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4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38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8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37篇 |
内科学 | 47篇 |
皮肤病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54篇 |
外科学 | 109篇 |
综合类 | 326篇 |
预防医学 | 41篇 |
眼科学 | 22篇 |
药学 | 119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55篇 |
肿瘤学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79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的Glypican-3(GPC-3)mRNA检测用于诊断HCC早期微转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9例肝炎和肝硬化、10例转移性肝癌、10例肝血管瘤患者、19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GPC-3mRNA水平。结果HCC患者外周血中,GPC-3mRNA的检出率为62%(24/39),GPC-3mRNA的检出率与肿瘤直径77%(17/22)、癌结节数目67%(19/24)、临床TNM分期76%(19/25)、门静脉癌栓90%(9/10)、远处转移100%(6/6)等临床参数密切相关。GPC-3mRNA在转移性肝癌、肝炎和肝硬化、肝血管瘤患者及健康献血员外周血中均未检出。结论巢式RT—PCR检测HC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GPC-3mRNA是一种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细胞癌血道播散的可靠而又敏感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完成的16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取紧邻脐孔右侧缘行约1.5 cm的切口,入腹后置入连接好2个5 mm Trocar和1个10 mm Trocar所形成的三通道防漏气操作装置,制造气腹,以10 mm Trocar进入腹腔镜镜头,自2个5 mm Trocar各进入一把腹腔镜器械和5 mm超声刀,按常规腹腔镜操作方法完成胆囊切除术.结果 1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50~150 min,未放置引流管,术后无出血及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良好,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美观,安全可行.但操作难度较传统LC大,进一步完善脐部操作装置及手术器械,可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LC.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脑积水患儿不同术式治疗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29例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的ICP变化,其中分流手术14例,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15例.使用脑实质型ICP探头在手术前后连续监测ICP的变化,监测时间72 ~ 168 h.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ICP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连续监测显示两手术组ICP变化明显不同,分流手术组ICP呈持续下降趋势,ETV组ICP术后迅速回升,再呈缓慢下降趋势.可调压管分流组术后24 h内回升到接近术前的水平,此后120 h内逐渐下降至调压阀设定的压力水平.脑室镜手术组术后24~ 48 h内可出现一过性高颅压,其中肿瘤继发脑积水亚组较先天性脑积水亚组明显,持续时间更长.结论 ICP监测能准确反映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颅压变化,术后持续监测有助于准确判断ETV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中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接受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并按其诊断子宫肌层浸润程度结果分为两组,一组为浅肌层浸润,另一组为深肌层浸润。诊断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将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此观察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结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浅肌层浸润组的灵敏度为61.25%,准确度为93.33%;对深肌层浸润组的灵敏度为38.75%,准确度为91.18%。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中,有肯定的应用价值,并且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对比靛胭脂染色和白光内镜对右半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1 0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靛胭脂染色组和白光内镜组,每组526例。分别对右半结肠采用靛胭脂染色和白光模式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右半结肠息肉检出率中的差异。结果 与白光内镜组相比,靛胭脂染色组的右半结肠息肉检出率(41.6%)、腺瘤检出率(20.9%)、广基锯齿状病变检出率(2.1%)、增生性息肉检出率(20.3%)、巴黎分型0~Ⅱ型(平坦型病变)检出率(38.0%)、NICE 1型(色泽苍白型病变)检出率(22.2%)、直径<5 mm息肉检出率(30.5%)及病理活检符合率(86.4%)、特异度(84.7%)、灵敏度(88.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光内镜组与靛胭脂染色组在退镜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7,P=0.160)。结论 靛胭脂染色内镜检查对右半结肠息肉检出率更高,更易检出微小息肉及色泽苍白的平坦型息肉病变。 相似文献
28.
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胰腺位于上腹部腹膜后,横跨脊柱,位置较深,移动度小,各方向都有其他脏器掩盖,外伤的发生率较低,约占腹部闭合伤的2%~5%[1],但随着现代交通事故的增多,胰腺损伤也呈上升趋势.胰腺损伤常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临床症状常被掩盖,病情复杂,易造成漏诊,延误治疗,同时其并发症发生率高,致使胰腺损伤死亡率高,文献报道胰腺损伤的死亡率为12%~20%[2],若延误治疗可高达60%. 相似文献
29.
目的应用非对称PCR-荧光偏振(FP)技术建立一种同步检测全血中4种主要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2型,巨细胞病毒、EB病毒)的新方法。方法以人疱疹病毒属通用引物行非对称PCR,扩增从179例样本中抽提的DNA。PCR扩增产物与特异性单纯疱疹病毒1/2型(HSV-1/-2)、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EBV)寡核苷酸探针混合物温育杂交,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检测杂交液荧光偏振值,据荧光偏振值判断病毒感染类型,并以DNA序列测定结果为参照。结果与DNA序列测定的阳性检测符合率为100%,但DNA序列测定检测均未检出多重混合感染。非对称PCR-FP方法对HSV-1/-2检测的灵敏度达到1.0×10~3拷贝/ml,对EBV和CMV检测的灵敏度达到2.0×10~3拷贝/ml。结论本法对于4种主要疱疹病毒感染的筛查及预防、预后判断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0.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中文版)的翻译及修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20世纪 70年代起 ,医学界就已开始关注生活质量研究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1 ] 。尤其当生活质量的测量结果成为医疗系统的主要问题后 ,相关的研究在近 2 0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2 ] 。至上世纪末 ,生活质量评价被作为治疗和看护结果的主要评诂措施 ,并用来测量临床实践、药物试验及健康看护资源的分配[3] 。癫痫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 ,患者频繁、周期性的发作很有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为了比较全面、具体地评价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同的研究小组逐步形成了多个评估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4~ 8] ,尤其美国已研制出适合多元文化的测量量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