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78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386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28篇
  2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2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原发性肝癌LAK/IL-2灌注栓塞的疗效。方法 对31例原发性肝癌进行肝动脉灌注配合栓塞治疗,并以29例患者作化疗栓塞对照。结果 LAK/IL-2治疗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机体免疫功能及生存率较对照组提高,远处转移减少。结论 该方法对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92.
花都市(现为广州市花都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积为959.27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温湿区,气候温和。人口57万。1956年至1996年间累计发现登记病人856例,属中流行区,历年治愈病人629例,除死亡、外迁,目前为有现症病人2例,按照国家规定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近10年全市共发现麻风病患者  相似文献   
993.
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本研究应用钬激光碎石术(laser lithotripsy,LL)和气压弹道碎石术(pneumaticlithotripsy,PL)治疗输尿管结石12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LL组患者72例,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22~71岁,平均43岁。右侧39例、左侧33例,输尿管上段14例、中段1  相似文献   
994.
[编者按] 倡导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已有半个世纪,得到了我国广大临床肿瘤学工作者的认同,但是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现状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放疗技师独立模拟定位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根据医师填写的模拟定位申请单,应用模拟定位机独立完成照射野设计,医师审核计划并确定治疗剂量和分割方式后实施治疗。结果:技师独立完成603例各种肿瘤患者的模拟定位,二次定位率5.3%(32/603)。结论:技师独立模拟定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山东省53所县卫校校级领导素质的现况调查结果显示,县卫校校级领导的年龄结构、工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及专业结构均较合理,不同经济水平与学校类别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女干部少,性别间年龄结构有显著性差异;从事县卫校教学管理工作年限偏短,医学教育管理实践经验不足乃普遍现象。今后应加强教育理论及学校管理方面培训、并注意培养任用女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997.
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患者45例.1.25MV的γ射线立体定向照射治疗(γ-刀)18例;6MV高能X射线立体定向照射(X-刀)27例.γ-刀选择50~60%剂量曲线,DT 2.8~4Gy,3~4f/W,8~10f.X-刀选择90%剂量曲线,DT 3.0~4.5Gy,3f/W,8~10g.结果治疗后3个月,X-刀治疗后瘤体缩小率为62.9%,瘤体消失率为22.2%;γ-刀瘤体缩小为61.1%,瘤体消失率为16.7%.治疗后总的瘤体缩小率为62.2%,瘤体消失率为20.0%;瘤体无明显变化占17.8%.比较X-刀和γ-刀两组治疗疗效无差异;治疗3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散在血供为47.4%,无血供为28.9%;疼痛明显缓解为46.2%,疼痛完全缓解为33.3%;放疗副反应轻微.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疗效好,副作用小,是无创治疗胰腺癌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索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同期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基因及分子标志物。方法 收集2017—2018年间 31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采用根治性同期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并提取血浆Cf DNA,采用基于NovaSeq6000高通量测序平台的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技术检测靶基因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变化。根据放化疗近期疗效将患者分为放化疗敏感组(CR+PR)和放化疗抗拒组(SD+PD),综合生物信息学和临床资料分析两组间的基因突变和TMB差异。结果 31例患者测序数据中突变频率>10%的肿瘤相关基因为Tp53、NOTCH1、BRAF、FGFR4、CDKN2A、ATRX和AXIN2,他们在放化疗敏感组和放化疗抗拒组均有分布且相近。高频突变基因主要与7条信号通路相关,主要涉及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等,它们主要参与的是RTK-RAS信号通路。放化疗敏感组患者TMB值高于放化疗抵抗组(P=0.04),但GXYLT1和KRT18基因在放化疗抵抗组患者的突变率高于放化疗敏感组(P<0.05)。结论 Tp53、NOTCH1和CDKN2A可能是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高频突变基因,而KRT18、GXYLT1和TMB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回顾研究广泛期SCLC化疗后IMRT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2年在本院放疗科接受化疗+IMRT的130例初治广泛期SCLC患者,化疗方案以EP、CE方案为主,放疗剂量32 Gy~63 Gy,35例患者进行了PCI。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96.1%。全组治疗毒性轻微,≥2级血液学毒性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2.3%、12.2%,≥2级RP发生率7.7%。放疗后达CR、PR、SD、PD者分别占4.6%、72.3%、6.2%、13.1%,疗效未能评价5例,客观有效率76.9%。中位生存期18个月(4~66个月),1、2年OS率分别为72.3% 、38.3%。30例(23.1%)患者放疗后发生局部区域失败,83例(63.8%)发生远处失败。26例放疗计划可恢复的局部区域失败患者中,22例单纯照射野内失败,2例单纯野外失败,2例野内野外同时失败。单因素分析中年龄、LDH水平、放疗剂量、PCI是影响预后因素(P=0.014、0.049、0.043、0.003),多因素分析中放疗剂量、PCI是影响预后因素(P=0.021、0.007)。初诊无脑转移患者PCI明显改善生存(HR=2.318,95%CI为1.388~3.871;P=0.003)并降低累积脑转移率(18.4%:37.2%,P=0.038)。胸部放疗EQD2剂量达54 Gy可改善OS (HR=1.615,95%CI为1.016~2.567;P=0.043),并有改善PFS趋势(HR=1.49,95%CI为0.965~2.299,P=0.072)。结论 化疗有效的广泛期SCLC行胸部放疗可提高LC率及OS率,适当提高胸部剂量可改善患者预后。PCI可显著改善OS并降低脑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常伴淋巴结转移,该研究旨在探讨PT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lymph node metastatic rate,LR,即转移淋巴结数/切除淋巴结总数)与经131I清甲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随访PTC患者143例,根据LR将其分为Ⅰ组(0~10%,n=22)、Ⅱ组(10%~25%,n=51)、Ⅲ组(25%~50%,n=52)和Ⅳ组(>50%,n=18),经过131I清甲治疗后20.7个月的中位随访,根据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的治疗反应将患者的临床转归分为:满意(excellent response,ER)、不确切(indeterminate response,IDR)和反应欠佳[血清学反映欠佳(biochemical incomplete response,BIR)、影像学反应欠佳(structural incomplete response,SI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4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和临床转归;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LR在预测ER的价值及最佳界值点,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评估LR是否可以作为预测ER的独立因素。结果:4组患者的性别、肿瘤T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组年龄显著高于其他3组(F=6.114,P=0.001)。随LR增高,临床转归达到ER者呈下降趋势,同时BIR及SIR者总体呈升高趋势。其中,Ⅳ组的治疗反应ER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27.8%),而更易呈现为BIR(27.8%)和SIR(11.1%)(H=18.816,P=0.000)。LR可以作为预测ER的独立因素(OR=10.011,P=0.000),当其为52.27%时对预测ER具有较高特异性(95.09%),ROC曲线下面积为0.668(P=0.002)。结论:随LR增高患者131I清甲治疗后更易出现较差的临床转归,LR为52.27%的界值点可作为预测临床转归的独立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