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预激态补骨脂素对白血病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观察预激态补骨脂索对白血病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6例血标本采自住院临床确诊之白血病病例。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在白血病原代细胞培养体系内加入预激态补骨脂素,使其浓度保持在0.05g/L。短期用药实验,这一浓度维持24h,7d时终止实验;长期用药实验,这一浓度维持5d,并分别在7、10、14d时终止实验。实验均设对照组,以细胞总数、台盼蓝拒染率和台盼蓝拒染细胞抑制率等作为检测指标,以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短期用药和长期用药均显示预激态补骨脂素对白血病原代细胞具有显著杀伤作用。培养7d的情况下,用药时问延长对预激态补骨脂素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的影响不明确。培养时间从7d延长至14d,台盼蓝拒染细胞抑制率从32.40%~69.50%升至94.10%~98.90%,即预激态补骨脂素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得到充分表达。难治或耐药与否对预激态补骨脂素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无明显影响。培养14d时,实验组白血病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基本不变,且发现少许贴壁细胞生长,实验组无此现象。结论预激态补骨脂素对白血病原代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有可能成为一广谱抗白血病药物。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的48例老年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48例患者分经腹组和经胸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 结果:经腹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经胸组[(184.4± 12.5)min vs. (196.3±16.8) min,(304.5±35.4)mL vs. (354.8±44.7)mL,(11.4±3.7)d vs. (14.5±4.1)d],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胸组(4.5% vs. 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与经胸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6.36%,84.62%,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45.46%,42.31%, 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肺部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小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动物模型。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于接种前4天和接种前1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通过鼻腔吸入浓度为1×1011/L烟曲霉菌孢子悬液40μl。非环磷酰胺对照组:除以0.9%氯化钠注射液(NS)代替环磷酰胺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环磷酰胺对照组:以NS代替烟曲霉菌滴鼻,其余操作同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用NS代替环磷酰胺行腹腔注射,以NS代替烟曲霉菌孢子,其余操作同模型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接种真菌孢子1天后皮下注射G-CSF 20μg kg-1 d-1。通过肺组织病理、肺组织真菌培养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测定(GM试验)等确定肺侵袭性曲霉菌病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肺曲霉菌培养、血清GM试验和病理切片等结果均表明,模型组和G-CSF组均发生了IPA,其余各组均无IPA发生。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肺曲霉菌模型。  相似文献   
64.
沈建良 《山东医药》2011,51(12):1-2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症候群。该病发病机制复杂,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生活质量差。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和免疫抑制治疗是目前该病的两种主要治疗方法,虽然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有效,但仍存在供者选择、排异、费用昂贵、起效缓慢、复发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32通道头部线圈与并行采集技术iPAT(integrated parallel acquisition techniques)技术在头颅MR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常规16通道头部线圈、32通道头部线圈、32通道头部线圈加并行采集加速因子为2的iPAT技术以及32通道头部线圈加并行采集加速因子为3的iPAT技术共4种检查方法,扫描健康志愿者头颅MRA 15例和各种临床要求检查MRA的脑部疾病患者20例.扫描结束后分别对上述4种检查方法所得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度、均匀度和对比噪声比进行测量,并对35例健康志愿者和患者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和比较.结果 运用常规16通道头部线圈和32通道头部线圈两种检查方法所得到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度、均匀度和对比噪声比,两者比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2通道线圈和32通道头部线圈加并行采集加速因子为2的iPAT技术所得到的图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后者扫描时间明显缩短,而32通道头部线圈加并行采集加速因子为2的iPAT技术以及32通道头部线圈加并行采集加速因子为3的iPAT技术所得到的扫描图像质量两者比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头颅MRA检查中,配置了32通道线圈的新型MR成像仪的检查所得到图像,能够明显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度、对比噪声比,iPAT技术能够明显缩短各序列扫描时间,32通道头部线圈加并行采集加速因子为2的iPAT技术的联合运用能够在显著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并保持良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观察rhTPO有无促进骨髓纤维化的作用。