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77篇 |
免费 | 478篇 |
国内免费 | 3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2篇 |
儿科学 | 59篇 |
妇产科学 | 15篇 |
基础医学 | 465篇 |
口腔科学 | 55篇 |
临床医学 | 1045篇 |
内科学 | 761篇 |
皮肤病学 | 37篇 |
神经病学 | 233篇 |
特种医学 | 33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934篇 |
综合类 | 2265篇 |
预防医学 | 814篇 |
眼科学 | 71篇 |
药学 | 836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793篇 |
肿瘤学 | 2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168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54篇 |
2020年 | 274篇 |
2019年 | 210篇 |
2018年 | 193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63篇 |
2015年 | 187篇 |
2014年 | 499篇 |
2013年 | 375篇 |
2012年 | 459篇 |
2011年 | 529篇 |
2010年 | 445篇 |
2009年 | 481篇 |
2008年 | 459篇 |
2007年 | 443篇 |
2006年 | 435篇 |
2005年 | 475篇 |
2004年 | 428篇 |
2003年 | 350篇 |
2002年 | 247篇 |
2001年 | 204篇 |
2000年 | 220篇 |
1999年 | 175篇 |
1998年 | 147篇 |
1997年 | 152篇 |
1996年 | 154篇 |
1995年 | 100篇 |
1994年 | 120篇 |
1993年 | 78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与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histone deacetylases11,HDAC11)是最新发现的第Ⅳ类HDACs成员,是调节APC细胞IL-10转录的关键因子,对移植免疫耐受的产生起着负性作用.HDAC11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紧密联系.拟通过对HDAC11在染色质中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的调节寻找到适宜的靶点. 相似文献
942.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4-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浙江省腮腺炎病例数分别为22 461、27 143、22 992和19 637例,年平均发病率在47/10万左右;发病高峰呈现春、冬季双峰;80%左右的病例年龄集中在4-15岁。结论浙江省需进一步加强腮腺炎疫情的监测和暴发疫情控制管理,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43.
944.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7例颅内感染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置入PICC管.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消化道出血;未出现气胸、误穿锁骨下动脉等严重并发症;未出现穿刺部位及导管源性感染;未出现堵管、断折等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PICC管治疗颅内感染患者可迅速补充静脉营养液,防治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并可及时检测中心静脉压. 相似文献
945.
目的 探讨额钻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中的作用.方法 额钻辅助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15例.术中经额钻注入盐水.根据鼻内流水的出口定位额窦口.结果 15例手术额窦口全部成功定位并开放,未见手术并发症.随访3~18个月.治愈23侧(88.5%),好转3侧(11.5%).结论 额钻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中额窦口辅助定位的重要方法,可增加额窦手术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额窦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46.
中药仓库为使药材不变质、少损失,在贮藏中通常采用通风、冷藏、吸潮、晾晒、密封、烘烤、石灰或谷糠埋藏、药物薰蒸、急炒、热蒸、阴凉、避风、避光、隔离、对抗等方法.其中用一种药物和另一种药物一起贮藏的“对抗法“,简单易行,不需增添特殊设备.对医院专科医生少批量较长时间使用的饮片,尤其适合.此法经我们长期实践,取得很好效果.在此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47.
丹参肠内营养防护兔多脏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DS)肠内营养对内毒素所致大白兔多脏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近交系纯种大耳白幼兔4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内毒素攻击组(LPS)、内毒素攻击+能全力组(LPS+EN)和肉毒素攻击+DS肠内营养组(LPS+DS),除正常对照组8只外,其余三组均为12只。内毒素攻击前3d始,LPS+DS组每日给予DS肠内营养液80ml/kgbw(其中每100ml营养液含丹参15g)灌胃,LPS+EN组按每日给予能全力营养液80ml/kgbw灌胃,N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至试验结束。同时观察:动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内毒素、小肠粘液SIgA含量。整个实验期为10d。动物处死后,取心脏、肝脏、肾脏、小肠、肺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病理检查显示,LPS组小肠绒毛损伤、坏死、绒毛变短;肝脏可致汇管区出血、胞浆气球样变等;肺和肾脏也有变化。而LPS+DS组可见小肠绒毛损伤较轻,间隙致密。绒毛高度有轻微减少。其他脏器损伤较轻。内毒素攻击后,LPS+DS组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LPS组,内毒素水平亦低于LPS组,小肠粘液SIgA含量LPS+DS组高于LPS组。结论:DS肠内营养可以减少氧化损伤,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小肠免疫球蛋白的释放,对多脏器损伤防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48.
浙江省2001~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 了解浙江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 对 2 0 0 1~ 2 0 0 3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浙江省 2 0 0 1~ 2 0 0 3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高于 1 998~ 2 0 0 0年。病例分布广泛 ,散发和局部爆发并存 ,个别高发县影响全省麻疹发病水平。 3~ 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 ,≤ 2岁和 6~ 8岁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对麻疹病例的免疫史分析表明 ,<1 5岁的病例 2 9.8%未接种麻疹疫苗 (MV) ,2 9 .9%免疫史不详。结论 根据报告病例的年龄和免疫史状况表明 ,MV的常规免疫仍需加强 ,同时要考虑对大年龄组人群接种MV ,继续加强麻疹监测 相似文献
949.
病例资料患者,男,23岁。自幼发现左侧阴囊空虚,2周前不明原因出现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不伴恶心、呕吐等。查体:下腹部呈半球形隆起,未见静脉曲张及胃肠形,下腹部可触及约20cm×10cm大小包块,质韧,表面光滑,境界清楚,有压痛,活动度差。肝脾不大,左侧阴囊未触及睾丸,右侧睾丸位于阴囊内,大小和质地如常。B超检查报告盆腔实质性包块。MRI检查见盆腔内膀胱上方巨大异常信号灶(图1、2)。手术:盆腔内见一巨大肿块被大网膜包裹,肿块20cm×10cm×10cm大小,呈椭圆形,欠规则,有完整包膜,表面呈结节状,质韧。探查肿瘤实质呈烂鱼肉样组织,松脆,有… 相似文献
950.
鼻内镜电凝止血术治疗鼻腔后部出血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治疗常规鼻腔填塞无效的鼻腔后部出血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常规鼻腔填塞止血无效的鼻出血患者采取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鼻出血一次止血成功,成功率91%。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具有迅速、准确、患者痛苦少、鼻腔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鼻出血治疗的重要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