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沈阳汉族人群HLA-DR、DQ、DP的DNA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PCR/SSO方法对94名沈阳汉族健康人群进行了HLA第Ⅱ类抗原等位基因的完全分型。共发现66种等位基因,基中DRB128种,DRB33种,DRB54种,DQA18种,DQB1I3种,DPB110种。分析了DR-DQ连锁的五位点单倍型,共发现38种,其中21种是在白人为主的人群中已发现过的。本研究提出了中国东北人群HLA第Ⅱ类抗原等位基因的遗传基本情况,可用于疾病研究的对照和其他中国人群资料的比较。  相似文献   
32.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近年其发生率猛增.HL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具有高度多态性遗传性.已有人研究CLT与HLA的相关性.为了探讨福州地区CLT患者与HLA的相关性,本文用PCR-SSP方法研究CLT患者与HLAⅠ类抗原及Ⅱ类抗原基因多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对于医务人员、院方组织和机构环境等方面服务质量感受及相关性研究,为提高癌症病人满意度寻找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4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918例癌症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EORTC IN-PATSAT32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整体满意度得分(85.4±16.1)分;其中最低的3个维度依次为医院便利性、等候时间和医院舒适性;不同癌症病人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病人满意度较低,头颈癌病人满意度较高。[结论]癌症病人普遍表现出较高满意度,各类癌症病人的满意度不同;医疗机构需要从医院便利性、等候时间和医院舒适性领域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复方高渗液)应用于原位肝移植术中容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15例行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的患者。肝移植术中当血红蛋白值与术前相差大于20g/L时,即经静脉输注复方高渗液,速度20~30ml/min,给药总剂量不超过500ml。在给药前(T0),给完药后即刻(T1)、10min(T2)、20min(T3)、30min(T4)、60min(T5)共6个时间点,分别测量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V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ntra thoracic bloodvolume index,ITB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 vascular lungwater index,EVL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trokevolumevariation,SVV)。结果与T0比较,T1、T2、T3、T4和T5时间点的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T1比较,T3、T4时间点的MAP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T0比较,T1、T2、T3时间点的GEDVI、ITBI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T0比较,T1时间点的EVLI明显升高(P<0.05)。与T0比较,T1、T2时间点的SV显著升高,而T1~T4时间点的SVV则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果显示,患者用药后血流动力学方面达到了临床容量复苏的效果。结论复方高渗液能迅速使肝移植术中低血容量患者的血压恢复正常,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容量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躯体伤害性电刺激能否引起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改变,以及吗啡对该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伤害性电刺激隐神经(saphenous nerve,SN)后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皮下注射吗啡对该变化的影响.结果:伤害性电刺激SN后30 min能够引起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显著增加;皮下注射吗啡可抑制伤害性电刺激SN引起的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增加.结论:伤害性电刺激SN模拟躯体痛后可致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显著增加,表明SN传入的伤害性信息能够到达脊髓腰骶段,吗啡抑制了伤害性电刺激SN引起的脊髓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增加,说明此反应具有伤害性感受性质.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原位肝移植术中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指数变化与早期肝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DCD供体原位肝移植术患者40例,在Narcotrend监测下实时调整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参数,维持深度在D2~E1阶段。门静脉开放后,维持靶控参数不变,观察Narcotrend指数(NI)变化,当NI值比基础值升高超过20时,加深麻醉并记录所需时间(S)。分别于术前(T1),手术开始后1 h(T2),门静脉开放后2 h(T3)、24 h(T4)、48 h(T5)、72 h(T6)抽取静脉血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S值取其中位数,将高于和低于这个中位数的病例分为H、L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24 h两组AST、D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8 h两组ALT、AST和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2 h大部分指标均有所回落,H组和L组比较只有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值变化趋势监测可以指导麻醉深度的调控,还能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DCD供肝早期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颗粒蛋白前体(PGRN)与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41例高血压病合并OSAH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成轻度组(n=136)、中度组(n=45)和重度组(n=60)。比较三组患者血清指标和血压变异性的差异,应用Pearson分析血清PTX-3和PGRN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血压变异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不同程度OSAHS患者夜间血压变异性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清PTX-3和PGR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TX-3与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r=0.484,P<0.001)和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呈正相关(r=0.349,P<0.001);血清PGRN与nSSD(r=0.361,P<0.001)和nDSD呈正相关(r=0.301,P<0.001)。PTX-3和PGRN增加是nSSD、nDSD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PTX-3和PGRN与高血压病合并OSAHS患者夜间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并且二者表达升高是夜间血压变异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8.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不同患者感染了HBV后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疾病过程是本病的特点.研究表明,T细胞对乙肝病毒抗原的应答水平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比急性乙肝患者中低得多.因此,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这种无效的免疫应答,极有可能成为不同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学者在研究中普遍认为由病毒感染继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疾病发展的主要原因.已知HLA复合体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尤其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因此推测本病和HLA有关.根据欧美及我国台湾作者的研究报告,关联基因不尽相同,HLA基因频率升高的有DR7,DR3,DR5;基因频率降低的有DR2,DR4,DRB1*1302,DQ1.我国大陆乙肝与HLA是否相关,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9.
福建省1型糖尿病患者HLA—DR基因频率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福建省汉族人群HLA-DR与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相关性及其与病情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应及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方法,以61例1型DM患者为研究对象,102例正常成年人对照。  相似文献   
40.
沈晶晶 《内蒙古中医药》2014,(15):F0003-F000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0HSS)是一种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促排卵引起的医源性疾病,表现为双侧卵巢增大、腹胀、恶心呕吐、胸腔积液、腹水,甚至血栓形成。本文通过观察治疗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合并异位妊娠病例,探讨OHSS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异位妊娠手术治疗前后护理的特殊性,发现OHSS重在预防及护理。应用促排卵药物后,要采取严密监测手段及积极预防措施减少轻-中度OHSS,并避免重度OHSS发生。一旦发生异位妊娠,腹腔镜是首选治疗方法。而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的恢复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