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慢性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及社会带来巨额经济负担。慢性乙型肝炎的现行治疗主要依靠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其存在高耐药、低耐受及不良反应等问题。新的、更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药物及途径亟待发展。治疗性疫苗极具开发前景,是当前国内外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热点。正在研究中的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包括蛋白类疫苗、肽类疫苗、DNA疫苗及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但目前尚未有疫苗进入注册阶段,国内有3个疫苗在临床评价中。  相似文献   
12.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苗的问世为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流行提供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的诞生,因其价格低廉、有效,更适于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推广使用。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的持久性、是否需要加强免疫以及如何加强免疫,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持续效果探讨(18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持续效果。方法对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隔年随访1次,考核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以后对乙肝免疫人群开展乙肝发病监测。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持续稳定在95%上下。18年间11次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始终<1%,平均HBsAg阳性率0·62%,较免疫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均呈大幅度下降。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为93·65%(95%可信区间为92·51%~94·78%)。1986年后出生并已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中,仅2002年发生急性乙肝1例。结论新生儿血源乙肝疫苗免疫后18年尚无需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接种3剂甲肝减毒活疫苗8年抗体持久性,并与1针法进行了比较.方法 对农村1~7岁HAV易感儿童110人,接种1剂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作为B组,选其中一个自然村的42名易感儿童作为A组,按0、2、6个月程序接种3剂疫苗,分别于免疫后1、2、6 7 8、12、24、36和96个月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HAV总抗体.结果 B组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后2~3个月,抗-HAV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达到高峰,分别为92.2%和126.2 mIU/ml,然后开始随时间下降.与之相比,按照0、2、6个月程序免疫的A组,抗体阳转率在第二针后即达100%,第三针后GMC达高峰,为2739 mIU/ml,A组的近期免疫效果甚至优于灭活疫苗;36~96个月B组的抗-HAV阳转率和GMC分别为75%~71%和80~89 mIU/ml;与之相比,A组36~96个月的抗-HAV阳转率和GMC分别为100%和918.2~480.6 mIU/ml,显著高于B组.结论 接种3剂甲肝减毒活疫苗近期、远期免疫效果均高于一针法,三针法加强免疫取得了良好的免疫学效果,抗体持久性和预防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大面积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甲肝发病率。方法 对甲肝易感人群进行逐步免疫覆盖后,观察人群使用甲肝减毒疫苗前后甲肝抗体水平变化和甲肝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1993-1998年5年甲肝减毒活疫苗累计接种率为21.63%,其中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甲肝减毒活疫苗累计接种率分别为44.13%和73.21%。1998年人群抗HAV IgG阳性率达74.2%,而该年甲肝发病率已下降至15.60/10万。东台肝炎监测点在未使用减毒活疫苗前的1989年抗HAV IgG阳性率仅为40.00%,而1998年同年龄段的抗HAV IgG阳性率达62.25%。结论 大规模推广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后,能大量消除易感人群,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如将此作为常规接种,有目的免疫易感人群,逐步构筑人群的群体免疫屏障,必将有效控制甲肝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正定县农村地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河北省正定县农村地区细菌性痢疾的疾病负担.方法于2002年对河北农村地区进行了以人群和医疗机构为基础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监测.对同意参与研究的腹泻病例采集大便标本,分离、鉴定志贺菌并确诊菌痢病例.计算年龄别菌痢发病率.并对确诊菌痢病例进行90d随访,监测菌痢相关的后遗症.结果全年共调查10105例腹泻病例,人群腹泻率为133/千人年.其中,0岁组腹泻率最高为1 388/千人年;其次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618/千人年.共确诊菌痢331例.3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为32/千人年,其次为60岁以上老年人,为7/千人年.发热及脓血便为菌痢的重要临床特征.未发现与菌痢相关的后遗症与死亡.菌痢的发病率与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降雨量密切相关.结论细菌性痢疾在正定县农村地区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巨大,远远高于传染病报告的发病率.应考虑针对5岁以下儿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疫苗免疫,以控制该地区志贺菌感染与流行.  相似文献   
17.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菌 (10 7.0 TCID50 )加强免疫效果 ,并同活疫苗一针法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在河北省正定县选择 42名经事先检测甲肝抗体阴性的易感儿童 ,分别于0、2和 6个月各接种一剂甲肝减毒活疫苗 ,并于接种后 1、2、6、7、9和 12个月采集血清标本 ,观察免后抗体动态变化。结果 第 1剂接种后 1个月抗体阳转率达 81.4% ,第 2剂免后抗体阳转率达 10 0 % ,抗体水平于第 3剂免后 1个月达高峰 ,为 2 739mIU/ml,以后呈下降趋势 ,免后 12个月抗体阳转率仍为 10 0 % ,抗体水平下降至 979mIU/ml。结论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能诱导良好的免疫回忆反应 ,其免疫学效果同史克灭活疫苗相当 ,而明显高于活疫苗一针法。活疫苗加强免疫中 ,初免是基础。活疫苗加强免疫会提高疫苗保护效果 ,并延长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16年效果观察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为研究新生儿接种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远期效果和探究加强免疫的必要性,对上海市原南市区1986年出生时接种血源乙肝疫苗的儿童,至少隔年随访1次,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显示16年间HBsAg阳性率在0.46%~0.98%之间,平均0.63%(95%可信区间为0.39%~0.83%),大大低于免疫前本底对照和外对照,而且无随免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与外对照相比,血源乙肝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为82.06%(95%可信区间为73.45%~91.83%).提示新生儿血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6年无加强免疫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免疫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苗 (H2 株与LA 1株 )为我国科学家首创。有效率为 6 4 %~ 87% ,抗体阳转率为 30 %~4 0 % [1 4] 。当时所用疫苗滴度偏低 ,仅为 10 5 0~ 5 5TCID50 。在随后所做的免疫原性试验中 ,我们发现抗体阳转率同疫苗滴度呈剂量效应关系 ,疫苗滴度为 10 6 83 TCID50 时 ,抗体阳转率为 97 5 % ,滴度为 10 6 17TCID50 时 ,阳转率为 79 5 % [5] ;因而提出规范化甲肝活疫苗滴度应在 10 6 5TCID50 以上。一、免疫效果1 预防效果 :(1)预防发病效果 :在河北、广西、上海等地 4 5万余名儿童中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的长期效果。方法 对上海市黄浦区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隔年随访, 采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与本底对照(1984-1985年HBV横断面调查结果)以及外对照(1991年开展的相邻区域同年出生但未接种乙肝疫苗儿童调查的结果)相比计算保护效果。结果 随访队列23年间共计采集血液标本5993份, 抗-HBs阳性率随免疫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从89.01%下降至18.77%), 平均为40.39%;抗-HBc各年阳性率平均值在1.87%上下波动;HBsAg阳性率波动保持在1.00%(0.46%~0.98%)以下, 平均为0.62%(37/5993), 与本底对照相比, 各年龄组疫苗的保护效果在81.37%~95.78%;与外对照相比, 疫苗保护效果为72.76%。结论 血源乙肝疫苗中长期保护效果良好, 免疫后23年无加强免疫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