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6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组建河北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通过管理输出、专科共建、岗位锻炼、教育培训等合作形式,各成员单位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持续提高,功能定位逐步清晰,人才队伍逐步优化。但是,同质化水平不高、连续性服务不畅、信息化建设缓慢、资源流动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问题依然突出。认为专科联盟对提高区域医疗卫生能力和构建适合专科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仍需要完善政策保障,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强化法治观念,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完善绩效考评机制等,更好地激励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区域精神卫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2.
抑郁症是以情感,认知和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当中,但对于自杀观念的改善作用尚未得到一致性结果。关于rTMS的治疗效果尚未得到统一的原因,很多研究认为与目前抑郁症病因学研究尚未明确有关。抑郁症作为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与诸多脑区存在广泛关联,各个脑区又相互连接发挥作用,其中默认网络、情感网络、突显网络、其他皮质边缘网络以及认知控制网络视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目前认为rTMS通过刺激大脑皮层,通过脑网络中各种通路作为媒介对深层的脑区发挥治疗作用,引起目标脑区的活动性改变从而治疗抑郁症,但是究竟目标脑区应如何选取成为一大难题,本文从抑郁症脑网络发病机制与rTMS对于脑网络方面的影响分析rTMS对伴有自杀观念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改善抑郁症患者自杀观念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53.
54.
孙秀丽  栗克清  成玉敏  严保平 《河北医药》2012,34(19):2919-2921
目的研究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门诊就诊的102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122例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分裂症组)做他评自编问卷调查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DY-BOCS)评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裂症组以无业/待业(34.4%)为主,性格多孤僻;强迫症组以学生(27.5%)为主,性格具有道德观念强、注意细节、追求完美、按部就班及小心谨慎。对目前存在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92例)和强迫症(98例)比较,分裂症组强迫行为的比率高于强迫症组(χ^2=11.69,P〈0.05),而强迫思维的比率低于强迫症组(χ^2=10.85,P〈0.05)。强迫症组DY-BOCS量表总分高于分裂症组(t=4.486,P〈0.001)。在强迫思维方面分裂症组所花时间、功能妨碍、痛苦、控制效果及总分均低于强迫症组;在强迫行为方面分裂症组中功能妨碍、痛苦均低于强迫症组,但抵抗高于强迫症组(P〈0.05)。结论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出现更多的强迫行为,伴表现出痛苦及功能妨碍方面不如强迫症明显,在临床上应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一般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情况和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以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诊断的现患抑郁症399例为研究对象,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 AxisI Disorders-Patient Edition SCID-I/P)为诊断工具。采用大体功能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GAF)、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中国修订版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399例抑郁症患者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为48.4%,其中37.1%共病1种精神障碍,11.3%共病2种精神障碍。共病焦虑障碍占35.6%,共病未特定的焦虑障碍20.05%,共病心境恶劣障碍14.04%,共病创伤后应激障碍5.26%,共病广泛焦虑症4.26%,共病惊恐障碍3.01%。共病组患者精神运动性激越、自杀观念和行为等症状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非共病组(62.69%vs.48.06%,45.08%vs.35.44%,7.77%vs.1.94%,Ps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信仰宗教是共病心境恶劣障碍的保护性因素,60~69岁是共病未特定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20~29岁、60~69岁、低收入、独居是共病惊恐障碍的危险因素,40~59岁是共病创伤后应激障碍高风险年龄,已婚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抑郁症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现象比较常见,其中共病心境恶劣障碍和未特定焦虑障碍较多见,共病不同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影响.方法正常人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各100名,进行防御方式、简易应对方式、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再将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药物组与合并心理干预组,在心理干预2个月前后分别进行量表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正常人对照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面的分值分别为(1.62±0.43)分,(1.18±0.09)分,(1.37±0.36)分,(1.82±0.53)分,(1.35±0.59)分和(1.46±0.40)分,(1.14±0.03)分,(1.30±0.40)分,(1.89±0.45)分,(1.18±0.4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EPQ方面P、N因子分值分别为(5.73±2.43)分,(13.41±3.62)分和(4.55±3.25)分,(11.15±3.70)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消化性溃疡干预组与单用药物组在心理干预后,在成熟防御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面因子分别为(4.35±2.18)分,(1.91±0.55)分,(1.19±0.44)分和(4.23±3.01)分,(1.83±0.49)分,(1.14±0.5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卫生状况及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7.
河北省躯体形式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河北省18岁以上人群各类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以上人群,共24000名,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轴障碍用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进行调查,用DSM-IV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患病率:20716人完成调查,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6.92‰(95%CI=5.79‰~8.05‰),躯体化障碍0.48‰,疼痛障碍3.86‰,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1.57‰,疑病症1.02‰;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均P<0.05~0.01;40~59岁患病率最高。结论河北省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为6.92‰,其中女性和农村的患病率高;疼痛障碍是最多见的躯体形式障碍。  相似文献   
58.
目的:发现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法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等数据库。结果:本研究发现,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精神健康素养不高、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不善以及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不足与“过剩”并存等问题。结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精神卫生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2年中住院患者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45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患者均为男性,文化水平低,以工人,农民居多,发病年龄较晚,饮酒时间多在10年以上(包括10年),多为已婚患者,精神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66.2%的患者(96例)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伴发躯体症状的占44.8%(65例),64.1%(93例)病人存在生化异常.戒酒治疗的有效率为97.2%.结论 酒精既可致精神障碍,也可致躯体损害.应多宣传饮酒的危害,尽早戒酒,加强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60.
氯硝西泮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氯硝西泮又称氯硝安定,Clonazepam,别名Riv-otrit,Clonopin。化学名称5—邻氯苯基—1.3—二氢—7—硝基—2H—1.4—苯并二氮杂草—2酮[5—10—Chlorphenyl)—1.3—dihydro—7—nitro—2H—1.4—benzodiazepin—2—One]。近白色结晶粉末,熔点237℃,微溶于水。 1 药理作用 氯硝西泮为硝基安定的氯化物,二者同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1969年首先报道氯硝西泮治疗癫痫有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抗癫痫和肌肉松驰等作用,其中氯硝西泮的抗癫痫作用最为突出。其防止动物戊四唑惊厥的治疗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