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目的:探讨电子心力测量法无创检测新生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德国OSYPKA AESCULON电子心力测量法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监测140例正常新生儿和106例患病新生儿心输出量(CO)、胸腔液体水平(TFC)和每搏输出变异(SVV)。结果:正常组的新生儿中胎龄为37~41周,体质量3219~4241g;CO、 TFC和SVV与胎龄无相关性,而体质量与CO呈现相关性(r=0.324,P=0.000)。在患儿组中采集了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小样儿和高危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患儿的CO值均低于正常组中相应年龄和体质量的新生儿的CO值,SVR值均高于正常组中相应年龄和体质量的新生儿的SVR值。结论:电子心力测量法测得的血流动力学指范围作为标准在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独立预测因子,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明显增厚并且可预测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1].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表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关键[2],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目前尚没有他汀类药物对于上述两种炎性因子干预的报道.本研究以MCP-1、ICAM-1作为炎性标志,观察应用辛伐他汀对慢性肾衰患者炎性因子及IMT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比较钙通道阻滞剂贝尼地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差别.方法 根据24 h尿蛋白总量(简称为Pro)和使用药物的不同,将23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分为4组:A1组(1 g/24 h≤Pro<3 g/24 h,服用贝尼地平8 mg/d)、A2组(1 g/24 h Pro≤3 g/24 h,服用缬沙坦80 mg/d)、B1组(Pro<1 g/24 h,服用贝尼地平8 mg/d)、B2组(Pro<1 g/24 h,服用缬沙坦80 mg/d).各组均观察48周,比较应用药物后肾小球滤过率(GFR)、尿蛋白及血压的差别.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48周后各组GFR均明显升高(均P<0.01),但是各组之间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1组比较,B2组治疗24、48周后Pro明显减少[24周:(0.39±0.06)g/24 h比(0.27±0.07)g/24 h,P<0.01;48周:(0.30±0.05)g/24 h比(0.18±0.01)g/24 h,P<0.01].A1组与A2组比较,治疗12、24和48周后Pr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24和48周后,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间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尼地平和缬沙坦在保护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肾脏功能方面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44.
彭涛  胡昭  杨向东  江蓓 《河北医药》2005,27(12):959-960
患者,男,24岁。双下吱出现对称性红色斑丘疹1周,于2003年12月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后红色斑丘疹消失,。肾功能正常。后发作2次双下肢和臀部对称性红色皮疹,无关节痛及腹痛,大便OB(-),肾功能正常。该患者2004年2月患鼻息肉在当地医院行鼻息肉切除术,鼻腔组织活检提示“炎症”,2004年5月劳累后再次出现双下肢对称性出血点,血清肌酐升高,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2例复发性难治性胰性霍乱(Verner-Morrison综合征)应用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后迅速见效,临床症状缓解,同时血浆中肠血管活性肽(VIP)和其它多肽的浓度下降.例1:64岁男性,患I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I)所致肾结石和高血钙,在1969年行甲状旁腺切除术.1973年出现严重水泻和低血钾,检查发现胰腺肿瘤而行手术切除.1977年又发生严重水泻,粪便量达每日2000~9000ml,并伴低血钾和无胃酸,CT扫描和血管造影证实有多个肝内转移灶,血VIP高达210pmol/L.用链脲霉素治疗3周后大便正常,肝转移灶消失,VIP浓度降至正常,以后即用链脲霉素维持治疗.1981年因肝转移灶再现,恢复治疗并加用阿霉素,  相似文献   
46.
吴岭  胡昭  江蓓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10-101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6 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 2 4h尿白蛋白或蛋白定量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30例 )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34例 ) ,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降糖降压治疗 ;治疗组再予以低分子量肝素治疗 ,疗程 8周 ,观察血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标准化比率、肝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2 4h尿白蛋白或蛋白定量变化及副作用。结果两期治疗组疗程后 ,血脂、胆固醇、纤维蛋白原、2 4h尿白蛋白或蛋白定量下降 ;临床糖尿病肾病治疗组血尿素氮、肌酐降低 ,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 0 .0 5 )。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可安全有效的用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7.
桂西农村一所寄宿制小学甲肝暴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10日至2006年11月30日,百色市凌云县玉洪瑶族乡某小学发生一起由日常生活接触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发病61例,无死亡病例,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1流行病学调查该校为寄宿制学校,学前班至小学六年级共有7个班级,在校学生186人(其中内宿生129人)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蝙蝠蛾拟青酶Cs-4联合应用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贝那普利组(B组)、联合治疗组(U组)3组,每组20只。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的水平及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层粘连蛋白(LN)、肾组织中纤连蛋白(FN)、胶原蛋白Ⅳ(Col 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RT PCR方法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组织性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 1)mRNA的表达。结果:U组、B组分别和M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明显降低(P<0.01),TP和ALB明显升高(P<0.01),U组和B组相比,BUN、Scr、TG、Cho亦明显降低(P<0.05);M组肾脏病理肾间质纤维化较重,而B组较轻,U组最轻;免疫组化可见B组和U组中LN、FN、Col Ⅳ、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M组(P<0.01),并且U组和B组相比,Col Ⅳ、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RT PCR显示B组、U组TGF-1mRNA、PAI-1mRNA、TIMP-1mRNA的表达,均较M组降低(P<0.01),U组较B组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蝙蝠蛾拟青酶Cs-4和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有相加作用,能有效的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49.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60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贝那普利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缬沙坦组应用缬沙坦80?mg/d,联合用药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80?mg/d。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平均动脉压(MAP)、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UAE、尿TGF 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各组治疗后MAP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具有独立于降血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某电解铝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监测点全部超标;工频电场检测点合格率为50.00%(3/6);工频磁场检测点合格率为96.00%(24/25).结论 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效可行,基本达到职业病危害控制要求.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是粉尘作业的供配料储运、炭阳极铸造操作位、电解岗位;高温作业的电解槽、炭阳极加热炉、铸造混合炉操作岗位.对其尚存氧化铝粉尘、WGBT(℃)等超限值现象,应限期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