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wo cases of irritated seborrheic keratosis ofthe eyelid were studied clinicopathologically. One unusually large tumor was confirmed benign electron microscopically. Under light microscope, irritated seborrheic keratosis was diagnosed by the presence of its "stuck on" configuration, numerous horn cysts, and squamous eddies among the proliferated basaloid and squamoid cells. Ultrastructurally, both the basaloid cell and squamoid cell showed high differentiation and well-formed organelles in the cytoplasm. The nuclear chromatin was even and fine, and the nuclear membrane smooth and regular. Tonofilaments and desmosomes could be found. These ultrastructural finding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that seborrheic keratosis develops on the basis of local arrest of keratocyte maturation.  相似文献   
82.
药协 《上海医药》2001,22(6):247-248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2001年技术工作会议于5月18~19日在上海南汇举行。出席技术工作会议的领导有: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国梁,上海市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张瑶华,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杨颖顺、总裁高均芳,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院长黄成龙,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会长陈统辉、副会长黄彦正、刘铭君等。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各会员单位的厂长、总工程师及技术、质量、研究室负责人180余人参加了这一技术工作的盛会。 这次会议总的要求是: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单位,明确新的方向,推进医药发展。这次会议的主题是:(1)推进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综合心理护理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27例伴有心理症状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50例)和对照组(158例),两组均以10 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68.99%,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心理护理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4.
前列腺增生症并急性尿潴留插管困难时的置管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5年1月~1997年6月应用耻骨上穿刺抽尿后再行常规导尿的方法处理因前列腺增生症并急性尿潴留致插管困难的患者30例,均获成功,疗效满意,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和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产后大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经右股动脉入路行双侧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插管,分别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用弹簧栓子栓塞髂内动脉。术后继续常规抗休克、抗D IC等抢救措施。结果:18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可部分替代外科手术。但它只是整个抢救过程中的一部分,恰当的术后处理对抢救顽固性产后大出血仍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静脉性脑梗死磁共振信号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影像学确诊为20例静脉性脑梗死患者MRI、DWI和MRV表现。结果 20例MRI显示病灶位于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14例,其中多发病灶8例,单发病灶6例,MRI表现为不规则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双侧丘脑、基底节6例,呈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所有病例均可见脑静脉窦信号异常,表现为脑内一条或多条静脉窦流空信号缺失。MRV见受累脑静脉窦不显影,其中横窦-乙状窦受累8例、上矢状窦受累5例,横窦-乙状窦和上矢状窦同时受累4例,横窦-直窦及大脑大静脉受累3例。结论 MRI和MRV检查相结合是诊断静脉性脑梗死最可靠方法 。  相似文献   
87.
1 病例资料 女,41岁.因停经15 6周,下腹隐痛9小时,于12:00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孕3产1.本次妊娠早期有轻微早孕反应,经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及B超检查结果确诊为宫内妊娠,孕4个月时感胎动.入院当天感下腹阵发性隐痛,无阴道流血,自觉胎动,伴恶心、呕吐、头晕,排大便1次后腹痛缓解.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BEPS)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T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与对照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98.95±11.52)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1.92±0.12)d],引流时间短[(2.43±0.19)d]、术后住院时间短[(7.8±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9.4%)明显低于对照组(28.1%)(P〈0.05)。治疗组胆管压力术后第1天较术中升高[(14.89±2.57)mm Hg比(12.15±3.68)mm Hg](P〈0.05),而术后第3、5天胆管压力逐渐降低,术后第5天胆管压力降低至最低[(11.73±1.95)mm Hg];对照组术后第1天胆管压力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胆管压力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与术后第1天比较,对照组的胆管压力术后第5天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1.03)mm Hg比(11.07±2.69)mm Hg](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疗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加前列安栓、前列安栓,均以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学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及前列腺炎pH值,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和68.9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学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及前列腺炎pH值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疗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
梁永  胡小萍  张娟 《四川医学》2010,31(3):351-353
目的改良剖宫产术后放尿方法并研究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8 0例,对照组7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结果采用改良方法拔除尿管的实验组首次排尿量多于采用传统方法的对照组(t=12.99,P〈0.01),实验组首次自然排尿成功率9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其拔除尿管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5%,对照组2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改良方法,早期定时开放尿管、于膀胱充盈且有输液余量时拔出尿管,对于改善产妇膀胱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