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总结采用预扩张全厚皮片修复全手背瘢痕挛缩切除后继发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全手背瘢痕挛缩患者15例(19手)。男12例(14手),女3例(5手);年龄18~43岁,平均28.6岁。瘢痕形成时间6~22个月,平均13.2个月。均伴不同程度掌指关节背伸畸形和指间关节屈曲畸形。一期在拟供皮处植入软组织扩张器,注水扩张4~5个月;二期切除瘢痕后缺损范围为14 cm×9 cm~25 cm×16 cm,采用预扩张全厚皮片修复创面。结果一期术后除1例患者扩张皮瓣中央皮肤部分缺血坏死外,其余扩张皮瓣均血运良好。二期术后18手皮片成活;1手可见散在表皮下积液,给予引流后愈合。供区切口愈合良好。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7个月。皮片光滑平整,色泽质地优良,弹性良好,皮片边缘及接缝处无明显瘢痕形成。手部功能恢复良好,腕关节、掌指关节及各指间关节屈伸正常。结论采用预扩张全厚皮片修复全手背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术后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所得到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及护理的患者185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接受人性化理念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护理7 d后,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我们发现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普遍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明确烧伤患者糖尿病足的诊断,并探讨其创面处理方法 .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65例烧伤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部分患者分别接受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53例)、周围神经肌电图(31例)及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28例).24例采用高渗盐水浸泡,外用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复合溶菌酶消毒剂等换药治疗.41例视创面情况接受了清创后直接缝合、自体中厚皮片移植、邻近皮瓣及交腿皮瓣修复、截肢等手术治疗.结果 入院及换药1周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 阳性率分别为88.7%(47/53)和30.2%(16/53).31例周围神经肌电图检查均有阳性发现.12例伴血管病变表现者双下肢血管B超均有阳性发现,16例无血管病变表现者9例有阳性发现.除2例患者提前出院外,其余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治愈率96.9%.结论 周围神经肌电图和血管B超检查是辅助诊断烧、烫伤患者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 .高渗盐水浸泡,外用生长因子及复合溶菌酶换药,以及适宜的手术方式均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4.
成批烧冲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烧冲复合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2005年6月7日收治一批5例烧冲复合伤患者,烧伤面积达总体表面积(TBSA)的80%~97%[(89.6±7.2)%],其中Ⅲ度面积达TBSA的75%~92%[(83.4±7.3)%],所有患者已行气管切开。对这些患者病情变化特点进行总结,动态测定部分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对1例死亡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了检查。结果除1例入院时已并发脓毒性休克于入院后23 h死亡外,其余4例均救治成功。入院时5例患者均有心、肝、肺、胰腺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尤以肺脏损伤为重。死亡患者心、肝、肺等器官出现了严重的冲击伤病理变化。本组血小板均明显降低,凝血功能明显异常,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治疗,5 000 U/次,2~4次/d静脉给予后凝血功能得到改善,未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例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呼吸机支持,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加用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短时间内给予纯氧纠正低氧血症。尽早封闭烧伤创面,所有患者于入院后12~16 h分别行四肢和胸腹部切削痂和异体皮微粒皮移植手术,一次封闭创面(55±8)%。患者异常升高的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在使用大剂量乌司他丁(60万U/次,4次/d)治疗后恢复至生理水平。结论烧冲复合伤伤情重,多器官功能严重受损,临床过程复杂,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正确判断伤情,尽早封闭创面,审慎使用抗生素,积极抗凝治疗,注重营养支持与代谢调理,强化胰岛素治疗,及时有效地行脏器功能支持与保护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以研究细菌内毒素与皮肤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取正常皮肤按黄勇等方法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后,分为1个对照组及6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与终浓度为0.005、0.010、0.050、0.100、0.500和1.000μg/ml大肠杆菌LPS(E.coli055:B5)培养,对照组为DMEM培养。分别通过MTT比色法及细胞计数法观察各组1~9d吸光度(A)值和细胞数量的变化;于LPS加入后7d细胞处于融合状态时,通过^3H-脯氨酸掺入、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测细胞胶原合成量的变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A值增加,于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μg/ml组A值降低,于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促进细胞胶原合成,且0.100μg/ml组作用达高峰(P〈0.05),1.000μg/ml LPS抑制细胞胶原合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分别于3~6d、1~6d、3~6d、2~6d及3~6d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μg/ml组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于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PS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但过高浓度LPS则产生抑制效应。提示一定量的细菌内毒素可能有利于皮肤创面愈合,当内毒素过多时将对创面愈合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46.
