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吗啡在海马CA1区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成年SD大鼠39只,分为对照组(8只)、吗啡组(8只)和纳洛酮组(8只),15只不符合要求已剔除。运用脑立体定位、核团插管、药物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观察海马CA1区注射药物后大鼠睡眠-觉醒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吗啡组大鼠海马CA1区双侧微量注射吗啡后觉醒时间增加32.0%(P<0.05),总睡眠时间减少23.7%(P<0.05),其中深慢波睡眠减少76.1%(P<0.05)。纳洛酮组大鼠海马CA1区双侧微量注射纳洛酮后觉醒时间减少34.1%(P<0.01),总睡眠时间增加25.3%(P<0.01),其中深慢波睡眠增加247.8%(P<0.01)。结论吗啡在海马参与对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且吗啡对睡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深慢波睡眠成分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小脑损伤患者注意网络功能受损的特点.方法 应用注意网络测验,对28例小脑损伤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进行注意网络功能的测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小脑损伤患者定向效率减低[病例组、对照组分别为(36.32±30.58)、(54.39±22.1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9,P<0.05);执行控制受到损害[(160.05±83.25)、(93.42±37.4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0,P<0.01);警觉效率[(35.14±45.59)、(28.81±26.09)ms]与总平均反应时[(797.14±94.11)、(739.90±97.90)m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的总平均错误率(6.57%±9.84%)明显高于对照组(3.38%±5.42%,Z=-2.119,P<0.05).结论 小脑参与了注意网络的认知功能;小脑病变可选择性损害注意网络的定向和执行控制功能,而警觉功能相对保持正常.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损伤患者注意网络功能受损的特点,探讨额叶、顶叶、颞叶与3个独立的注意网络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注意网络测验,测试23例额叶损伤、18例颞叶损伤和18例顶叶损伤患者以及53名健康对照的注意网络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额叶损伤组的执行控制网络效率显著减低,额叶损伤组、对照组分别为(143.7±46.6)、(91.6±46.4)ms,Z值为-4.714,P<0.01;而顶、颞叶损伤组的执行控制网络效率的差异尤统计学意义;顶叶损伤组的定向网络效率显著减低,顶叶损伤组、对照组分别为(34.9±25.2)、(55.1±21.8)ms,Z=-2.418,P<0.05;额叶损伤组的定向网络效率增高,额叶损伤组、对照组分别为(71.2±35.2)、(55.1±21.8)ms,Z=-2.125,P<0.05;而颞叶损伤组的定向网络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额、顶、颞叶损伤组的警觉网络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心理学证据提示,额叶与执行控制功能密切相关,顶叶在注意的定向网络中起关键作用,而颞叶损伤患者的注意网络功能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摘要】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WoA)患者认知功能、灰质体积的改变及与临床表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MWoA及与之年龄、性别及教育年限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组(HC),问询并记录MWoA患者病程、发作频率、头痛程度(VAS视觉模拟评分)及头痛的影响程度(HIT头痛影响测评)的临床评分。测查两组总体认知功能(MoCA)、语言流畅性(VFT-动物命名)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分析认知功能(MoCA、VFT评分)与临床表征间的相关性。采用MR扫描三维高分辨T1结构像,采用VBM方法计算脑区灰质体积,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MWoA患者兴趣区脑区灰质体积与认知功能(MoCA、VF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WoA组较对照组VFT评分低(19.63±5.26 vs. 22.9±5.43,t=-2.37,P=0.021),且MWoA患者中有畏光主诉者VFT评分更低(P<0.001)。MWoA组MoCA评分较对照组低[27.5(24.75,28.25)vs. 28.0(27,29),Z=-8.30,P<0.001]。MWoA患者MoCA评分与发作频率呈负相关(r=-0.465,P=0.011)。VBM分析发现MWoA患者右侧枕中回灰质(RMOG)体积较大(P<0.001,cluster size=292),且MWoA患者中有畏光主诉患者RMOG体积更大(P=0.023)。MWoA患者RMOG体积与VFT评分呈负相关(r=-0.448,P=0.013),与MoC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184,P=0.331)。结论:MWoA患者认知障碍风险增加,较低语言流畅功能与视觉皮层通路的损伤重塑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RSAS-C对314名正常健康者和20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随机抽取75名正常者和102名患者间隔两周后进行重测,评估重测信度,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总分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阴性症状分为效标,计算效标关联效度.结果 信度检验:总样本、患者组和正常组RSAS-C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87、0.804和0.759;分半信度分别为0.715、0.740和0.676;重测信度分别为0.902、0.916和0.831.效度检验:总样本、患者组和正常组RSAS-C得分与TAS-20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1、0.398和0.154,患者组RSAS-C得分与PANSS阴性症状分的相关系数为0.