用改良Dexter培养法进行体外不同浓度rhTPO作用下的基质细胞培养,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细胞ALP、PAS、AS—DNCE及纤维染色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及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结果表明:rhTPO可刺激基质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增加而增高;细胞增殖活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但不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培养第3天,各组细胞明显贴壁,细胞呈椭圆形,第7天可见散在分布的梭形细胞,第12—14天,细胞排列呈一定的方向性,似漩涡状,细胞为长梭形,70%-80%的瓶底被细胞覆盖。第16—18天细胞覆盖达90%以上,细胞形态均为螺旋状排列的长梭形,类似成纤维细胞形态,瑞氏-姬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主要为成纤维细胞,还有极小部分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培养14—42天的贴壁细胞,PAS显示为阳性,ALP染色和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显示为弱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用Masson氏三色和Gomori染色法染色,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显示均为阴性;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染色在对照组与实验纽均显示为阳性,但实验组阳性均似稍强,这种阳性并没有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表面的绒毛、纤维从无到有,细胞从单层到多层,并逐渐出现新生成的纤维细胞,但对照组与实验各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rhTPO对CD34、CD45、CD105、CD106、CD166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rhTPO不影响基质细胞的组织化学特性,纤维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也未发现有促进纤?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观察低温保存对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L-DCs)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影响。取急性、慢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细胞,将其一部分细胞立即检测,一部分细胞立即培养,一部分细胞加入细胞保护剂低温保存一定时间复温后培养。细胞培养时,在细胞培养体系内加入组合细胞因子并培养12天,然后分别检测3组细胞的细胞形态、细胞免疫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效应,并对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细胞形态学方面,急性、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在不染色或在瑞氏染色下仅见白血病细胞,而未观察到“树突状”细胞,但经组合的细胞因子培养后,均出现了“树突状”形态的细胞,低温保存前、后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在细胞表面免疫标志表达方面,经组合细胞因子培养的细胞与未培养的细胞相比,细胞表面表达的CD80、CD54、HLA-DR、CD1a、CD83、CD86明显上调,而CD14表达则明显下调,低温保存前、后的细胞在上述几种细胞表面免疫表达指标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低温保存后的白血病细胞经培养后,不仅有明显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而且在与T细胞作用后T细胞表面抗原CD8和CD25免疫标记细胞明显增多,明显地表现了CTL杀伤自体白血病细胞的效应。结论:髓系白血病细胞在组合细胞因子培养条件下,可诱生为L-DC;L-DC的诱生在生物学特性方面不受低温保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CNL)为骨髓增殖性疾病 (MPD) ,Tuohy于 192 0年首次报道 ,我国郑氏 1987年收集国内 13例 ,作了全面介绍。一般认为CNL呈慢性过程 ,很少发生急变 ,我们观察到 1例CNL发生极低分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M0 )变的病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女性 ,6 4岁。本院住院病人。患者因鼻出血就医 ,在就医前 2个月内 ,血中白细胞多次大于 2 0×10 9/L。首次入院时 ,体检见脾肋下 4cm ,余均阴性。血红蛋白 (Hb) 10 0~ 136g/L ,白细胞 (15~ 2 0 4 )×10 9/L ,中性分叶 (0 76~ 0 94 ) ,血小板 …  相似文献   
69.
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主因"脾脏进行性肿大4年余,乏力、皮肤黄染2个月"于2009年12月21日收入我科。患者2005年3月发现左中腹包块,无其他不适,外院超声示脾大(厚6.5 cm,长19 cm),门静脉、下腔静脉、肝静脉及脾静脉未见异常。腹部CT示脾大(约10个肋单元),肝炎及自身免疫指标阴性。  相似文献   
70.
The efficacy of cryopreserv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was influenced by a lot of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cooling rate, cell concentration, cryopreservative, thawing procedure, preserved period and measurement of cell functionalities.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 and methodology between research centers in the world, so the results from their publications could be poorly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nd had a weak potency in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xcept for the established protocol for cryostorage of mobilized peripheral blood (MPB)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HSC/HPC) and bone marrow (BM) HSC/HPC in Joint Accreditation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CT) Europe and European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EBMT) (JACIE) guidelines, there was no guideline in China and the world. With the help of our experiences (for many years in cryomedical field)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we have drawn up this protocol for cryopreservation and thawing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suited for petty bank in hospital. Any comments or revisions will be welc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