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11篇 |
免费 | 419篇 |
国内免费 | 1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篇 |
儿科学 | 261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213篇 |
口腔科学 | 626篇 |
临床医学 | 856篇 |
内科学 | 501篇 |
皮肤病学 | 25篇 |
神经病学 | 93篇 |
特种医学 | 26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63篇 |
综合类 | 1833篇 |
预防医学 | 648篇 |
眼科学 | 75篇 |
药学 | 604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970篇 |
肿瘤学 | 1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29篇 |
2022年 | 181篇 |
2021年 | 196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78篇 |
2018年 | 162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33篇 |
2015年 | 146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307篇 |
2012年 | 383篇 |
2011年 | 422篇 |
2010年 | 375篇 |
2009年 | 370篇 |
2008年 | 373篇 |
2007年 | 353篇 |
2006年 | 291篇 |
2005年 | 261篇 |
2004年 | 282篇 |
2003年 | 278篇 |
2002年 | 265篇 |
2001年 | 211篇 |
2000年 | 179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108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111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23篇 |
1978年 | 8篇 |
1975年 | 6篇 |
1974年 | 5篇 |
1966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肌型和梭内外肌纤维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失重或模拟失重状态下肌肉萎缩和肌型转换的机制。方法:选用雌性大鼠,以尾部悬吊法模拟失重。实验分为尾部悬吊7d、14d、21d组及相应的同步饲养对照组。以琥珀酸脱氢酶(SDH)确定肌型,检测不同类型梭内外肌纤维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悬吊使肌肉萎缩、梭外肌纤维构成比发生改变,Ⅰ型纤维减少而Ⅱ型纤维增多。Ⅰ、Ⅱ型梭外肌纤维和梭内肌纤维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减弱。结论:模拟失重可导致神经-肌接头胆碱酯酶活性减弱。这种变化可能与运动神经元活动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副神经节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报告确诊前列腺副神经节瘤1例,肿瘤组织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A、突触素(Syn)、S-100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病理和治疗情况。结果:这1例前列腺副神经节瘤以血精就诊。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病理检查符合副神经节瘤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NSE、嗜铬A、Syn、S-100阳性,PSA阴性。随访42个月,排尿和排便通畅,疗效满意,无转移和复发。结论:前列腺是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极少见的位置,临床非常罕见。前列腺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具有特殊性,需病理确诊,治疗宜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4.
病例1 女,48岁.妇科查体发现左附件肿物4天,待手术.术前X线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占位(图1-1).
2012年3月全麻下行腹腔镜左附件(病理提示卵巢囊肿)切除术;然后胸腔镜探查见肺部肿瘤质地柔软,难以明确其界限,遂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肿瘤.肿瘤呈囊性,内容物为黏液样物质;术后病理报告,肿物组织内含腺体、纤维血管及平滑肌成分(图1-2),免疫组化:AE1/AE3(+)、CK8/18(+)、CEA(-)、Vimentin(间质+)、CK5/6(-)、ki-67(<1%)、TTF-1(+)、EMA(+)、S-100(-)、HMB45(-).我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会诊,病理诊断为错构瘤.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探讨TIP30/CC3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食管癌组织和7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TIP30/CC3基因的表达.结果: 7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有63例(87.5%) TIP30/CC3基因表达.64例食管鳞癌中有38例(59.38%) TIP30/CC3基因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TIP30/CC3基因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8.13% (25/32)、 42.11% (8/19)、 38.46%(5/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30/CC3基因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中为39.13% (9/23),明显低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70.73% (29/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TIP30/CC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白介素6 及降钙素原三者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
取2015-01~ 2015-08 期间入住我院ICU 的感染性疾病病人106 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59 例及病毒感染组47
例作为实验组,并将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5 例作为对照组。监测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清中C-反应蛋
白、白介素6 及降钙素原值的变化情况与阳性率,同时将感染性疾病病人的血清中C-反应蛋白、白介素6 及降
钙素原水平与正常人机体内的血清中C-反应蛋白、白介素6 及降钙素原做对比研究。结果: 细菌感染组病人
CRP、IL-6 和PCT 含量分别是( 146.3±19.87) mg /L、( 99.6±22.6) pg /mL 和( 6.32±1.69) ng /mL,明显比病毒感染
组、健康对照组高,病毒感染组病人的CRP、IL-6 和PCT 含量比健康对照组高,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细菌感染组血清CRP、IL-6 与PCT 阳性率分别是52.5%、59.3%、89.8%,明显比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
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清中CRP、IL-6 和PCT 的含量均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可靠指
标,也能分辨感染类型,并对病人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取2015-01~ 2015-08 期间入住我院ICU 的感染性疾病病人106 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59 例及病毒感染组47
例作为实验组,并将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5 例作为对照组。监测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清中C-反应蛋
白、白介素6 及降钙素原值的变化情况与阳性率,同时将感染性疾病病人的血清中C-反应蛋白、白介素6 及降
钙素原水平与正常人机体内的血清中C-反应蛋白、白介素6 及降钙素原做对比研究。结果: 细菌感染组病人
CRP、IL-6 和PCT 含量分别是( 146.3±19.87) mg /L、( 99.6±22.6) pg /mL 和( 6.32±1.69) ng /mL,明显比病毒感染
组、健康对照组高,病毒感染组病人的CRP、IL-6 和PCT 含量比健康对照组高,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细菌感染组血清CRP、IL-6 与PCT 阳性率分别是52.5%、59.3%、89.8%,明显比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
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清中CRP、IL-6 和PCT 的含量均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可靠指
标,也能分辨感染类型,并对病人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比较含抗Hp特异性抗体羊奶的2种检测方法,并初步观察抗体羊奶的临床效果。
方法用国际标准菌株ATCC26695及ATCC26695、SS1混合菌液制备2种含抗Hp特异性抗体的羊奶,分别用双相免疫扩散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法检测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含量,并比较二者检测效果;30名受试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天饮用抗体羊奶,对照组饮用普通羊奶,连续饮用30 d,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rea breath test,14C-UBT) 评估效果。
结果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证实了抗体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的存在,ELISA结果显示,2种抗体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含量高于对照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稀释倍数增大,抗体含量逐渐降低;2种抗体羊奶间抗体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临床试验证明试验组经服用抗体羊奶后有效率为66.6%,与服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种检测方法均可较好地反映抗体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存在,ELISA法简便、快速,能够更为精确地定量检测抗体含量,所获得的结果更为可靠。临床试验表明抗体羊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14C-UBT数值,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