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7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指出了传统期刊服务的弊端和当前期刊服务模式的变革趋势,从加强馆藏期刊的利用、注重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利用、提高期刊管理与服务质量等方面论述了期刊工作动态立体服务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2.
赵丹  高小雁  沈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18-6019
我院于2008-01-2011-01收治19例因工作不慎所致的优势手损伤而致功能障碍的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均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乃至自杀倾向。护士运用Thorne精神支持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均在伤  相似文献   
103.
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较难处理的周围神经损伤,常导致上肢的严重功能障碍,造成患者终身残疾,并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影响。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一直是骨科和手外科医生的难题,1966年巴黎骨科会议宣布臂丛神经损伤不可治愈。  相似文献   
104.
沈杰  彭芸  曾骐  张祺丰  曾津津   《放射学实践》2011,26(1):82-8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漏斗胸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3例手术前行螺旋CT检查并采用螺旋CT重组技术的漏斗胸患儿临床及影像资料,分类记录漏斗胸患儿合并各种其它先天性畸形的种类及分布比例.结果:本组漏斗胸病例中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47例,占16.61%.其中合并脊柱侧弯的比例最大(4.95%).按系...  相似文献   
105.
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致胃肠道不良反应(GIAR)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某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首次使用利拉鲁肽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个疗程(3个月)内是否发生GIAR分为两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检验指标、用药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致GIAR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96例患者纳入分析。46例(23.4%)使用利拉鲁肽后发生GIAR,其中继续疗程的有34例(17.3%),中止疗程12例(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GIAR组和未发生GIAR组联用α-糖苷酶抑制药、联用胰岛素、伴随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人数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用α-糖苷酶抑制药[OR=2.917,95%CI(1.007,8.453),P=0.049]和伴随消化道疾病[OR=3.469,95%CI(1.226,9.817),P=0.019]是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中致GIA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联用α-糖苷酶抑制药和伴随消化道疾病是造成患者发生GIAR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制定合适的给药方案或选择其他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为促进利拉鲁肽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降糖疗效的因素。方法:以华东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间使用利拉鲁肽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和比较患者首次使用利拉鲁肽3个月及以上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 (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质量的差异,分成疗效达标(治疗后HbA1c<7%或下降幅度>1%)和疗效未达标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基线数据差异,包括基本信息、检验指标,还有合并用药情况,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降糖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HbA1c、BMI和体质量指标分别下降(1.13±2.04)%、(0.77±1.48) kg·m-2、(2.41±4.04) kg。140例(60.9%)患者达到预期的降糖目标,90例(39.1%)未达标。研究还发现2组患者的年龄、DM病程、体质量、性别和联用胰岛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0、P=0.044、P=0.016、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联用胰岛素对利拉鲁肽降糖疗效影响有显著意义[P=0.004,OR=0.907,95% CI (0.848,0.969);P=0.000,OR=0.151,95% CI (0.058,0.396)]。结论:首次使用利拉鲁肽时,患者的年龄、DM病程、体质量、性别和联用胰岛素与其降糖疗效达标相关,年龄和联用胰岛素是影响利拉鲁肽疗效的主要因素。临床个体化用药时,可评估以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GHS)合并肩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等速肌力训练,观察两组训练效果。结果:研究组VAS评分、AHI值、FMA-U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肩痛,减轻肩关节半脱位的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托吡酯临床常用于癫痫和偏头痛的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其罕见的不良反应,在中国或健康人中未见报告。本文报道了1例中国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在参加托吡酯片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试验过程中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并讨论了该病例的处理及转归,以期引起对托吡酯相关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临床试验中健康志愿者安全性保护的关注,为特异性药物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neutropenia,IDIN)的早期诊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昆明地区复方地芬诺酯片滥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复方地芬诺酯片的滥用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006年1月-2006年5月入所发现的复方地芬诺酯片滥用者进行调查。结果:在2152例海洛因滥用者中共发现复方地芬诺酯片滥用者208例,占9.67%。在208例复方地芬诺酯片滥用者中,男162例,占77.88%,女46例,占22.12%;年龄17-50(33.5±s6.2)a;婚姻状况:未婚134例,占64.42%,同居24例,占11.54%,已婚29例,占13.94%,离异21例,占10.10%;文化程度:小学84例,占40.38%,初中105例,占50.48%,高中及以上19例,占9.13%;职业:无业174例,占83.65%,个体15例,占7.21%,驾驶员8例,占3.85%,服务人员5例,占2.40%,其他6例,占2.88%。滥用复方地芬诺酯片的主要方式:口服(100%);初始滥用的主要原因:"戒毒"(49.04%),目前滥用的主要原因:"替代海洛因"(46.63%);主要来源:药店(83.66%)和小诊所(47.52%);有19例(9.13%)曾发生过滥用复方地芬诺酯片急性中毒。结论:昆明地区药物滥用者中出现复方地芬诺酯片滥用情况;复方地芬诺酯片容易获得;滥用的主要原因与海洛因滥用有关;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0.
72例16岁以下未成年人吸毒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16a以下未成年人吸食毒品的原因。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2006年1月-2007年10月间在昆明市强制戒毒所接受脱毒治疗的72例未成年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家庭状况、接受相关教育和药物滥用情况等。结果:72名被调查者,年龄8-16(14.23±s4.15)a,农村人口占77.8%;少数民族占51.4%;小学和文盲占73.6%;父母基本不过问学习和思想情况者占81.9%;学校不重视毒品预防和思想道德教育者占87.5%;学习压力过大者占55.6%;同学和朋友中有吸毒现象者占87.5%;首次吸毒的原因以好奇和被他人教唆、引诱为普遍,分别为66.7%和76.4%,但多数为数因并存。结论:未成年人吸毒的主要原因与文化素质低、学校和家庭的相关教育少、未成年人自身心理发育不成熟,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等因素有关。提示:应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宣传,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构筑未成年人拒毒防毒的坚强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