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春季小学教学环境空气PM2.5情况。方法根据广州市城市不同功能分区,在黄埔区(工业区)、越秀区(商住区)和南沙区(郊区)按整群分层抽样原则各抽取5所小学,2013年4—5月对15所学校进行PM2.5监测。采样时间为学生在校学习时段(上午8时至12时,下午2时至4时),采样频次为每月1次,每次7 d,每所学校设4个采样点,检测方法为环境空气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评价标准参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结果黄埔区、越秀区、南沙区教学环境的PM2.5日均浓度均值分别为63.79μg/m3(范围为48.15~80.26μg/m3)、66.98μg/m3(48.60~93.85μg/m3)和29.91μg/m3(25.99~35.51μg/m3),3个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黄埔区、越秀区的日均浓度均值分别高于南沙区(均P〈0.01)。黄埔区、越秀区、南沙区的教学环境分别有12、10、14 d的PM2.5浓度达到二级标准(≤75μg/m3),其中南沙区有13 d的PM2.5浓度达到一级标准(≤35μg/m3);黄埔区、越秀区分别有2、4 d的PM2.5浓度仅达到三级标准(〉75μg/m3);3个区之间空气质量等级的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埔区和越秀区小学教学环境PM2.5日均浓度均值均超出一级标准,未全部达到二级标准,表明黄埔区和越秀区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需要加大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州黄埔区学校食堂餐具洗消剂残留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学校食堂餐具洗消剂残留和影响洗消剂残留的主要因素,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普查法,对黄埔区70间学校食堂进行餐具洗消制度和餐具洗消知识问卷调查,包括44间幼儿园食堂、22间中小学食堂及4间高等专科学校食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检1 204份餐具进行洗消剂残留检测。通过拟合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学校餐具洗消剂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烷基(苯)磺酸钠残留总合格率为91.61%,幼儿园合格率最高,中小学合格率最低。游离性余氯残留全部合格。学校餐具洗消剂残留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校类型、学校性质、落实餐具洗消制度、餐具洗消知识得分等。结论督促学校食堂严格落实餐具洗消制度,加强餐具洗消员洗消知识培训,可减少洗消剂残留。重点是中小学食堂和私立学校食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