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鼠原位肝移植受体手术处理技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鼠原位肝移植是一个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显微外科手术。在具备质量良好[1] 的供肝以后 ,如何将供肝顺利地植入受体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良好的显露可以为供肝的顺利植入创造条件。固定四肢 ,背部垫高 2 0~ 3 0cm ,头部垫枕 ,高约 1 0cm ,取斜坡体位 ,略呈反弓状 ,于中上腹作一正中切口 ,用爱丽斯钳夹住剑突向头侧翻转并固定 ,钳的高度要适当 ,避免压迫大鼠胸廓影响正常呼吸。然后将位于右上腹肝下的小肠提出腹腔 ,用浸过生理盐水的纱布包裹 ,放置于左下腹壁 ,便于以后行肝下下腔静脉吻合。肝上下腔静脉位置较深 ,范围较狭窄 ,吻合有一…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并行循环下采用左心室成形术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技术和经验,并报告中期疗效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7年6月,我院心胸外科17例行左心室成形术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4±12.1)岁.既往有心肌梗死史12例,合并缺血性二尖瓣返流10例,合并左心室室壁瘤13例,合并左心室血栓4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IVEF)为(29.1±6.4)%.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5例,Ⅲ~Ⅳ级12例.17例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9例行左心室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术;6例行左心室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术+二尖瓣成形术;2例行单纯左心室成形术.4例合并左心室血栓者同时行左室血栓清除.全组患者均采用常温并行循环、左心引流,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跳动下完成左心室成形术.13例患者采用Dor手术进行左心室成形,4例患者采用改良线性缝合法进行室壁瘤切除+左心室成形.术后患者均接受门诊或电话随访. 结果:全组发生手术死亡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存活患者无严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7±6.1)个月,无失访例.随访期间中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存活,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术后患者IVEF平均为(42.8±7.2)%,较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T~Ⅱ级9例,Ⅲ级6例(P<0.05). 结论:并行循环下采用左心室成形术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安全可靠,中期随访疗效满意,但其对于患者心功能以及生存率的远期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
见习是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而心血管外科知识一直是临床见习的难点.在心血管外科见习带教中,通过讲解知识点、查看患者、总结体会3个步骤,引导医学生顺利完成临床见习,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5.
浅低温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和心肌保护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的低温停搏心肌保护措施无法避免的心肌缺血性损害及再灌注损伤等缺点 ,是一种较符合机体生理和功能的心肌保护措施 ,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现将该方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做一介绍。1 历史回顾及现状  自 195 3年现代心脏外科的开拓者———Gibbon首次应用体外循环进行房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手术获得成功以来 ,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成为心脏外科最基本的手术方法。然而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6.
术中医源性心脏大血管损伤的原因与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胸外科临床经验的积累及术中预防并发症措施的加强,近年来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意外已大为减少,但由于手术范围不断扩大及二次手术机率增加,发生医源性心血管损伤仍不能完全避免。本文报告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与第一医院心胸外科10年间32例术中医源性心脏大血管损伤(ICVI)的救治体会,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症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7.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是一种亲脂性阳离子复合物,可作为P-糖蛋白(PGP)的转运底物,从而用于肿瘤抗药性功能显像。血管形成(可用CD34检测)可作为评价组织分化、分型的参考指标。本通过44例肺癌病人探讨^99mTc-MIBI显像(洗脱率及聚集率)与血管形成及PGP表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对人肺癌细胞侏HTS,56R多药耐药及对肺耐药蛋白(LR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来研究钙通道阻止剂维拉帕米和人类重组γ-干扰素对顺铂(DDP)细胞毒性在人类肺癌细胞侏HTB,56R上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量该细胞的LRP表达。结果 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能部分恢复HTB,56R对DDP的敏感性。LRP的表达能被γ-干扰素和维拉帕米降低,联合两者也有同样的效果,降低的程度与浓度呈正比。但将两者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能逆转HTB,56R的耐药性,而且联合使用有更好的效果,其逆转可能是通过降低LRP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
将陈忠华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加以改进,以7号线作为血管阻断带代替血管夹;用明胶海绵置于供心主动脉与主肺动脉之间、动静脉吻合口上下角;用双极电凝止血及凝固小的动静脉分支;吻合结束后,用温盐水促进心脏复跳及腹腔复温,改进后术式更为简单,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猪血管内皮细胞诱导的猴NK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及其与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将中国猕猴的NK细胞与多聚甲醛固定后的猪血管内皮细胞按不同比例进行体外混合培养,检测NK细胞在以不同比例接触靶细胞后的杀伤活性变化以及培养液上清液中的IFN-γ及TNF-α含量。结果:猴NK细胞与猪血管内皮细胞混合培养后。在一定范围内其杀伤活性随混合比例的升高而逐步升高.同时其IFN-γ及TNF-α分泌量也不断增加。结论:NK细胞与异种靶细胞接触后,其杀伤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与效靶细胞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