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4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8篇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肾性骨营养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性骨营养障碍(ROD)是慢性肾功能衰蝎(CRF)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由于饮食疗法的改善、透析及肾移植术的进一步普及,使 CRF 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因而致使本病的发生率有所增高。本文着重介绍 ROD 的发病机理及诊断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GZ)对人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P450arom)活性的调节作用,以不同剂量的TGZ和(或)维甲酸类X受体(RXR)激动剂(LG100268,LG)处理来源于体外受精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24h,然后测定细胞的芳香化酶活性和P450arom mRNA水平。结果发现,TGZ处理颗粒细胞24h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芳香化酶活性下降;LG单独作用可以抑制芳香化酶活性,但与TGZ合用对芳香化酶的抑制作用更明显;RT-PCR结果显示,随着芳香化酶活性的下降,P450arom mRNA表达水平也降低。表明TGZ可能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RXR异二聚体组成的核受体系统直接抑制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引起的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及其他相关常见与重大疾病的治疗是近几年干细胞领域的临床研究热点.笔者试对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血管病的国内外最新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4.
芳香化酶 (P4 5 0aromatase ,P4 5 0arom)作为体内雌激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主要分布于人体性腺、骨骼、脂肪和大脑等雌激素的靶器官。核受体及其配体在许多生物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和治疗应用价值 ,近期的研究发现核受体通过组织特异性P4 5 0arom启动子调节不同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3例前列腺癌施行双侧睾丸节除术后2-12周的患,每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1mg,d。治疗前后分别每10min采血一次,作7h LH脉冲分析。结果表明,3例患平均血清LH水平分别由177.58±3.20,138.30±5.83和145.88±3.82IU/LGHBTGC 174.90±7.60,132.02±5.77和142.80±3.65IU/L(P均<0.01),但LH脉冲幅度和频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7.
血浆血管生成素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我科住院患者116例,其中行眼底检查确诊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31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30例和非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5例。1.2方法1.2.1标本留取于清晨空腹,抽取全血后注入EDTA抗凝管内,30 m  相似文献   
8.
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逐步阐明了与肾上腺皮质肿瘤发生有关的部分异常基因。基因编码的离子通道KCNJ5、ATPases和调节胞内钙离子平衡的CACNA1D的体细胞突变与醛固酮瘤的发生密切相关;PRKACA突变与皮质醇分泌瘤有关;近期在ACTH非依赖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中检测到ARMC5基因突变,ZNRF3基因突变与皮质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肾上腺肿瘤发病机制及分型诊断,为寻找更有效的诊断程序和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脑功能与胰岛素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可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能量平衡与糖代谢、胰岛素对脑的作用及摄食调节、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调控、糖尿病患者的认知障碍、调节脑功能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致病机制中能量代谢物质及胰岛素两个因素非常重要,其通过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两个途径来调节肝脏葡萄糖产生、摄食及食欲的改变,进而影响糖尿病能量代谢。下丘脑是一个调控中心,通过调节身体各部分功能以维持最佳的生存状态,包括进食、生殖、内分泌状态、水分潴留和自身神经系统功能等。  相似文献   
10.
二甲双胍自1957年被应用于临床以来,因降糖疗效确切,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被多家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为了在临床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二甲双胍的疗效,本文将对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疗效以及注意事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