核医学影像检查的目的和特点,将各种检查根据其注射药物所需的等待时间和设备状态进行分类,然后对预约患者所做的检查进行分析,以采集的图像达到诊断要求并符合质控标准为前提,以最短时间内完成最多检查病例数为工作效率和统筹依据,进行患者检查的安排.结果 在整个工作日里,患者检查过程井然有序,工作人员配合流程顺畅,所获取的诊断图像达到诊断要求,并符合质控规范,患者得到了正确的诊断.结论 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结合实际,能找出一套比较适合实际并切实可行且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统筹检查流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18F-FDG(18F-脱氧葡萄糖)和11C-choline(11C-胆碱)PET显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以提高PET显像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可疑前列腺病变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7~82岁,28例为前列腺癌,转移程度不一;其余为前列腺良性病变.所有患者均行全身18F-FDG和11C-choline PET显像检查,分析18F-FDG和11C-choline标准摄取值(SUV)与前列腺病变患者的年龄及病理类型的相互关系和意义.结果 55例前列腺病变患者,18F-FDG和11C-choline SUV与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SUV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1C-choline SUV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病变患者的病理类型是影响11C-choline SUV的重要因素,11C-choline PET显像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6.
27.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aA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慢性、感染率高的细菌 ,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并与胃癌、胃相关淋巴组织瘤密切相关。Hp感染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黏附定居 ,N 乙酰神经氨酰乳糖结合血凝素(NLBH ,HpaA)是Hp众多黏附素中的一种 ,可激发宿主产生相应抗体 ,引起黏膜和全身性免疫应答 ,针对它所产生的抗体不与非Hp细菌和人胃黏膜组织发生交叉反应 ,是Hp的保护性抗原之一。HpaA由hpaA基因编码 ,属于Hp的外膜蛋白 ,PHD预测 2 6 0个氨基酸的HpaA由胞内区、跨膜区和胞外区 3部分组成。其中 1~ 17位氨基酸为… 相似文献
28.
29.
^18F-FDG PET-CT对妇科肿瘤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与传统的影像学、血清学和组织学检查比较,评估18F-FDG PET-CT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63例妇科肿瘤中,卵巢肿瘤29例,宫颈肿瘤17例,子宫内膜肿瘤12例,阴道肿瘤5例。全部患者进行全身18F-FDGPET-CT扫描,51例进行了放射学检测(CT/MRI/超声),15例进行了血清学分析,40例进行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采用PET-CT扫描仪,经肘静脉注射5.5 MBq/kg 18 F-FDG后45~50 min,采集、重组图像。结果 18 F-FDG PET-CT诊断准确率为84.2%,其中58.8%为真阳性,25.4%为真阴性。18 F-FDG PET-CT对肿瘤原发灶(卵巢、宫颈、子宫内膜、阴道)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8%、82.3%、91.7%和80%;而18F-FDG PET-CT仅显示了15.8%的错误结果,包括6.3%的假阳性和9.5%的假阴性。而且假阳性结果与18F-FDG摄取区周围有炎性细胞的存在有关;假阴性结果与肿瘤的分级低(2例)、正在化疗(2例)和技术问题(1例)有关;还有1例假阴性结果仅与血清学指标的轻度升高有关,但没有细胞学和组织学支持。放射学检测的51例中,21例18F-FDG PET-CT发现转移灶,而放射学检测却没有提示。18F-FDG PET-CT的阳性预测值为84.6%(22/26),阴性预测值为76.9%(10/13)。结论 18F-FDG PET-CT能早期准确诊断妇科肿瘤的复发或肿瘤活性组织的残留;但在化疗中的肿瘤和恶性程度低的肿瘤中,会出现假阴性结果;想得到有意义的结论还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