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牛黄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在0、0.1和0.5mmol/L间二硝基苯(m-DNB)诱导大鼠肝细胞氧化损伤的基础上,观察不同时间(0.5、2和5h)、不同剂量(0、5和10μmol/L)牛黄的抗氧化作用,测定大鼠肝细胞孵育系统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同时,观察10μmol/L牛黄预处理对m-DNB0、0.01、0.10、0.25、0.50、1.00和2.00mmol/L不同剂量组肝细胞悬液水平和m-DNB0、0.01、0.05、1.00mmol/L组肝细胞悬液OH·水平的影响。[结果]经牛黄处理后,大鼠肝细胞孵育系统MDA含量明显下降,GSH含量下降,GSH-Px活力升高。10μmol/L牛黄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含m-DNB的肝细胞孵育系统中和OH·水平,水平分别由2.38、3.49、5.08、6.35、9.20、10.95μmol/L降为1.74、2.38、3.17、3.65、5.08和6.19μmol/L(P<0.05),而OH·水平由31.27、45.50和52.87mm降为20.60、26.30和30.6mm峰高(P<0.05)。[结论]牛黄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和GSH发生联合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胆红素拮抗间二硝基苯(m-DNB)诱导大鼠肝细胞DNA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与不同剂量m-DNB孵育,细胞色素C还原法和电子顺磁自旋捕获法观察m-DNB染毒大鼠肝细胞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生成;以单细胞凝胶电泳和氚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分别观察m-DNB对大鼠肝细胞DNA损伤和合成抑制情况,分析胆红素干预对以上情况的影响。[结果]随m-DNB剂量增加,大鼠肝细胞和OH?水平、DNA受损细胞数和细胞DNA断裂程度增加,3H-TdR掺入量下降,具有较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0.01)。10μmol/L胆红素干预可明显减低m-DNB致大鼠肝细胞和OH?水平、降低DNA受损细胞数和细胞DNA断裂程度、拮抗m-DNB对大鼠肝细胞DNA合成的抑制(P<0.01)。[结论]胆红素可拮抗m-DNB诱导大鼠肝细胞活性氧导致的DNA氧化损伤、减轻m-DNB对大鼠肝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3.
轻稀土元素镧亚慢性暴露对大鼠钙、镁和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镧(lanthanum,La)亚慢性暴露对大鼠钙(Ca)、镁(Mg)和铁(Fe)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即对照组(0mg/kg)和三氯化镧(LaCl3)暴露组(0.1、2和40 mg/kg).分别以0.1、2和40 mg/kg的LaCl3给大鼠经口灌胃,每天1次,持续90 d,对照组则给予蒸馏水.暴露90 d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测定La、Ca、Mg和Fe水平;取血分离血清,测定Ca、P、Mg、Fe、总铁结合力(TIBC)、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0 mg/kg)比较,各LaCl3暴露组(0.1、2和40 mg/kg)大鼠肝组织中La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中和高剂量组(2和40 mg/kg)大鼠肝组织中C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剂量组(40 mg/kg)大鼠肝组织中M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0 mg/kg)和40 mg/kg组比较,2mg/kg组大鼠血清Ca和Mg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40 mg/kg)大鼠血清UI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 mg/kg)和中剂量组(2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高剂量(2和40 mg/kg)LaCl3亚慢性暴露对大鼠肝组织和血清中的Ca、Mg、Fe的水平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变化可能是La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通过对大鼠肝细胞DNA摄入[3H]-TdR量的检测,主要探讨了m-DNB对大鼠肝细胞DNA合成的抑制效应及胆红素对m-DNB染毒后肝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m-DNB组计数值/min(cpm)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呈明显量-效关系;当肝细胞受损时,低剂量及后加高剂量胆红素组的cpm显著高于m-DNB、空白及胆红素对照组;m-DNB染毒前、中、后三种给胆红素方式cpm值无显著差异。提示胆红素对m-DNB所致DNA合成抑制效应有拮抗作用,可促进肝细胞DNA的合成,从而对肝细胞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5.
尿中2-硫代噻唑烷-4-羧酸(TTCA)是二硫化碳的主要代谢产物,其含量测定可反映作业工人接触水平,可供生物监测使用。本法在0~160n g范围内与峰高呈直线相关。精密度:批间变异系数为1.62~6.59%。回收率78~91%。经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正己烷急性染毒对小鼠肝、肾的损伤及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以10、15和25mg/kg剂量的正己烷一次经口灌胃染毒小鼠,24h后观察小鼠肝、肾脏器系数、血清肝、肾相关生化指标、肝、肾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及肝、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正己烷急性染毒小鼠血清和肾组织中TAOC降低,MDA明显增高并伴有明显组织病理损伤;10mg/kg组小鼠肝组织TAOC升高,25mg/kg组肝组织TAOC则明显降低。染毒组小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BIL有降低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毒组小鼠血清ALT、UA和BU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己烷急性染毒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反应造成肝、肾组织损伤,血清常规肝、肾损伤生化指标对正己烷急性染毒可能并不很敏感。  相似文献   
38.
纳米锌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纳米锌材料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小鼠以5 g/(kg.bw)剂量的纳米或微米粒径锌粉一次经口灌胃,14 d后处死取血清,观察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纳米锌粉组小鼠血清除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外(P<0.05),其余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米锌粉组小鼠血清LDH、HBDH、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假性胆碱脂酶(ChE)等多个生化指标均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纳米锌粉组小鼠血清LDH、HBDH、ChE等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微米锌粉组(P>0.05)。结论纳米级锌粉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微米锌粉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9.
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乙烯作业工人班前、班后尿中苯乙醛酸(PGA)和苯乙醇酸(MA)的含量,监测工人8h苯乙烯的接触水平,同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尿中的PGA和MA浓度与苯乙烯的接触量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根据作业场所空气中苯乙烯的国家卫生标准,按回归方程推导出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结论:对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提出的推荐值:工作班末MA为220mmol/mol肌酐或300mg/g肌酐,下一班前为88mmol/mol肌酐或120mg/g肌酐;PGA班末为7mmol/mol肌酐或100mg/g肌酐,下一班前为30mmol/mol肌酐或40mg/g肌酐。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