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95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77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3 毫秒
751.
目的探讨颈管细胞(EC)和化生细胞(MSC)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8 952份液基细胞学标本按颈管细胞和化生细胞存在状态分为EC(+)/MSC(+)、EC(+)or MSC(+)及EC(-)/MSC(-)等3组,比较各组液基标本的满意率和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结果细胞学异常总检出率为3.54%,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及宫颈鳞癌(SCC)检出率分别为1.11%、0.36%、0.02%;细胞学异常总检出率在EC(+)/MSC(+)组最高(7.82%),其次是EC(+)or MSC(+)组(5.21%),EC(-)/MSC(-)组检出率最低(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C(+)/MSC(+)组液基标本满意率(细胞量>40%)达89.77%,EC(+)or MSC(+)组次之(77.67%),EC(-)/MSC(-)组为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标本中颈管细胞及化生细胞存在与否对液基标本质量和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总检出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752.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在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32例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并对筛选出的7例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静脉rt-PA静脉溶栓治疗及定期MR复查随访。结果 经MR筛选的7例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溶栓治疗后均预后良好,90 d改良Rankin评分均≤2分,Barthal指数80~100分,1例溶栓治疗3周后并发无症状性脑出血。结论 MR对筛选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患者和溶栓后复查均有较大应用价值,特别是对时间窗不明确者或发病超过6 h者受益更大。  相似文献   
753.
目的 应用基于电磁导航的影像引导系统,采取经皮经肝的斜行穿刺途径,对膈顶部肝癌进行消融治疗.评估该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消融治疗的膈顶部肝癌患者(19个病灶)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包括5个步骤:靶灶分割、路径规划、空间配准、穿刺布针、消融实施.以布针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消融效果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7例患者,19个病灶,直径在16~50 mm,平均(32±10) mm,SⅦ6个,SⅧ10个,SⅣA3个.共完成消融治疗32次,其中射频消融27次,微波消融5次,技术成功率100%.无气胸、出血、膈肌损伤等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6个病灶(84.2%)完全消融,3个病灶(15.8%)不完全消融.结论 在电磁导航系统引导下,采用经皮经肝的斜行穿刺途径可安全、准确地完成膈顶部肝癌的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75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滕关节B超检查(附4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健  智睿 《广西医学》2002,24(8):1151-115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滕关节B超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人对照组膝关节(n=40个)及RA组膝关节(n=94个)采用B超进行检测,观察膝关节髌上襄积液、滑膜厚度、股骨软骨厚度及软骨下破坏程度。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RA组髌上囊积液明显增多,滑膜厚度、肌软骨厚度明显增厚。(2)RA组功能状态Ⅰ、Ⅱ、Ⅲ、Ⅳ 级患髌上表滑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各级患滑膜度有显差异性,随着RA患功能状况越严重,滑膜厚度逐渐增加。RA组功能状态Ⅰ、Ⅱ、Ⅲ、Ⅳ 级各级患内髁欠骨厚无差异显性。RA一Ⅰ、Ⅱ、Ⅲ、Ⅳ 级各级患膝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程度构成比不同,随着功能状况越严重,骨质破坏程度严重,骨质破坏程度重度、轻度病例所占比例越多。(3)与无膝关节肿痛病史RA患比较,有膝关节肿痛病史RA患膝关节髌上囊积兴明显增多,滑膜厚度、内髁罗骨厚度明显增厚,软骨节下骨质破坏严重病例构成比增多。结论:(1)RA患膝关节B超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临床诊断及判断功能状况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髌上囊滑膜厚工检测是反应RA患功能状况较好的指标。(2)有膝关节肿痛病史是RA患膝关节受损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55.
各诱变因子诱发染色体损伤所出现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环,在间期核的胞质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圆形、椭圆形核块称为微核。微核测定是七十年代初期由matter等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细胞遗传学方法,和应用已久的中期染色体  相似文献   
756.
内科护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严格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在教学大纲完善、配备辅导用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环节。内科护理学课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建设,现已在教学大纲完善、配备辅导用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教学中贯穿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等方面形成特色。以下是我们在课程建设中的一些思路,为内科护理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7.
冠心病二级预防及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分析其与循证医学指南的差距。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期间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调查其出院6个月后主要冠心病药物应用情况及住院时与随访时吸烟、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指标的变化。结果共128例患者接受随访。出院时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B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及他汀类药物的比例分别为91.41%、97.66%、67.19%、65.63%及97.66%,而随访时上述药物的应用比例分别为87.50%、83.59%、57.03%、57.81%及85.16%。住院及随访时吸烟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1.25%及6.25%。住院时患者血压达标率为54.69%,而随访时血压达标率上升至75.78%。住院时17.19%的患者合并糖尿病,随访时该比例升至27.27%。随访时分别有78.91%、69.53%及70-31%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结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基本理想,多数危险因素控制良好。在现有基础上医务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宣传教育,缩小与指南要求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758.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模拟训练系统是否能够提高麻醉规培医师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72名没有心脏超声基础的麻醉专业住院医师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36人)和模拟训练组(36人)。授课前后均进行涵盖5个心超相关知识点的理论考核,规范化轮转2个月后对学员再次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并记录临床相关指标。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两组学员授课前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授课后模拟训练组学员理论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且切面识别及图像诊断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转后,两组学员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操作考核成绩模拟训练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轮转期间,模拟教学组TEE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且临床操作技能评估量化评分较高(P<0.05)。结论 麻醉住院医师在进行TEE 培训前预先接受模拟系统训练,能够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更准确地识别和获得TEE 标准切面,对临床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59.
目的评估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中,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MRI、高脂血症、醒后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的脑梗死与溶栓后脑出血(ICH)有无关系。方法 根据静脉溶栓后头颅CT有无ICH分为ICH组和非ICH组,分析两组患者之间性别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之间高脂血症有明显差异(P=0.025)。结论 高脂血症与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患者ICH相关,而性别等因素与溶栓后ICH无关。  相似文献   
760.
根治性切除+D2或D3淋巴结清扫术是胃肠道肿瘤的标准术式,但在结直肠癌手术中,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出现,逐渐取代了淋巴结清扫术的主导地位,胃肠肿瘤的手术治疗开始进入“膜解剖”时代。膜解剖是在临床实践经年积累、临床基础研究和医学工业科技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孕育而生的外科学新理念,以及在此理念指导下形成的规范化新手术范式。尽管膜解剖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接受,但仍然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和混淆。膜解剖怎样凝练成为系统理论并如何指导手术实践,是现代实用膜解剖研究中需要特别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通过系统回顾膜解剖理论的缘起与演进,简化膜解剖认识中的有关概念,帮助胃肠外科医生更好地理解膜解剖的基本理论及原理,并指导临床实践。目前膜解剖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也期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参与膜解剖,特别是胃癌膜解剖基础研究与临床探索中来,对“膜解剖”理论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推动膜解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