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8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21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344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628篇
内科学   321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1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2篇
综合类   1569篇
预防医学   503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459篇
  8篇
中国医学   464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了解某三甲专科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现况,为降低职业暴露风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某三甲专科医院2018—2020年发生的职业暴露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从职业暴露的工作类别、工龄、种类、病原体类别等方面开展统计分析,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8—2020年,该院共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114例,其中锐器伤暴露94例,占比最高(82.5%);护士发生职业暴露64例,占比最高(56.1%);工龄≤1年人员发生职业暴露70例,占比最高(61.4%);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处理丢弃针头等锐器物(35.9%)和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22.8%)等环节。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职业类别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类型不同,医技人员和护士发生血液/体液暴露比例更高(x2=9.774,P<0.05)。对所有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随访档案,定期追踪监测,尚未发现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 通过对低年资医务人员和工勤人员职业防护的精准培训、强化标准预防和标准化操作规程、提供安全用具、完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监测和防护体系等综合性集束化措施,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为采取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重症医学科不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脓毒症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的影响。方法基于全国重症医学质量控制大数据平台,调查全国1 065家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配置情况,比较不同省份(自治区、直辖市)ICU护理人力配置状况下脓毒症休克3 h内和6 h内集束化治疗完成率。结果3 h内集束化治疗完成率79.0%,6 h内集束化治疗完成率69.5%。护床比在≤1.5:1、1.5:1~2.0:1、≥2.0:1情况下,脓毒症休克3 h内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分别为0.69、0.79、0.83,6h内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分别为0.45、0.70、0.75。结论ICU护床比影响脓毒症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护床比增加,脓毒症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提高。建议适当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比,以提高脓毒症休克患者救治质量。  相似文献   
73.
王东  杨培  鲜于剑波  罗华 《四川医学》2001,22(11):987-988
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对20例门静脉高压症行改良Sugirua术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例术后近期止血效果确切,随访观察发现19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减轻。1例出现吻合口瘘及狭窄,经非手术治疗而愈。1例因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改良Sugiura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74.
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AFP阴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活性变化对AFP阴性肝癌 (HCC)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组织学 (肝穿刺 )或影像学确诊的 38例HCC患者 ,2 1例慢性肝炎患者 ,12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 ,检测血清AFP含量和ACE活性。结果 与其他良性肝病相比HCC患者血清ACE活性 ( 19.51± 4 .4 6)显著低于慢性肝炎 ( 38.35± 6.34 ,P <0 .0 1)及肝硬化患者 ( 4 7.77± 10 .59,P <0 .0 1) ,并且也低于正常人 ( 30 .0 0± 2 .92 ,P <0 .0 5)。 2 3例AFP阳性 (≥2 0 0mg/L)HCC患者中 ,其ACE活性为 ( 19.15± 4 .2 6) ,与AFP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检测血清ACE活性有助于肝癌 ,尤其是合并肝硬化或AFP阴性的患者的诊断。ACE和AF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5.
许会东  黄玉波 《医学综述》2001,7(2):116-117
两个要素对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UC)治疗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即疾病的活动度 (轻、中、重 )和临床发作特点 (间断性、持续性 ) ,客观地评价UC的炎症活动程度是建立合理治疗方案的前提 ,由于缺乏判断UC活动度的精确、客观的指标 ,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 炎症活动度的综合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第一个有关UC炎症活动程度的定量分级标准 (见表 1 )是由Truelove和Witts于 50年代中期提出 ,其主要判定依据是临床上以下五项指标 ,即体温、脉搏、血红蛋白、血沉和大便次数 ,疾…  相似文献   
76.
促细菌快速生长繁殖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促细菌快速生长繁殖因子即细菌培养基成分进行科学配比研究,促使细菌能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同一体系内同时对细菌进行鉴定防止耐药菌株泛滥作了初步探讨^[1,2]。方法 采用V型板体系内培养,并同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细菌鉴定报告时间缩短至4~8小时,与常规方法对比其中标准菌株符合率为100%,临床分离株符合率为98%。结论 初步建立了细菌检验的快速常规程序,使临床细菌学检验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正确,及时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大肠穿孔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方法 结合献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01/2001-01收治的11例非外伤性大肠穿孔的临床资料:直肠乙状结肠癌穿孔6例,自发性大肠穿孔4例,蛔虫致肠穿孔1例。修补3例,修补 乙状结肠造口2例,病变肠段切除一期端端吻合 近端结肠造口4例,病变肠段切除、远端闭合 近端结肠造口2例。结果 11例中术后并发修补处漏死亡1例,余10例痊愈出院。结论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患,穿孔常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重视围手术期及合并症的处理,积极手术探查,选择恰当术式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患者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 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AIS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葛酮组、针刺组、联合组,每组25 例。对照 组给予一般治疗和专科治疗,葛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酮通络胶囊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 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4 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4 组治疗前后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指标[S-100B 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及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 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4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 前降低(P<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NIHSS 评分均低 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治疗后,4 组血清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血清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 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低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治疗后,4 组血清SOD、GSH-Px 水平均 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 血清SOD、GSH-Px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 组血清SOD、GSH-Px 水平均高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低于葛酮组及针刺 组(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AIS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对判定麻疹病例的价值。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3-2015年天津市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和麻疹排除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追溯保存的病例血清,开展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重新对麻疹排除病例进行归类。结果共收集到326例麻疹病例血标本,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67例,排除病例59例,≥20岁病例占92.33%(301/326)。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显示,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中麻疹IgG高亲和力抗体的比例分别为66.95%(158/236)和91.23%(5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P<0.001)。根据判定标准,15.25%(9/59)排除病例被重新判定为麻疹病例,其中8例是高亲和力抗体,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判定为继发性免疫失败病例;1例为低亲和力抗体,有典型的麻疹临床症状,无MCV免疫史。结论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能够提供有参考意义的血清学证据,可以减少麻疹急性期血清学诊断中由于IgM抗体假阴性而造成的错误排除。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比较6-羟基多巴胺损毁单侧内侧前脑束(MFB)和单侧纹状体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行为学的差异。方法将6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n=18)、4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n=18)、MFB损毁模型组(n=18)和假手术组(n=8)。通过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旋转实验、溴隐亭诱导的旋转实验和步行实验比较损伤后早期(4周后)和晚期(6个月后)大鼠行为学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结合分析实验计算病灶侧阳性多巴胺神经元脱失率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2受体结合率。结果 甲基苯丙胺诱发1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4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和MFB损毁模型组大鼠均产生朝向病灶同侧的旋转;溴隐亭诱发纹状体损毁模型产生朝向病灶同侧的旋转,而MFB损毁模型组则产生朝向病灶对侧的旋转。成模早期和晚期不同模型组组间比较以及同一模型组中成模早期和晚期比较,旋转圈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步行实验结果显示,同一模型组中,成模早期和晚期病侧肢体运动启动时间明显长于健侧肢体(P <0.001),病侧肢体步长长度明显短于健侧肢体(P <0.001),病侧肢体前后步伐调整数明显少于健侧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