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7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中年人群脉压对于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4  
目的 研究在中国中年队列人群中,基线脉压(PP)对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于1983-1984年对北京和广州工人和农民人群10076人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按照统一的随访方案和诊断标准对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病进行随访登记。到1997年底,平均随访13年,共发生冠心病事件72例,脑卒中事件259例。按PP的4分位组计算年龄性别调整发病率(1/10000人年)和RR值。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多项危险因素后分析,PP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结果 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年龄性别调整发病均随PP的4分位而增高,最高和最低4分位组相比,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为4.68,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为6.83。多因素Cox回归显示,PP增加一个标准差,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是1.54和1.67,低于相应收缩压(SBP)的1.69和2.03,以及舒张压(DBP)的1.61和2.17。在多因素模型中同时控制SBP,则PP和冠心病和缺血型卒中的关联不再显,而与脑卒中,尤其是出血型卒中呈显负关联。而同时控制DBP,则PP和DBP均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呈显正关联。结论 在中国中年人群中,PP虽然对冠心病和脑座中发病呈显正关联,但预测价值低于SBP和DBP。在中年人群高血压防治中,除重视SBP和P,控制DBP增高对预防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评价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1993年对 2 0 2例重症COPD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血气、肺功能、心电图、肺阻抗容积波图和 6min行走距离等检查 ,并进行 7年 (1993~2 0 0 0年 )随访 ,记录生存状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资料发现 :(1)随访 198例 ,随访率98 0 % ,总病死率 2 8 8% ;(2 )回顾性比较 :生存组与死亡组基线年龄、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容积波图等级、心电图差异有显著性 ;(3)前瞻性单因素分析 :肺型P波、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4)Cox生存时间分析 :控制基线年龄、性别、干预与否后 ,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容积波图等级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患者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结论 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等级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对COPD患者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估我国北京、广州 35~ 5 4岁工人、农民人群心电图ST T异常与远期死亡、冠心病和脑血管病事件的关系。方法 分析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合作研究 1983年、1984年至 2 0 0 0年我国北京、广州 35~ 5 4岁工人、农民样本人群 (除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 )共 92 6 0人的基线调查和随访资料。心电图按标准化方法Minnesota编码 ,终点事件为全病因死亡或首次发生冠心病或脑血管病事件 ,评估ST T异常的影响采用生存分析 (survivalanalysis)和Cox比例风险(proportionalhazards)分析。结果 ST T异常的发现率在广州地区、农村人群、女性人群较高 ,北京地区、城市人群、男性人群较低 ,T波异常明显多于ST段异常。ST T异常组死亡率和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依次为 75 9 18/10万和 134 97/10万 ,均高于无异常组的 5 38 5 3/10万和 5 7 93/10万 (P <0 0 5 )。ST T异常组平均生存期 193 8个月 ,发生冠心病事件平均时间为 16 6 6个月 ,均短于无异常组 (P =0 0 2 3和 0 0 18) ;发生脑血管病事件平均时间亦短于无异常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ST T异常组死亡和冠心病事件的Cox比例危险度分别为无异常组的 1 6 0倍和 5 34倍 (P =0 0 0 9和 0 0 0 0 ) ,脑血管病事件是无异常组的 1 4 9倍 (P =0 14 3)。以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中美协作研究队列中的石景山人群和多省市队列中的北京大学社区人群2007年9至10月期间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颈动脉超声的横断面复查结果进行分析.参加调查人数共计2681名,年龄43~81岁.结果 (1)颈动脉内中膜36点厚度平均值为0.68 mm,最大值为1.07 mm.(2)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0.3%.男女两性颈动脉膨大部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1.2%和51.6%(x~2=23.44,P<0.01).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4.7%和12.2%(x~2=69.57,P<0.01).颈总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0.9%和13.8%(x~2=23.18,P<0.01).(3)多因素分析:男女两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平均值和最大值随着收缩压、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与无危险因素者比较,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普遍存在,且与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联.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介绍一种以膳食调控为主的综合减重方法,并报导运用该法对14例既往无任何严重疾患的志愿者(体量指数BMI均大于25.0kg/m~2),进行为期8周的减重预试验的初步结果.减重前,14例超重者膳食结构极不合理,脂肪供热比平均为42%,最高达60%,仅1人小于30%.经过8周的减重计划,体重下降最少者为3.0kg,最多者为11.0kg.BMI下降最少者为1.2kg/m~2,最多者为3.9kg/m~2.腰围、腹围和臀围也有明显缩小.预试验的结果说明膳食调控是一种有效的减重手段,且易为志愿者接受.  相似文献   
66.
