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6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18岁及以上人群酒精滥用和依赖性障碍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河北省农村18岁及以上人群共20696人,调查筛选工具采用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以《DSM-IV-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 ID-T/P)病人版为调查的诊断工具,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价功能状况。结果河北省农村酒精滥用和依赖性障碍时点患病率为20.16‰,终生患病率为36.78‰,女性为0.78‰,男性为39.6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U=19.81,P<0.01)。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性障碍以30~39岁、40~49岁、50~59岁患病率最高,分别为24.39‰、20.16‰、28.17‰,Log istic表明男性是最大的危险因素,是女性的48倍。结论酒精滥用和依赖性障碍发病率高、上升趋势明显,已经成为河北省农村精神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前4位疾病。  相似文献   
122.
目的了解重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的人群10073名,以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为筛选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为调查的诊断工具。功能状况评价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结果重性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41.90‰(95‰CI:37.77‰~46.04‰),时点患病率为26.38‰(95‰CI:23.08‰~29.69‰)。女性终生及时点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1),农村女性的终生和时点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农村男性(P〈0.01)。女性30岁以上患病率较高。重性抑郁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比率男性56.10%,女性55.95%,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受损程度重度发生率男性为68.29%,女性48.81%,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重性抑郁障碍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的患病率高,男性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损伤程度的重度发生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认知功能、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 rs821616多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100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双相障碍组)血清Hcy水平;采用认知成套测验(MCCB)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提取外周血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DISC1 rs821616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两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实验室正常值(5~15μmol/L)(P均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组MCCB中连线测试、Stroop色词测验、简易视觉和空间记忆测验成绩明显差于双相障碍组(P 0.05);两组持续操作测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rs82161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P=0.0085;等位基因AT,χ~2=5.59,P=0.018)。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血清Hcy水平均异常升高;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和视觉学习方面缺损程度更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患者DISC1 rs821616位点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4.
引入品管圈活动,遵循PDCA循环,寻找功能检查报告单发生差错的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使住院病人功能检查报告单差错率由8.48%降低到2.92%,减少了医疗差错发生,改善了医疗品质,提高了患者对功能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5.
为全面了解河北省全省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与合理配置精神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1年初开展了全省精神卫生机构现状调查.鉴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数是反映精神卫生服务的最基本指标之一,而精神科床位配置水平是反映精神科住院服务资源的主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主要对全省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资源的现况进行分析,探讨现有资源能否满足目前的服务需要,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6.
127.
目的:了解河北省承德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04年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者为调查对象。用一般健康问卷(C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用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进行调查,用DSM-Ⅳ对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3025人完成调查,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为177.19‰,终生患病率为216.86‰。除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外,各类精神疾病时点患病率为175.86‰,终生患病率为215.54‰。时点患病率农村为(176.65‰),城市为(180.08‰);女性(182.05‰)高于男性(171.94‰)。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最高(51.57‰)。结论:本调查基本掌握了河北省承德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28.
河北省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人口学特征及功能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人口学特征及社会生活功能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河北省18岁以上人群24000人,调查筛选工具采用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以《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为调查的诊断工具。功能状况评价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结果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为0.546%(95%CI:0.445%~0.646%),终生患病率为0.662%(95%CI:0.551%~0.772%)。时点患病率:城市0.440%,农村0.561%,农村虽高于城市,但无显著性差异(u=0.80,P>0.05);女性0.649%,男性0.44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u=2.01,P<0.01);30~60岁患病率较高。偏执型占6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有分居/离婚(OR=9.58)、独身(OR=6.99)、家庭年收入0~5000元(OR=4.2),保护性因素有已婚(OR=0.38)、无宗教(OR=0.46);严重程度以中度和重度多见,社会和生活功能受损明显,GAF评分平均为(48.41±19.07)分。结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相对较高的重性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129.
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高考前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长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高考前学生焦虑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调查于2006-05完成。选择保定市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和第十七中学3所市级重点高中302名高三学生及其家长为对象。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同时对被调查学生的家长施测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大于50的学生共有99人,对这些学生利用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进行面谈重测,94人符合焦虑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4.8%。将94名焦虑障碍学生作为焦虑组,其余学生作为非焦虑组。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304份,收回有效问卷296份,回收率为98.0%。焦虑组学生家长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中5个因子与非焦虑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390~11.503,P<0.05~0.01)。焦虑组学生的应对方式问卷6个因子得分与非焦虑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8.777~6.938,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呈负相关,而与自责和退避呈正相关;父母的责任与合理化呈正相关。结论:较多高三学生高考前存在焦虑情绪,而学生焦虑情绪及不成熟应对方式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提示从家庭角度进行学生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治愈者的心理健康、睡眠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北保定和石家庄地区的新冠肺炎治愈者161人,采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调查。GHQ-12得分≥3分为心理健康状况不良,PSQI得分≥5分为睡眠质量不良。结果:52人(32.3%)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86人(53.4%)存在睡眠质量不良。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婚姻状况为单身、自评治疗效果好是心理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OR=0.36、0.14、0.14、0.16),担心有后遗症是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OR=5.63);自评治疗效果很好、受教育程度高是睡眠质量不良的保护因素(OR=0.21、0.15),担心留有后遗症是睡眠质量不良的危险因素(OR=24.48)。结论:新冠肺炎治愈者中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和睡眠质量不良的问题比较常见,且两者之间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