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端粒酶基因RNA(hTR)、雌激素受体(ER)、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和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 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2012—2013年在广东医科大学湛江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0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剂对血清总镁测定的携带污染作用。方法选取20例血清样本,采用贝克曼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总镁测定,此次结果定义为对照组。每例样本先检测LDL-C,然后再直接连续5次测定总镁,其结果分别定义为实验1组、2组、3组、4组、5组。每例样本先检测LDL-C,经特殊清洗程序,然后再连续5次测定总镁,其结果分别定义为实验6组、7组、8组、9组、10组。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镁水平。结果⑴实验1组、3组的总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2组、4组、5组与对照组的总镁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⑵实验6组、7组、8组、9组、10组与对照组的总镁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DL-C试剂对血清总镁测定有显著影响,增加特殊清洗可以改善LDL-C试剂对血清总镁测定的携带污染。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ATB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落进行鉴定及药敏,对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分离出251株铜绿假单胞菌,占同期所有呼吸道标本分离病原菌总数的15.6%;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E的耐药率最低(8.8%)、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40.0%,对替卡西林的耐药率最高(59.0%)。结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应密切结合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及传播,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浓度变化,旨在探讨D-D在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60例治疗前CPOD患者血浆D-D浓度进行检测并与治疗后COPD患者及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COPD患者血浆D-D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OPD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浆IYD水平也显著升高。治疗后CO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可作为判断COPD病情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5.
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阴沟肠杆菌在院内感染中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落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检出的阴沟肠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共分离出199株阴沟肠杆菌,菌株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分别占64.8%和12.6%;菌株分布于多个病区;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对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其耐药率较高,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要以药敏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血管新生情况,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表达与MM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塑料包埋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检测患者骨髓MVD及VEGF表达.结果:治疗前观察组MM患者骨髓MVD及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MM治疗缓解组骨髓MVD及VE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未缓解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Ⅲ期MM患者MVD及VEGF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1).MM患者中MVD及VEGF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81、P<0.01).结论:血管新生与MM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骨髓MVD及VEGF表达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病情、体内瘤负荷及短期疗效,且两者表达呈一致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及代谢当量联合观察评估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及舌托治疗疗效的可能性.方法 对2003年8月~2009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66例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耐受舌托情况及意愿分别行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或舌托治疗,对比观察每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及两种治疗方法治疗6个月后的PSG指标(AHI、mSaO2)、代谢当量(METs)与24h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PSG指标、METs和24 h动态血压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6个月PSG指标、METs和24 h动态血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治疗及舌托治疗不仅能改善观察对象的AHI和SaO2,而且能有效提高其代谢当量及降低昼夜平均血压;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重度OSAHS的治疗疗效相近.结论 PSG、METs及24h动态血压监测联合观察可作为中重度OSAHS患者的疗效评价参数组合之一: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及舌托治疗均为治疗中重度OSAHS患者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8.
重症手足口病114例的脑脊液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  欧阳清 《广西医学》2011,33(2):244-245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变化特点.方法 对11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及生化检测.结果 11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白细胞数计数增多73例(64.0%),脑脊液生化指标异常不明显,各年龄段生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白细胞增高多见,对有神经系统症...  相似文献   
59.
1964-2011年中国大陆人体旋毛虫病流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大陆1964-2011年旋毛虫病的地区分布与的危害,提出相应防控措施。方法查阅、收集、整理国内1964-02/2011-05多种医学书籍、专著、医学杂志、寄生虫学科技期刊等有关国内大陆地区的人体旋毛虫病暴发或流行及病例报道资料。统计分析该病发病现状、发病季节、发病因素、地区分布、患者年龄、性别、职业、人群生食动物种类流行因素与危害状况。结果 1964-2011年人体旋毛虫病分布在国内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121个市县,各省区发病县在1~52个不等。共发病38 797人,死亡336人,病死率为0.86%。农村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城市,患者年龄9个月~90岁,男性高于女性。据5 939名9种不同职业的患者人群资料显示,患病以农民居多(78.78%,4 679/5 939),其次为工人(8.15%,484/5 939)、干部(5.01%,298/5 939)、学生(2.53%,150/5 939)、儿童(2.43%,144/5 939)、半农半牧民(1.53%,91/5 939),而商人、职员、居民3种职业的患病人数最低(分别为0.90%,53/5 939;0.52%,31/5 939与0.15%,9/5 939)。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潜伏期5 h~46 d,病程3~42 d。生食猪肉为主要发病原因,其次为野猪肉、熊肉、犬肉、羊肉、鼠肉、牛肉。旋毛虫病主要引起患者发热、畏寒、水肿、全身肌肉疼痛尤以腓肠肌为甚,颜面、肢体水肿或全身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心电图异常。在较为典型的患者腓肠肌或吃剩余的动物肌肉中可检获旋毛虫囊包。轻者症状体征不显并可治愈。重者因心、肺、肾、肠腔的严重损害而导致死亡。结论旋毛虫病在我国大陆15个省区、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流行特征为点状、散状分布。发病原因与生食与半生食动物肉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农民发病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6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是DM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糖尿病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性反应性疾病[2]。近年来,细胞粘附分子-18(interleukin-18,IL-l8)作为一种炎症因子,与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