本文应用平均递增率数列,并结合检出率数列,对7159例冠状动脉(冠脉)尸检病理资料进行再分析。结果表明: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到发生冠脉狭窄大约需要20~30年。如何把握这段时间并进行适宜的干预,对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所有的人在一生中或早或晚都会发生AS,但只有不足二分之一的人会发生冠脉狭窄,其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7.
呼吸功能低下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448名35 ̄54岁中年男性和女性的基线资料分析表明,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负相关(r=-0.10 ̄-0.17,P〈0.0001)。此关系在对呼吸功能进行身高调整后仍存在(r=-0.11 ̄-0.18,P〈0.0001),进一步调整年龄后则明显减弱。其中FEV1与血压的负相关不再具显著性,FVC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负相关仍具显著性(r=-0.06 ̄-0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项目对医师有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防治知识及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为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建立了一个包括20个分中心的教育网络,对项目对象(各级医院医师)进行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心血管病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比较干预人群(两次独立抽样,干预前为1502人,干预后有效调查1512人)干预前后有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的效果。同时对非干预人群行抽样调查,设为对照组(1164人),以便分析干预的净效应。结果干预后各级医院医师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均有增加,其中乡村医师增幅最明显,达8.7%~40.2%;对成人血脂正常范围的认知,各级医师增加了16.1%~48.0%;对于冠心病患者血脂控制目标水平的认知,各级医师增加了26.4%~42.4%;运用膳食治疗方法来降低血脂水平的医师增加了18.2%;对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地市级医师增加了49.6%,乡村医师增加了47.4%;工作中对非心血管病患者测血脂的比例增幅不足15.0%。结论通过干预,各级医院医师有关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的防治知识有了明显提高,但其医疗行为改善不理想,在今后的健康教育项目实施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不同打鼾特征(包括打鼾频次、打鼾声音强度)与中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1998年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对我国不同地区14组年龄在35~59岁(男女性别各占一半)人群样本的横断面调查资料。研究从每个人群中整群抽样约1000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其中包括询问研究对象的打鼾情况(打鼾与否、打鼾频次、打鼾声音强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打鼾频次、打鼾声音强度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共有13053人纳入分析,研究对象按打鼾频次分为4组,分别为不打鼾、有时打鼾(<2次/周)、经常打鼾(3~5次/周)、总是打鼾(6~7次/周)组,4组的糖尿病患病率依次为3.3%(259/7769)、5.0%(149/2965)、6.0%(82/1374)、7.4%(70/945),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0)。研究对象按打鼾声音强度分为4组,分别为不打鼾、轻度、中度和重度,随着打鼾声音强度的增大,糖尿病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趋势检验P=0.000)。多因素分析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打鼾频次较高组,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进一步调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后上述关联依然存在(趋势检验P=0.000),与不打鼾组比较,总是打鼾组的糖尿病患病风险(OR)值[95%置信区间(CI)]为1.41(1.05~1.89)。打鼾声音强度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趋势检验P=0.000),而当在模型中调整BMI后,此相关性不再显著。结论 我国中年人群打鼾频次越高,打鼾声音强度越大,糖尿病患病风险则越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成年早期的体质量状态及至中年时期的体质量变化与中年时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的14组35~59岁(男女各占50%)人群样本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资料,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探讨25岁时的体质量状态和随后的体质量变化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结果共有12 813人纳入分析,其25岁时低体质量指数组(BMI18.5kg/m2)、正常体质量指数组(18.5~23.9kg/m2)、超重组(24.0~27.9kg/m2)和肥胖组(BMI≥28kg/m2)中年时期危险因素聚集患病率分别为11.89%、15.35%、18.62%和28.21%,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1)。25岁至中年时期体质量变化-7.5kg组、-7.5~-2.6kg组、-2.5~2.5kg组、2.6~7.5kg组、7.6~12.5kg组和12.5kg组危险因素聚集患病率分别为6.24%、6.38%、8.39%、12.95%、18.85%和28.25%,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25岁时的超重和肥胖以及随后的体质量增加均与中年时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正相关(趋势检验P0.01)。结论成年早期的超重和肥胖以及随后的体质量增加均与中年时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