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了解散发性大肠癌中脱嘌呤 /脱嘧啶核酸内切酶 (apurinic/apyrimidinicendonuclease ,APEX ,Ape/Ref 1,HAP1)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遗传变异状况。方法 :收集散发性大肠癌及相应癌周正常肠黏膜各 15 0例 ,抽提基因组DNA ;采用PCR扩增、变性梯度凝胶泳电泳 (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 trophoresis ,DGGE)筛选、DNA测序的方法检测散发性大肠癌中APEX基因exon1、exon2和exon3的基因变异。结果 :4例exon1扩增片段DGGE图谱出现异常条带 ,经测序证实肿瘤及相应正常组织存在 4 5 3G→T巅换 ,基因型均为GT ;exon2未发现异常泳动条带 ;16例exon3扩增片段的DGGE图谱出现异常条带 ,测序发现exon3存在 12 4 7A→G转换 ,该变异导致APEX基因第 6 4位密码子由ATC变为GTC ,相应的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变为缬氨酸 ,肿瘤及癌周正常黏膜具有相同基因型。结论 :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 12 4 7A→G多态性在中国人散发性大肠癌中的频率远高于国外报道正常人群中的频率 ,可作为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候选位点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不溶性β-葡聚糖(CAIBG)升高小鼠末梢血白细胞与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14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CTX造模,再用提取的CAIBG注射于实验组小鼠;所有动物均于实验前、造模后的第1、3天及处死前静脉取血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动物处死后称重、计算脾脏、胸腺指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胸腺指数升高不明显,脾脏指数明显增加;实验组脾脏有髓外造血现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结论:CAIBG可以通过改善小鼠骨髓的造血功能、刺激小鼠髓外造血而升高其外周血白细胞。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肾脏淀粉样变性病(amyloidosis,A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肾脏淀粉样变性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肾活检组织进行光镜、特殊染色、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取预后信息。结果9例肾脏淀粉样变性病患者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并逐渐恶化。肾活检组织光镜观察,早期淀粉样变光镜表现轻微,可有系膜轻度增生或基底膜空泡变性及轻度增厚,PASM染色可见节段性睫毛状结构;后期,肾小球系膜区明显增宽、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腔闭塞,呈无细胞结节硬化状态。免疫荧光表现不一,部分病例全部阴性,部分表现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沿系膜区或毛细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沉积。刚果红染色呈砖红色,甲基紫染色呈紫红色。免疫组化显示,5例来源于轻链λ,1例来源于轻链κ,全阴性者有3例。电镜观察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部分节段无明显病变,部分节段不规则增厚,肾小球基底膜外侧和(或)内皮下可见淀粉样纤维沉积;系膜轻、中度无细胞性增生,其内可见不规则排列淀粉样纤维沉积,直径8~10 nm,无分支,僵硬,排列紊乱。足突大部分融合,肾间质纤维化,其内亦可见淀粉样纤维沉积。结论肾脏淀粉样变性多见于中老年,根据光镜的典型病理学改变,并结合刚果红和甲基紫染色,可明确诊断。电镜检查是早期诊断肾淀粉样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大剂量注射醋酸泼尼松龙,n=42)与对照组(n=18)。观察模型组及对照组其X线、MRI、光镜、透射电镜下骨组织及骨细胞的变化,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光镜观察模型组股骨头软骨下区骨小梁稀疏、变细,甚至骨小梁断裂,死骨形成,部分关节软骨区域性坏死;髓腔内造血组织减少,肥大脂肪细胞增多,后期脂肪细胞液化坏死或呈凝固性坏死、基质水肿、出血。透射电镜观察骨细胞坏死及成骨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骨细胞增多。结论: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能是骨细胞坏死和凋亡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H3F3A基因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B)与相关富于巨细胞骨肿瘤中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GCTB和18例纤维结构不良、17例纤维组织细胞瘤、1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成软骨细胞型骨肉瘤、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6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等富于巨细胞的骨肿瘤,采用PCR-Sanger测序法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H3F3A exon2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H3F3A基因突变与GCTB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2例GCTB中H3F3A基因突变阳性率为65.6%,而富于巨细胞的骨肿瘤均未检出H3F3A基因突变。GCTB中H3F3A基因突变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复发状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影像学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Ⅱ、Ⅲ级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83.3%、80%。H3F3A基因突变阳性率与影像学分期呈正相关(r_s=0.416,P0.05)。结论 H3F3A基因突变在GCTB中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GCTB与相关富于巨细胞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