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75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750篇
预防医学   324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56篇
中国医学   270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在管状胃重建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接受管状胃重建手术治疗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行为规范性、解决问题能力、健康宣教能力、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管状胃重建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中,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轻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形势严峻,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为了降低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死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线抗疫护理专家对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并结合有关文件规定和规范,制定本护理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993.
为提高护理质量,开展护理科研成果交流。由电子工业部卫生处主办、北京酒仙桥医院承办的《全国电子卫生系统护理论文研讨会》于1993年4月15~20日在京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其中有30篇在会议上交流,其内容包括护理管理、科研教育、护理信息、专科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肝门部胆管癌89例患者,按胆道引流方法的不同分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组45例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组44例,对两组患者的引流成功率、肝功能相关指标、胆汁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ENBD组的引流成功率为73.33%,明显低于PTCD组的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B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PTC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胆管引流术均可有效缓解肝门部胆管癌引起的黄疸,改善肝功能;PTCD为Ⅳ型肝门部胆管癌首选治疗方法,但PTCD后胆道出血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切内扎手术,观察组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止痛剂应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0.05)。结论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对黄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0月在本院准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共418例(418眼),分别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及海德堡公司生产的Spectralis OCT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黄斑区视网膜检查,判断黄斑疾病。术后1~2d再行检眼镜及OCT检查随访,阳性病例及疑似病例于术后1周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对比检眼镜与OCT2种检查方法在白内障术前对黄斑疾病的检出率。结果术后最终确诊为黄斑疾病42例。白内障术前,289例成功获取OCT图像,占总数69.14%,其中36例显示有不同类型的黄斑疾病,检出率为85.71%;206例通过双目间接检眼镜可查见眼底,其中14例显示有黄斑病变,检出率为33.33%。2种方法在白内障术前对黄斑疾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的双目间接检眼镜相比,SD-OCT可以大大提高白内障术前黄斑疾病的检出率,有利于对白内障术后预后效果的判断。SD.OCT在白内障术前对黄斑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术前检杏。  相似文献   
997.
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腰椎手术患者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的镇痛效果。方法:34例腰椎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塞来昔布组19例,在手术前8h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当天口服200mg,手术后第1~5d,口服200mg/次,每日2次;对照组15例,不服用塞来昔布,两组在手术后均不限制使用静脉止痛泵、肌注或口服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凝血指标的变化以及呕吐情况。结果:塞来昔布组在术后第1天、第2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当天、术后第3天~第5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天内,塞来昔布组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出现呕吐的次数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患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减少术后呕吐反应;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98.
“两步法”探索黄连饮片等级的划分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黄连外在质量和内在品质,为黄连饮片的等级划分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以18批味连饮片为分析对象,第一步测量各批味连片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剔除不合格者,采用SPSS聚类分析软件分类,定部分统货,第二步测大小(长度、宽度、厚度和质量)、颜色(外部颜色、内部颜色),综合分类结果确定优级和统货。结果:所有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黄连项下合格的饮片分为优级和统货两个等级。结论:该方法为黄连饮片的等级划分提供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益气通窍汤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亚型-γ(PPAR-γ)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70例ACI患者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通窍汤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和血清PPAR-γ水平的变化.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 结果: ①治疗组、观察组各有30例完成研究.治疗组临床疗效为86.7%,高于观察组73.3%;②ACI患者血清PPAR-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CSS评分和血清PPAR-γ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观察组(P<0.01);④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 (TG),总胆固醇(TC)明显下降(P<0.01),而观察组变化不显著. 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窍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动态监测ACI患者血清PPAR-γ水平,有利于评估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