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41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目的探讨改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条件。方法在不同的心率、不同重组算法、图像重组相位窗下,用心脏冠状动脉模具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心率小于70次/分,心率波动范围小于10次/分时图像质量最佳;图像质量在R—R间期的75%相位(舒张中期)最好;实验数据共108组,采用单扇区、双扇区、四扇区重组成功率分别为93.5%,91.6%,9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4.163,P=0.125)。优良率分别为81.8%,79.2%和84.1%。结论心率、重组算法和图像重组相位窗是影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主要参数,运用合适参数能获得更优质图像。  相似文献   
92.
北美放射学会(RSNA)的百年盛会于2014年11月30日至12月5日在美国芝加哥市隆重召开。2014RSNA 的主题是A century of transforming medicine (一个世纪的转化医学)。回顾了一个世纪放射学的发展,前期艰苦、崎岖缓慢前进,到CT、MRI、PET应用后的飞跃发展,分子影像兴起,到今天多学科/专业的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含钆对比剂(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s,GBCAs)与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NSF)二者之间是否为因果相关以及关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材料与方法检索Pub Med、Wiley Onlin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采用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OR值及95%CI,并进行累积Meta分析,采用希尔标准(Hill’s criteria)证明是否为因果相关。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篇文献,6398例患者,其中3篇由于NSF发生例数为0而未能纳入最后的定量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钆对比剂暴露可能会增加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发生的风险(OR=16.50,95%CI:7.46~36.53,P0.01),其中包括钆双胺(OR=20.04,95%CI:3.72~107.78,P0.01)。希尔标准相关证据基本达到,表明二者之间为因果关系。累积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2007年之后OR值呈减小趋势。结论钆对比剂暴露与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之间较强相关,且该相关性为因果关系,其关联强度在2007年之后较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94.
多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先天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16例怀疑先天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患儿,平均年龄5.94岁(1个月至13岁),所有病例CT血管造影资料采用表面遮盖显示等技术进行三维重建。以外科手术的结果为标准,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6例病例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5例(其中心内型3例。心上型及心下型各1例),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11例。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100%(16/16);心血管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7.5%(14/16);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符合率。75%(12/16)。多层螺旋CT对心内合并畸形房间隔缺损,有6例未能清楚显示,而心血管造影及超声心动图均能明确诊断。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是准确及可行的,可部分替代心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95.
脑动脉病变是临床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如何对脑动脉病灶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一直是影像学研究的重点.目前脑血管的检查技术有多种,常见的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过去认为DSA是脑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随着CT设备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CTA成像结果越来越接近DSA成像结果,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优于DS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快捷、无创、准确的影像技术,CTA成像在脑动脉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收集31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多层螺旋CT资料,与手术病理相对照,回顾分析其栓塞部位、CT表现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栓塞部位: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栓塞23例,其中4例合并肠系膜上静脉和(或)脾静脉、下腔静脉栓塞,1例合并胆囊浸润;门静脉主干及左支栓塞1例;f1静脉主干及右支栓塞5例,其中2例合并肝右静脉和(或)下腔静脉栓塞;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例;单纯右支栓塞1例。CT表现:平扫癌栓均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减退呈等密度,相应血管内可见充盈缺损。侧支循环开放与血管扩张情况:肝门胆管周围侧支开放31例(100%),胆囊窝周围侧支开放19例(61.29%),胃底、胃小弯区侧支开放21例(67.74%),食管下段侧支开放7例(22.58%),脾静脉扩张15例(48.38%)。结论HCC并门静脉癌栓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多排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I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7.
汤日杰  郭成伟  张水兴  梁长虹 《肝脏》2010,15(2):97-10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患者27例,行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检查,容积数据经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法(VR)及多平面重组法(MPR)三维重建,观察其侧支循环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能准确显示侧支循环血管分布范围并能初步评估病变程度;对21例患者施行手术,术中探查所见与术前影像学诊断完全相符。结论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能够多角度、立体观察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情况,对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99.
高强  张水兴  谢淑飞  刘于宝  邵丹  梁长虹 《肝脏》2009,14(2):119-122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MRI征象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FNH病例15例,其中7例术前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另8例行MR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果15例病灶多呈类圆形、椭圆形,少数呈分叶状;病灶直径3.0~8.0cm;病灶的边界在平扫时显示模糊,增强后显示清楚;CT平扫病灶多呈稍低或等密度,中心部分瘢痕结构呈更低密度,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多明显均匀强化,瘢痕结构未见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实质部分强化程度下降呈稍低或等密度,瘢痕结构延迟强化,其中4例瘢痕结构可见;MRI平扫病灶呈稍长或等T1WI及T2WI信号,瘢痕结构于T2WI上呈特征性高信号,增强后三期信号变化特点类似CT三期增强特点,其中5例瘢痕结构可见;9例增强后病灶内或周围可见增粗、扭曲的动脉,在T2WI上表现为血管流空。结论熟悉FNH多种影像征象,可提高FNH术前诊断率。CT和MRI能够反映FNH病理特点及血供血管情况,可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铁羧葡胺(Resovist)应用于脑MR灌注加权成像(PWI)的可行性、给药方法以及最佳剂量.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C、D、E组.其中A、B、C、D 4组分别给予4、8、16、32 μmol Fe/kg;E组设为对照,给予0.2 mmol/kg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所有动物均行MR PWI,获得相应信号强度一时间曲线图,并分别计算脑灰质、白质的最大信号下降百分比(SRRmax)、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灰质与白质rCBV之比(QRCBV)、SRRmax之比(QRR max).所得数据,根据资料性质,行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Resovist能快速团注,4组均获得满意的信号强度一时间曲线图;4种剂量的Resovist对实验兔脑灰质和白质均有良好的分辨率.A、B、C、D、E 5组脑灰质和白质的rCBV分别为(50.48±3.84)、(25.57±2.10),(94.69±2.60)、(45.33±3.14),(141.13±6.26)、(67.67±4.65),(243.75±5.90)、(162.06±5.14),(84.60±3.60)、(41.36±2.18)ml/100 g;灰质和白质的SRRmax分别为:(13.70±1.50)%、(7.38±0.41)%,(31.01±4.06)%、(16.49±2.35)%,(43.81±3.42)%、(21.64±4.14)%,(64.49±5.35)%、(43.61±5.78)%,(27.78±2.98)%、(14.42±2.25)%;各组脑灰质与白质检测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B、C、D、E 5组QrCBV分别为1.98±0.07、2.09±0.11、2.09±0.07、1.50±0.01、2.05±0.03;QSRRmax分别为:1.85±0.11、1.88±0.06、2.06±0.25、1.49±0.09、1.94±0.1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rCBV的F值为85.076,QSRR max的F值为13.915,P均<0.01).A、B、C 3组QrCBV值和QSRR 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QrCBV值和QSRR max值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 Resovist应用于MR脑灌注是可行的,适宜剂量4~16 μmol Fe/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