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人性化护理在医保住院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疗保险的逐步普及,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越来越多.其中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员结构差异很大,人们对服务的要求高低不一.近几年来,我院在接待医保住院病人和病人管理中,积极推行了人性化的护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2.
手法整复经皮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1999年,作者采用手法整复,经皮竖“8”字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5岁。左12例,右9例。横形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13例。病程最长3天,最短1.5小时。1.2 治疗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无菌操作。用9号针头经髌骨外下方穿刺达髌股关节内,挤压膝周,同时抽动注射器活塞,尽量抽尽积血。然后在电视X光机下作手法整复。复位满意后分别选髌骨额状面上、下1/4处,冠状面1/2偏后处,横行经髌骨钻两平行隧道,均穿过…  相似文献   
103.
总结了16例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序贯接受以CD19、B细胞成熟抗原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ransduced T cell,CAR-T)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及时有效地评估CAR-T序贯治疗患者的器官功能状态;准确识别细胞炎性因子风暴所致高热、低血压、心率失常、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所致的特殊表现;纠正患者体液失衡状态,维持血压稳定,配合医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炎性因子风暴,处理双靶点CAR-T相关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急性脑病综合征。除1例患者自行使用其他药物无法评估外,其余15例客观缓解率达到100%,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04.
对医学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芳 《西南军医》2009,11(6):1146-1147
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定义,我们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教[2000]9号文件定义为单价或者成套价值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为贵重仪器设备,即大型仪器设备。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的效能,是仪器设备管理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我校的基本情况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5.
了解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的胜任力状况,为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学校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问卷为评价工具,采取方便取样法对全国范围内280名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7.3%的被调查者具有心理咨询的相关资质;自评胜任力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均在4分左右,属于“比较符合”水平;胜任力总分在年龄、从业年限、咨询时数、是否提供督导、参加培训的类型及是否接受入职后继续教育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1.772,23.697,7.452,23.881,18.564,3.175,P值均<0.05),年龄越小、从业年限越短、每周咨询时数越少、未参加专业培训、未接受人职后继续教育、不提供督导的被调查者胜任力得分相对较低;在是否持有资格证书及接受督导频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虽大部分具有相关的从业资格,但胜任力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提示从业者有必要增加实操技能方面的培训,并定期接受督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从病例临床特征、抗体变化规律及病原学检测等多角度分析一起由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与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利用RT-PCR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进行流感病毒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45例流感样病例中,确诊40例,其中22例为甲型H1N1流感、12例为季节性H3N2型流感、6例为H1N1和H3N2病毒混合感染.不同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列比对分析显示,混合病毒感染和单一病毒感染者的甲型H1N1和季节性H3N2病毒基因序列没有差异.同时分析表明,所有流感病例的病毒株均对金刚烷胺耐药,对奥司他韦(达菲)有效.患者的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表明,暴发由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结论 这是一起由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疫情,甲型H1N1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较H3N2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城郊宿主动物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状况 ,分析宿主动物带毒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夜夹法捕鼠 ,计算鼠密度 ,确定鼠种构成。应用RT -PCR扩增M片段部分序列检测宿主带病毒率 ,根据检测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SPSS( 9 0 )软件分析宿主动物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 结果 共捕获宿主动物 2 3 8只 ,褐家鼠为优势鼠种 ,占 70 5 9%。其次为小家鼠 ,占 2 5 2 1%。RT -PCR检测宿主带病毒率 ,褐家鼠为 14 2 9% ,小家鼠为 0。就褐家鼠而言 ,尽管成鼠阳性率高于幼鼠 ,雄鼠阳性率高于雌鼠 ,但成鼠和幼鼠间、雌鼠和雄鼠间带毒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扩增阳性鼠和扩增阴性鼠体重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多因素分析显示宿主感染危险因素最重要的鼠个体因素尤其是体重。 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城郊汉坦病毒感染的主要宿主动物是褐家鼠 ,采样点的鼠密度与带毒率非正相关 ,但二者可能存在更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军队医院的艾滋病检测初筛实验室建立多年,完成了大量的新兵、新学员、义务献血人员以及广大官兵的艾滋病初筛检测任务,部分实验室还开展了地方病员的检测工作,为有效防止艾滋病在部队传播建立起了第一道防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新的<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已于2004年颁布,我国还即将发布<全国艾滋病实验室管理办法>,军队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也必将符合国家的最新要求和规范,从目前情况分析,此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一五四医院就诊的273例SFTS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RT-PCR检测新布尼亚病毒(SFTSV),通过ELISA检测SFTSV-IgM和IgG抗体,采用Human BioPlex ProTM Assays 17-Plex Panel方法测定细胞因子.对确诊病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FTS病例重症和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73例SFTS患者中180例SFTSV核酸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和胃肠道症状.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08,95%CI:1.03~1.13)、淋巴结肿大(OR =3.75,95%CI:1.45~9.66)、下呼吸道感染(OR=3.57,95%CI:1.40~9.11)、肌酐(Cr)>97 mmol/L(OR=4.10,95%CI:1.55~10.82)及意识障碍(OR=3.35,95%CI:1.21~9.29)与重症病例发生显著相关.年龄≥60岁(OR=1.06,95%CI:1.00~1.12),下呼吸道感染(OR=4.33,95%CI:1.35~13.93),Cr>97 mmol/L (OR=10.14,95%CI:3.19~32.21)及意识障碍(OR=3.47,95%CI:1.03~11.72)与死亡病例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年龄≥60岁、合并下呼吸道感染、Cr>97 mmol/L、意识障碍是SFT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予重点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pH1N1)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SIV)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清抗体水平变化,评价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760例符合要求人群随机分为pH1N1疫苗免疫组(VH组,460人)和SIV免疫组(VS组,300人),分别接种pH1N1疫苗和SIV,观察接种不良反应;应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对人群接种前、后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760名疫苗接种者共发生不良反应57例(7.50%),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VH组发生不良反应为29例(6.30%),VS组发生不良反应为28 例(9.33%),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0,P>0.05).疫苗免疫21 d后,VH组抗-p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转率为95.65%,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高达1∶424.4(95%CI:325.07~ 523.76).VS组抗-季节性流感病毒GMRT上升至1∶183.8(95% CI:71.32 ~ 296.28).结论 pH1N1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适宜无接种禁忌症人群的普遍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