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7篇 |
内科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56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25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09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分娩的9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型组,妊娠<34周)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晚发型组,妊娠≥34周).结果 与晚发型组相比,早发型组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蛋白尿(++)或>2 g/24 h方面、异常围生儿结局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792、4.741、27.03,P均<0.05).早发型组围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1743.86±630.34)g明显低于晚发型组(2940.47±762.36)g(t=6.71,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痈前期患者的病情重,异常围产儿结局发生率高,存活率低.积极预防、预测、早期诊断及处理早发型重度子痛前期患者对改善母婴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评价在中国的初治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中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CHOP)方案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4~6个疗程的利妥昔单抗和CHOP方案化疗,其中利妥昔单抗(375 mg/m2)于每个CHOP方案第一天静脉滴注,CHOP则在每一疗程第三天开始,每一疗程间隔21天重复.共计82例患者入选本次研究,年龄分布18~76岁,中位年龄45岁.结果 总反应率(0R)和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90.2%和70.7%,预计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可达(56.4±8.3)%和(74.1±7.4)%.血液学毒性较轻,5例有既往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的患者出现肝炎病毒再激活.结论 本研究表明对于中国的初治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是有效且可以耐受的. 相似文献
93.
胸腺肽α_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97例初治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注射用胸腺肽α11.6 mg,皮下注射,2次/周,两组均予短程化疗方案并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CD8+细胞;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作胸部CT检查。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CD4+细胞回升,CD8+细胞下降,CD4+/CD8+回升,胸部病灶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对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拓扑替康对卵巢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TRAP ELISA法检测浓度为 2 60 0 0 μg·L-1 的盐酸拓扑替康 (和美新 )作用于卵巢癌HO 8910细胞株不同时间后端粒酶活性的改变 ,并以流式细胞检测法同步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改变。结果 :随着拓扑替康作用时间的延长 ,HO -8910细胞株的凋亡率逐渐增加 ,而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当作用达 60h后 ,细胞凋亡达 47.62 %时端粒酶活性呈阴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抑制不是拓扑替康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直接原因 ,但临床监测端粒酶活性表达有助于对盐酸拓扑替康抗卵巢癌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95.
381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对肝功能及血糖的影响,为临床安全使用加替沙星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381例住院期间使用过加替沙星的患者血糖及肝肾功能前后变化。结果:用药前后血糖值完整者110例,静滴加替沙星后血糖上升46例,其中17例用药前血糖值正常,用药后升高至异常范围;用药后血糖下降者64例,其中15例用药前血糖值正常,用药后在正常的基础上下降,其中43例〉60岁(67.2%)。静滴加替沙星后,肝、肾功能异常的总人数中大部分都是用药前肝、肾功能原本有异常的患者。结论:血糖异常、合并使用影响血糖的药物的患者,老年人以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此药,如需用药,应调整剂量,密切监测血糖及相关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6.
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浓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 (250mm×4.6mm,5μm)柱;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甲醇(85:1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36nm;以甲硝唑为内标,采用高氯酸直接沉淀蛋白后进样.结果: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血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万古霉素回归方程为Y=0.0106+0.0202X,r=0.999 7;去甲万古霉素回归方程为Y=-0.0164+0.0286X,r=0.999 9;线性范围2.0~100.0mg·L-1.日内RSD小于7.2%,日间RSD小于6.9%;万古霉素高、中、低浓度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7.73%,97.58%,103.91%,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6.80%,85.50%,87.63%;去甲万古霉素高、中、低浓度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23%,92.63%,97.57%,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0.84%,87.82%,89.68%.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回收率稳定,适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相关科研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
头孢菌素药物致血小板计数升高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72岁,2007年10月28日始因泌尿系感染在我院门诊分别使用头孢地嗪和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ivd.其中头孢地嗪注射液为广东汕头金石制药厂生产,批号070837,使用剂量为2 g,ivd,qd.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医院住院的1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失眠情况分为失眠组(46例)和对照组(88例)。采集患者人口学和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量表评估等分析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失眠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失眠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有躯体疾病、有高血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比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认知缺损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 <0.05)。失眠组患者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等项目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采用Spearmen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躯体疾病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分呈正相关,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ISI评分呈负相关(均P <0.05);病程、高血压、认知缺损、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等与ISI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Logistics分析显示:年龄是患者伴发失眠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失眠患者具有年龄大、躯体问题多、伴有高血压、空腹血糖高、认知缺损严重、联合用药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相关医护人员对手术烟雾暴露相关问题的认知。方法 2021年3月至5月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2377名医护人员进行手术烟雾暴露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2304份有效问卷。34.9%的医护人员表示总是担心手术烟雾的危害,80%以上的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感到不适。在三级医院工作的高年资妇科医生对于手术烟雾危害意识更强(P<0.05)。91.4%的医护人员认为防护措施不够。约1/3的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其中妇科医生及三级医院的医生采取防护的频率更高(P<0.05)。结论目前医护人员对于手术烟雾暴露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护措施欠缺,以低年资医生为主,需提高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00.
单一头孢吡肟经验性治疗急性白血病低危粒细胞缺乏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评估单一头孢吡肟经验性治疗急性白血病低危粒细胞缺乏(粒缺)发热的疗效。方法: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发生低危粒缺感染的155例次入选研究,其中男95例次,女60例次,年龄19~72岁,中位年龄38岁。低危的判断标准参考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标准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所制定的12条标准,治疗方法为头孢吡肟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2次,静脉点滴。结果:在入选的155例次感染事件中,128例次(82.6%)临床好转,27例次(17.4%)临床无好转,没有患者发生死亡。41例患者(26.4%)可获得细菌学资料,共检出52例次。检出的菌株中革兰阳性菌为20例次(38.5%),革兰阴性菌为32例次(61.5%)。在这41例患者中,35例(85.4%)获得痊愈,6例(14.6%)评判为无效,3例菌血症患者分别在治疗11、13和14d后症状、体征完全正常,细菌培养转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单一头孢吡肟经验性治疗急性白血病低危粒缺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