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2篇
  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755nmYAG激光去除黑色纹身色素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型YAG激光去除皮肤细胞色素的机理。方法:用8种不同能量密度的YAG激光,作用于新西兰大白兔的纹身皮肤区,观察其结果。结果:YAG激光治疗色素病变可以消失,色素细胞呈现空泡状,但色素细胞轮廓的框架仍可完整保留,色素细胞周围组织并未受损伤仍可存活,并可见巨噬细胞增多,该细胞内出现色素颗粒。结论:YAG激光只破坏色素颗粒或色素细胞,而邻近的正常细胞不被破坏,是目前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较有效的、副作用较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影像解剖学》这门课程是当今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影像成像技术》和《人体解剖学》这两门课程之上的一门科学。本门课程主要学习X线片、CT、MRI等一些影像检查技术及其正常的影像学表现。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对一些常见的影像检查技术有所了解,更主要的是理论联系了临床,减少课程的枯燥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学习《影像诊断学》和进入临床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了讲好本门课程,我教研室开展以下内容,尤其是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NSCs,通过不同浓度的盐酸法舒地尔干预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NSCs具有自我复制、增殖能力,可以表达Nestin;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可以表达NSE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提示,盐酸法舒地尔干预组NSE阳性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不同浓度盐酸法舒地尔之间元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盐酸法舒地尔干预组NSE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以促进NSCs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根据臀中肌及其周围组织的局部解剖,重点解剖、观察臀中肌滋养血管,探讨臀肌挛缩症术式改良及其注意事项。方法解剖无下肢疾患的8例16侧成人尸体臀部标本,观察滋养臀中肌的起点、入肌点以及分支、分布。结果臀中肌的血供主要来自臀上动脉的深支,入肌点在臀中肌的内侧缘深面,髂后上棘下方者占81.25%,髂后下棘上方者占18.75%,一般分为2~3支,臀中肌下方内侧区尚有少量臀下动脉分布。结论手术松解挛缩组织时应在臀中肌上部偏外沿肌纤维方向进行,宜靠近股骨大转子,以尽量避免血管神经的不必要损伤,同时可避免损伤髋关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华新镇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水平的整体状况以及学生健康知识的盲点和不足,确定学生卫生工作中的重点,为今后的健教工作指明方向。方法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自行设计问卷表,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322名1~4年级和373名5~9年级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习惯。结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对健康知识和卫生行为有一定了解,但仍需要加强。结论加强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传授营养运动保健以及安全、意外事故处理等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诊断和治疗宫腔内残留妊娠物中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6月~2005年8月在该院经临床和/或B超怀疑宫内妊娠物残留患者,采用宫腔镜和B超联合检查并在其监视下取出残留妊娠物。结果:42例患者在B超及宫腔镜联合检查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胎盘绒毛及其机化、坏死组织,其诊断符合率为100%,合并宫腔粘连6例。所有患者均在B超和宫腔镜监视下取出残留妊娠物。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异常阴道流血均停止,34例月经恢复正常,5例闭经,3例月经量稀少,术后1月查尿HCG阴性,血HCG正常。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能准确、直观地对宫内妊娠残留物进行定位、定性,并能准确、完整地取出,可作为宫内妊娠物残留的首选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7.
腹腔镜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对我院诊治的38例难治性PCOS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多点打孔术及盆腔粘连松解、输卵管整形术。手术前后分别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及雌二醇(E2)水平;术后监测排卵情况、妊娠率及妊娠结果。结果:术后血LH和T水平较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术后排卵率81.6%(31/38),1年内累计妊娠18例,妊娠率为47.3%(18/38),早期流产率为16.7%(3/18)。有4例术后3个月内予氯米芬(CC)1~2个疗程后恢复月经外,其余月经情况(经量及持续时间)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卵巢多点打孔术能明显改善难治性PCOS患者的排卵和受孕机会,相对于单纯促排卵药物治疗具有术后排卵率高、妊娠率高、流产率低的优点,尤其对难治性PCOS不孕患者不失为一个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8.
成人胃入壁动脉的形态学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器官外动脉分支形成的入壁动脉解剖学形态,丰富胃动脉的解剖学资料,为胃手术减少出血提供解剖学资料及处理方案。方法利用50具成人尸体,通过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解剖剥离,观察胃入壁动脉分支、分布等情况。结果(1)胃入壁动脉呈放射状分布,主干管径变化不大;(2)胃入壁动脉的入壁点依胃的不同部位而异。结论胃手术时为减少出血和对残胃血液供应的影响,可以在入壁动脉的入壁点以外结扎动脉分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究复方藤梨汤含药血清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复方藤梨汤6、12、24 g/(kg·d)],每组6只,制备含药血清处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与细胞凋亡,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以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上皮性黏附蛋白(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结果 选取体积分数10%的含药血清为最终剂量。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C-myc mRNA、CyclinD1 m RNA、Vimentin表达水平降低,处于S期细胞比例、Bax/Bcl-2比值、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P<0.05);低、高剂量组G1期细胞比...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MDA-MB-231乳腺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MSC)迁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MDA-MB-231细胞上清液和不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以1∶4的体积比混匀后培养的hAdMSC为MDA-MB-231上清液组。向MDA-MB-231上清液组添加10μmol/L Reparixin(CXCR1/2抑制剂)为CXCR1/2抑制剂组;向MDA-MB-231上清液组添加10 nmol/L GSK690693(Akt抑制剂)为Akt抑制剂组。无任何刺激进行培养的hAdMSC为对照组。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hAdMSC的迁移能力,CCK-8实验检测各组hAdMSC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各组hAdMSC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AdMSC的mTOR/磷酸化mTOR(p-mTOR)和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DA-MB-231上清液组hAdMSC的24 h和48 h细胞划痕闭合面积、细胞增殖水平以及p-Akt和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