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炭疽高发省监测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旭东 《疾病监测》1995,10(3):69-74
为了解我国炭疽的流行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选择10个炭疽高发省(区)组成炭疽监测网,并分别在各省(区)设立监测点,人流行病学、病原学、血清学、免疫学、外环境净化效果五方面开展监测,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我国炭疽的传染源以草食动物为主,呈现南牛北羊的特点;剥食病死动物为主要传播方式,发病相对集中于本地区低洼地势,春旱夏涝为主要诱发因素。6~9月为流行高峰期、占全年发病数的82.4%,在20-49岁间的人群居多,占发病总数的60%以上。皮肢型占91.84%,肠型占5.97%,肺型占2.18%,暴发点呈灶状性分布,且具有移动性;我国炭疽疫源面积广,污染相当严重(采集样本阳性检出率为6.1%),且持续存在,构成局部暴发的潜在危险因素;暴发点的人群,动物中存在轻型、不典型或隐姓感染的情况;肯定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而且是有效易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选择不同的内切酶和电泳条件对蜡样芽胞杆菌(蜡样杆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评价,建立中国蜡样杆菌标准PFGE方法. 方法 蜡样ATCC国际标准菌株及分离自我国不同地区和来源的蜡样杆菌,制备胶块用溶菌酶和蛋白酶K分别裂解后,选用不同的内切酶对胶块内DNA进行酶切,比较PFGE电泳结果的分离度,评价获得最佳操作方案,选取51株蜡样杆菌菌株进行PFGE实验,对此实验方法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确立的蜡样杆菌 PFGE 分型方法的标准操作程序,可以较好地对蜡样杆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初步描述了51株蜡样杆菌菌株PFGE型别特征. 结论 实验确定的蜡样杆菌PFGE方法,可以为蜡样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医院感染的溯源控制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3.
<正>1.病例摘要患者,40岁,因"经期下腹及肛门坠胀痛5年,加重2个月"于2014-06-10收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经期下腹及肛门部坠痛不适,1年前自觉疼痛时间延长,经前期起出现下腹及肛周疼痛,程度较前加重,需服止疼药物治疗,至月经干净后5天左右疼痛缓解;孕0产0。3个月前彩超提示子宫多发肌瘤,宫颈肌瘤。于2014-03-25本院行静-吸复合麻醉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联合官腔镜治疗官颈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宫颈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性插管,灌注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后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1周内5例患者行官腔镜妊娠组织清除术,4例患者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3例患者行MTX肌注治疗.结果 12例患者均1次成功施行子官...  相似文献   
85.
用PCR方法检测黄鼠体内鼠疫菌D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鼠疫是一种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传染性疾病。进入90年代,人间鼠疫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对这种疾病的疫区判定仍然是在常规检查(显微镜检查、培养、噬菌体裂解试验及动物实验)基础上,发展了被动血凝试验及其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但这些方法在可靠性和简便程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建立高度敏感、快速检测鼠疫菌的方法仍是急迫和必要的。 为了更可靠地利用核酸技术,特别是在难于分离病原体的情况下,直接对疫源地中的鼠疫疫情进  相似文献   
86.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49岁。主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余,加重2个月”于2005年2月24日首次入院。病理活检示:宫颈小细胞型低分化癌,神经内分泌癌可能性大,临床分期IIBG3。于2005年3月2日髂内动脉给予顺铂120mg,静脉给予丝裂霉素20mg,表阿霉素70mg化疗,3月23日再次顺铂动脉化疗,无明显化疗副反应。遂于2005年4月1日于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活检+双侧髂内动脉顺铂化疗,术中髂内动脉给予顺铂80mg。  相似文献   
87.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合并腹膜胶质瘤病(附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OIT)合并腹膜胶质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7年2月~2000年6月我院共收治4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合并腹膜胶质瘤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12例OIT患者平均22.3岁。4例合并腹膜胶质瘤病,平均21.7岁,临床分期均为Ⅲ期,OIT平均直径大于20cm,患者均行经过手术和BEP,BVP或VAC方案化疗。其中2例行二次开腹手术,病理示胶质瘤灶持续存在。2例患者有淋巴结神经胶质瘤转移灶。术后随访时间1~10年,目前均健在。结论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有腹膜胶质瘤病的预后好。治疗主要依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分期及分级,行手术和化疗。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收治的 2 1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复发、生存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初次手术后残留癌灶直径≤ 2cm组与残留癌灶直径 >2cm组的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 2 8 9个月和 1 4 8个月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初次手术后进行C (A)P方案化疗与TP方案化疗的复发比例分别为 1 4 6 9(2 0 2 9% )和 7 1 8(38 89% ) ;初次手术 1年内化疗≥ 6疗程者与 <6疗程者的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 2 3 1个月和1 5个月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及仅接受化疗的复发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 3个月和 1 9个月 ;2年生存率分别为 71 4 %和 2 8 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初次手术后残留癌灶的大小、初次手术 1年内化疗疗程是复发的相关因素。复发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与单纯化疗相比 ,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9.
目的采用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研究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阴道微环境的影响,减少感染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13例,术前和术后,以及术后每次化疗前进行阴道微生态监测。结果 (1)妇科恶性肿瘤术前阴道微环境评价体系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妇科恶性肿瘤术前和术后短期内阴道微环境无明显差异性改变(P0.05);(3)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与非化疗比较(卵巢癌TC方案,宫颈癌BIP方案、子宫内膜癌AP方案)阴道微生态失调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4次后出现阴道菌群失调,阴道微生态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阴道微环境的改变与恶性肿瘤的类型无关;(2)化疗后患者的阴道微环境失调率比非化疗患者明显升高,术后阴道微环境失调率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多而升高。  相似文献   
90.
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化疗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1995年5月.2005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27例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予以铂类为主的方案化疗。24例患者采用TP(紫杉醇+顺铂/卡铂)或PAC(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化疗,其中2例失访,2例尚未完成化疗;另有2例患者采用以铂类为主的其他方案化疗,1例未化疗。总结有完整化疗及随访资料的20例患者的生存情况。TP方案组13例,PAC方案组7例。20例患者初次化疗缓解率80%(完全缓解60%,部分缓解20%),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11。21个月),总体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22.3~61.7个月)。TP方案组和PAC方案组患者的年龄、绝经状况、腹水细胞学检查、手术后残余灶大小、手术分期(沿用卵巢癌FIGO分期标准)、病理类型、化疗疗程及化疗毒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TP方案组患者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PAC方案组12个月,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P方案组和PAC方案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9个月和28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采取肿瘤细胞减灭术及铂类为主的化疗方案可改善预后,TP联合化疗可能优于PAC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