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 了解不同背景大专生的感觉寻求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设计,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感觉寻求量表对长春市某高校900名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专生感觉寻求水平高分检出率为21.4%.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和大三,男生高于女生,理科生高于文科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有留守经历的学生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学...  相似文献   
22.
慢性溴氰菊酯中毒一例预防医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栗学军吉林油田管理局卫生防疫站付政国[病例]男,43岁。即往健康。自1984年至1989年一直使用溴氰菊酯粉剂做杀虫灭蝇用,年用量10~20kg。由于密切接触,病人出现鼻塞、流涕、咳嗽、胸闷、消化不良、四肢...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道了长春市3409名12~19岁中学生缺铁性贫血(IDA)患病率及该病在性别、年龄、学校间患病情况的差别,并探讨了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的测定在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长春市中学生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4.4%,女生高于男生(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SF和FEP的改变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8.3%和86.7  相似文献   
24.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青少年主要营养缺乏病之一,各地学生发病情况不同。为了解长春市城乡中小学生血红蛋白(Hb)水平和贫血状况,我们于2003年5~7月,对长春市城乡中小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长期接触作业场所空气中的低浓度苯、甲苯、二甲苯 (简称混苯 )对作业人员健康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的影响以及将SOD活力作为混苯作业人员早期损害的生物监测指标的可行性 ,选择 10 2名长期从事低浓度混苯作业的人员为接触组 ,另选择 118名从未接触混苯及其他职业性有毒物质的作业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常规体检 ,血清中SOD活力、Hb含量测定和WBC计数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两组比较类神经症发生的阳性率、女工月经功能异常改变发生率和SOD活力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提示 ,长期在低浓度混苯环境下作业可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其SOD活力含量明显升高 ,可考虑将血清中SOD活力作为混苯作业人员机体代偿性反应的生物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6.
双酚A对雄性小鼠血清中NO、NOS及睾丸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酚A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损害。方法腹腔注射染毒,观察双酚A对雄性小鼠睾丸的病理损伤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双酚A引起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发生分离,排列紊乱,从基底膜脱落入管腔,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成絮状。双酚A使小鼠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结论双酚A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有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被动吸烟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被动吸烟模型,设立对照组和吸烟组,吸烟染毒时间分别为1 d与1,2,4,8周;利用小鼠在方型水迷宫中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变化,通过组间对照评价不同时间被动吸烟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各吸烟组小鼠的游泳潜伏期均低于同时间对照组,潜伏期缩短;不同时间吸烟组间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组小鼠随吸烟时间延长,游泳错误次数增加,吸烟4周和8周组小鼠的错误次数明显高于吸烟1 d,1周和2周组。结论被动吸烟并未损伤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9.
实时的急诊监测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美国急诊医学外部网(NEME)项目的概况和发展现状,以及该项目在建设过程应试考虑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中国建没实时急诊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并就中国建立实时的急诊监测网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对雄性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5、10和20 mg/kg)的DBTD组。染毒组用色拉油配制成不同浓度的DBTD溶液,根据大鼠不同体重进行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的色拉油;连续染毒8 w。在末次染毒结束后24 h(禁食12 h),股动脉取血后处死。以流式细胞术、细胞原位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染毒组大鼠随剂量的加大肝细胞DNA总损伤率明显提高(低:52.4%,中:81.4%,高:87.7%),与对照组(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组肝细胞各时相的细胞百分数发生变化:G0/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G2/M期和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减少,凋亡指数(AI)峰所占比例增加,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BTD可使雄性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率升高和DNA合成受抑制,使肝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进入S期和G2/M期细胞数量减少,有丝分裂延迟,表明DBTD对大鼠肝细胞有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