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一次性修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综合术式一次性整体矫正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方法。方法:采用一针法鼻小柱鼻翼脚复位固定,以缩窄以平齐鼻底;穹隆MT瓣成形术改善鼻孔形状;带侧翼鼻假体隆鼻突出鼻部立体感和加高鼻翼;上唇M瓣成形修整唇红缘重建唇弓;双侧口角为蒂的唇黏膜瓣或下唇瓦合式黏膜瓣修复上唇唇红过薄、过短或部分缺损。结果: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21例,随访10例3个月至1年,外观和效果满意。结论:应用一针法鼻小柱鼻翼脚复位加MT成形术和双蒂唇黏膜瓣移植等术式是值得推荐的一种一次性整体修复继发鼻唇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三倍频Nd:YAG激光器不同扫描速度对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微孔孔径的影响.方法 在输出功率、频率等参数固定的前提下,调整激光束扫描速度(10~600 mm/s),以轮廓迂回法对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打孔.分别测量打孔后真皮基质Triton X-100溶液浸泡洗涤前、后微孔入口及出口的孔径,计算真皮基质热损伤率.结果 激光束扫描速度小于或等于80 mm/s,热损伤率较低,微孔孔径变化不明显;随着激光束扫描速度的加快,热损伤率增大,孔径随之增大;当扫描速度加快至500 mm/s,孔径开始缩小;当扫描速度为600 mm/s,激光束不能穿透真皮基质形成微孔.结论 不同激光束扫描速度下,真皮基质微孔形成情况不同,综合考虑热损伤率与打孔效率,80 mm/s为最适宜的激光束扫描速度.  相似文献   
48.
目的构建含有成纤维细胞(Fb)-胶原-猪去细胞真皮基质(PADM)的活性真皮基质。研究培养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分泌情况。方法将Fb与胶原混合种植于PADM的表面,收集第2、4、6、8、10d培养液样本,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中TGF-β1、bFGF的含量。结果Fb在胶原内结构完整,与PADM形成复合真皮基质。TGF-β1和bFGF浓度培养第4天与第2天比较显著上升(P〈0.01),并达到稳定水平。结论Fb-胶原-PADM真皮替代物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的真皮支架。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在-80℃低温条件下冻存不同时间的脂肪组织颗粒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变化。方法:将吸脂后的脂肪经过洗涤、离心后低温保存,1周、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后,对复温后的脂肪组织颗粒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活性检测、SVF细胞培养等。结果:随冻存时间的延长,脂肪组织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逐步下降,冻存1周的脂肪组织活细胞面积(35.35±4.05)%较新鲜脂肪(79.25±7.44)%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冻存1周的脂肪细胞较新鲜脂肪细胞线粒体活性显著下降(P0.01),SVF细胞培养,冻存脂肪来源的贴壁细胞数量较新鲜脂肪显著减少(P0.01),且细胞生长缓慢、状态较差。结论:大多数脂肪细胞在一次冷冻保存过程中便失活,而冻存时间的延长与脂肪细胞活性降低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不推荐临床使用不添加保护剂直接冻存的脂肪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各类外伤性眼睑畸形的合理整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1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各类外伤性眼睑畸形68例,共计157个眼睑,其中包括睑外翻、眼睑部分或全部缺损、内眦瘢痕挛缩、眼睑粘连、眼周瘢痕等,采用急诊清创植皮、局部皮瓣(或瘢痕瓣)转移、眼轮匝肌皮瓣转移、软组织扩张术、睑板重建、额肌瓣转移、眦韧带悬吊等手术方法进行整复。结果 68例外伤性眼睑畸形外观及功能均明显改善,眼睑正常解剖结构基本得到恢复。结论针对不同致伤原因、损伤程度、周围情况、伤后时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尽早恢复眼睑的解剖学结构,是外伤性眼睑畸形整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