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本实验观察了DMAP治疗不同程度的急性失血复合致死量氰中毒的效果。犬分别经股动脉急性失血至动脉收缩压9.33、6.67和5.33kPa造成轻、中、重度急性失血后复合iv NaCN2.5mg/kg中毒。对照组为轻度失血复合氰中毒不治疗,全组动物均在5 min内死亡;DMAP治疗各组在复合氰中毒后3 min iv DMAP 2 mg/kg治疗,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同步作血气分析及MHb测定。结果发现,DMAP用于轻度失血复合氰中毒的治疗,有快速强效的心血管功能兴奋作用,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随失血程度加重,抗氰治疗难以奏效。血气分析及MHb测定结果表明,急性失血复合氰中毒时应用DMAP治疗可因过高的MHb浓度形成而严重影响血液携氧功能,提示在急性失血复合氰中毒时不用MHb形成剂类抗氰药为宜。  相似文献   
812.
目的观察青蒿素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取正常组8只,其余大鼠以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16周后,经超声检测糖尿病心肌病造模成功大鼠,再随机分为糖尿病心肌病组、青蒿素治疗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采用HE染色观察心脏的病理改变,用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胶原纤维表达并测定其表达量,应用超声心动图评测Wistar大鼠的心脏功能。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心肌病组胶原纤维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E/A、LVEF、FS明显下降(P0.01),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明显降低。与糖尿病心肌病组比较,青蒿素治疗组大鼠胶原纤维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E/A、LVEF、FS明显上升(P0.01),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青蒿素可通过减轻心脏的纤维化来提高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13.
目的:了解特定人群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流行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同期性病门诊患者297例和义务献血员91例血清HSV-2抗体(IgG),其中85例的检测结果用蛋白印迹法(WB)验证。结果:性病门诊患者血清HSV-2阳性率20.88%(62/297);义务献血员血清HSV-2阳性率8.79%(8/91)。WB法验证显示:ELISA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3.33%、97.14%,阳性与阴性预期值各为87.50%、98.55%。结论:江门市性病门诊患者血清HSV-2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献血员(P<0.01),接近某些西方国家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14.
【摘要】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水平的检测。方法 用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联合用药组60例、单独用药组63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血浆eotaxin、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 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西替利嗪治疗(88.3%比63.4%,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eotaxin、TNF-α和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eotaxin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 < 0.05),血浆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两种方案治疗后血浆eotaxin、TNF-α和IFN-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单用西替利嗪治疗比较,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后血浆eotaxin水平下降程度(13.27 ± 4.11比8.12 ± 2.58,t = 8.3654,P < 0.05)和TNF-α水平下降度(12.38 ± 3.95比10.32 ± 3.41,t = 3.1005,P < 0.05)更为显著,且IFN-γ水平升高程度(17.06 ± 5.24比12.54 ± 4.07,t = 5.3573,P < 0.05)更为显著。结论 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西替利嗪治疗。  相似文献   
81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张氏腰痛方治疗腰椎间盘退变(LID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筛选张氏腰痛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以及LIDD的相关基因。通过R软件筛选张氏腰痛方治疗LIDD的共同靶基因,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以及共同靶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同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关键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EG通路富集分析,以揭示这些靶基因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通路。结果:共筛选出202个有效成分和164个共同靶基因,包括10个核心靶基因。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张氏腰痛方治疗LIDD的靶点主要作用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这些生物过程主要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调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张氏腰痛方治疗LIDD的主要活性成分divaricatol、槲皮素、O-乙酰基哥伦比亚苷元、紫堇灵、黄芪紫檀烷苷与核心靶点TNF、AKT1、白细胞介素-6、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张氏...  相似文献   
816.
目的:了解绍兴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行为状况,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绍兴市某高校在校187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对自身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评估有偏差,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获得性健康知识的途径多样化和性别差异,现代网络传播对男生的冲击更大;男女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明显差异,男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女生;参加过性健康知识方面讲座的学生对性传播疾病了解的程度较高。结论: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急需加强,有必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17.
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四种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宫颈拭子标本中沙眼衣原体检测的四种方法及其实验诊断意义,方法:同时用细胞培养,C-C法,PCR法和自动酶联免疫荧光法(VIDAS)检测宫颈拭子标本沙眼衣原体,结果:用细胞培养阳性,或细胞培养阴性而其他三种方法均为阳性作为“扩大的金标准”,四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细胞培养91.30%(42/46)和100%(206/206),VIDAS法97.83%和98.54%(203/206);C-C法的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VIDAS法和PCR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细胞培养和C-C法敏感性略低,VIDAS法较C-C法更敏感,。  相似文献   
818.
胡芳  卢建军  张书豪  袁晓兰 《疾病监测》2022,37(12):1542-1546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对其子代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8年5月至2021年8月期间,对招募入组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所生婴儿进行定期追踪随访,孕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为暴露组,孕期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等方法分析孕期抗病毒治疗对婴儿体重、身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  研究共纳入663名HB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其中115名(17.35%)为暴露组,548名(82.65%)为对照组。 暴露组和对照组婴儿在1、3、6、12月龄时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别体重Z分、年龄别身长Z分和身长别体重Z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且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参考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暴露组婴儿年龄别身长Z分是对照组婴儿的0.585倍(P=0.021)。  结论   HBV感染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对其子代婴儿期体重和身长发育无影响。  相似文献   
819.
朱元浩  邵健锋  高峰  张书豪  高爽 《疾病监测》2022,37(12):1536-1541
目的 分析广东省梅毒感染孕产妇的特征及其母婴传播影响因素,为广东省消除母婴传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1日广东省发生胎传梅毒的感染孕产妇为病例组,另以同地区、同分娩年度为匹配条件,筛选出未发生胎传梅毒的梅毒感染孕妇为对照组。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20岁年龄组的孕产妇相比,21~25岁(OR=0.537,95%CI:0.341~0.845)、26~30岁(OR=0.43,95%CI:0.272~0.679)、31~35岁(OR=0.322,95%CI:0.202~0.512)和≥36岁者(OR=0.321,95%CI:0.194~0.532)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均较低;既往未发现患梅毒的孕产妇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较高(OR=1.837,95%CI:1.352~2.495);同在孕期就已经诊断患病的孕产妇相比,产时和产后诊断患梅毒的孕产妇发生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均较高(OR=2.026,95%CI:1.472~2.790)、(OR=1.951,95%CI:1.333~2....  相似文献   
820.
目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仍然以硝酸酯类药物为主。硝酸甘油是临床使用最早的抗心绞痛药物。消心痛也是硝酸酯类药,使用范围比硝酸甘油还要广。硝酸酯类药物由于能有效地扩张动、静脉血管,改善心肌的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