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RSAS-C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健康者,表明RSAS-C具有较好的实证效度.结论 RSAS-C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正常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群快感缺失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幽默体验能力及其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默图片测试( HPT)、幽默视频测试( HVT)以及心理理论故事图片任务( ToM-PST)对6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估。结果 HPT 中患者组非幽默图片等级总分[(28.41±11.56)分]高于正常组[(24.41±8.82)分],幽默图片等级总分[(34.41±13.06)分]低于正常组[(45.65±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VT中患者组幽默视频等级均分[(2.46±0.79)分]、标准幽默时刻按键次数[(2.42±1.40)次]、标准幽默时刻敏感性d’(humor)分[(0.47±0.42)分]均低于正常组[分别为(3.56±0.57)分,(3.68±1.19)次,(1.11±0.46)分, P<0.01];患者组ToM-PST总分[(39.89±12.33)分]低于正常组[(58.76±0.64)分, P<0.01]。相关分析显示,d’( humor)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 r=-0.380, P<0.01)呈负相关。患者组非幽默图片等级总分与ToM-PST总分( r=-0.316, P<0.05)呈负相关,d’( humor)分与ToM-PST总分( r=0.400, P<0.01)呈正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患者组d’( humor)分与ToM-PST总分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幽默体验能力较差,这种幽默体验缺陷与患者心理理论损害存在关联,提示幽默体验与心理理论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记忆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记忆监测的改变,了解MCI患者记忆监测的损害特征.方法 以情景记忆(EM)和语义记忆(SM)的知道感判断(FOK)为记忆监测的任务,分别测试30例MCI患者及30名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CI组患者的EM损害显著(13.7±2.8,P<0.01),而SM保留(5.4±1.4,P>0.05);EM记忆监测损害显著(P<0.01),而SM记忆监测保留(P>0.05).结论 MCI患者记忆监测障碍可能是其记忆障碍的基础,EM与SM记忆监测可能依赖于不同的神经机制,EM的记忆监测障碍也可能有利于MC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及其与共情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面孔识别任务(SFRT)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4例健康对照者作比较,同时作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评估.结果 患者组SFRT平均反应时[(2188±1138) ms]长于对照组[(1152±326) ms,P<0.01],正确率[(80±16)%]低于对照组[(88±6)%,P<0.01].患者组IRI-C总分、PT分、FS分、EC因子分[分别为(44.82±10.50)分,(8.98±3.56)分,(11.87 ±4.38)分,(14.73 ±4.00)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85±10.28)分,(10.78 ±3.86)分,(14.98±6.12)分,(17.39 ±4.56)分],PD因子分[(9.37±5.12)分]高于对照组[(6.52±3.8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1).患者组SFRT正确率与IRI-C的FS因子分呈正相关(r=0.322,P<0.05),平均反应时与PD因子分呈正相关(r=0.303,P<0.05);对照组SFRT正确率与IRI-C的FS因子分呈正相关(r=0.360,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我面孔识别及共情能力的缺损,自我面孔识别能力与共情能力间存在某种关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的注意网络测试(ANT)效率的影响。方法对4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针刺双侧足三里穴,运用注意网络测试,分别在针剌足三里穴前和针刺足三里穴后各进行一次注意网络效率的检查。结果注意网络检查结果显示,与针刺前相比,针刺足三里穴后警觉网络效率显著提高,足三里穴针刺前、后分别为(33.20±2.88)ms、(45.60±3.49)IriS,t=4.125,P〈0.01;针刺足三里穴后执行控制网络效率提高,足三里穴针刺前、后分别为(97.67±4.66)ms、(87.97±4.21)ITIs.t=2.638,P〈O.05;针刺足三里穴后总反应时显著缩短,足三里穴针刺前、后分别为(590.57±12.80)ms、(559.13±10.66)ms,t=4.848,P〈0.叭;而足三里穴针刺前、后的定向网络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后可提高注意网络的警觉网络和执行网络的效率,而定向网络效率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快感缺失程度,探讨快感缺失与共情缺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5名正常人进行评估,分析患者快感缺失与共情能力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RSAS-C得分[(13.21±6.06)分]和RPAS-C得分[(18.98±8.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51±5.20)分和(16.82±7.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共情总分、观点采择因子分、想象力因子分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RSAS-C得分(r=-0.170,P<0.05)和RPAS-C得分(r=-0.275,P<0.01)与共情总分呈负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快感缺失得分与共情得分间的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人存在快感缺失和共情能力缺陷,患者的快感缺失与共情障碍间存在相关,提示两种情绪加工缺陷可能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