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6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比较首选心境稳定剂和首选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双相障碍患者处方方式、不良反应、经济负担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等。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市39家精神卫生机构中接受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治疗的240例双相障碍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临床总体印象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 scale-severity of illness,CGI-SI)、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进行社会人口学、疾病临床特征、处方方式(联合用药情况)、精神类药物花费、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调查。结果首选抗精神病药治疗者(抗精神病药组)152例(63.3%),首选心境稳定剂治疗者(心境稳定剂组)88例(36.7%)。抗精神病药组与心境稳定剂组相比,住院患者构成比(90.1%vs.76.1%)、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构成比(27.0%vs.11.4%)、不良反应发生率(46.1%vs.31.8%)、精神类药物日花费(中位数12.00元vs.8.37元)和总花费(中位数344.61元vs.144.64元)均较高(P0.05)。但两组间药物处方方式、不良反应严重程度、MARS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河北省双相障碍患者以首选抗精神病药治疗为主,但首选抗精神病药并未减少之后的联合用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经济负担均明显高于首选心境稳定剂治疗者,所以心境稳定剂仍应作为双相障碍主要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分析河北省中年人不同睡眠特征人群现患慢性病情况以及生活饮食、行为方式, 探究睡眠与躯体慢性疾病的潜在关系。方法 2018 年6—9 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 省18 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调查,共纳入5 733 名被试。评估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既往躯体疾病与 精神科疾病史、阿森斯失眠量表问卷、不宁腿综合征问卷、睡眠呼吸暂停-柏林问卷、发作性睡病量表 等。根据是否为短睡眠、失眠障碍分为4 组[对照组(4 343 名,75.8%)、单纯短睡眠组(526 名,9.2%)、非 短睡眠的失眠障碍组(365 名,6.4%)、短睡眠的失眠障碍组(499 名,8.7%)],分析4 组慢性病患病率及慢 性病的风险因素。结果 各组间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对照组慢性病患病率最低,单纯短睡眠组、非短睡眠的失眠障碍组、短睡眠的失眠障碍组分别与对照组 比较,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城乡居民、教育程 度、职业、摄盐习惯、是否吸烟、饮酒情况、体育锻炼情况4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 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城乡、居住方式、教育程度、职业、摄盐习惯、吸烟饮酒情况、体育锻炼情 况后,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短睡眠的失眠障碍和短睡眠的失眠障碍是患高血压[OR(95%CI)值 分别为2.074(1.606~2.679)、1.689(1.346~2.121)]和糖尿病[OR(95%CI)值分别为2.273(1.508~3.426)、 1.805(1.244~2.621)]的危险因素(均P< 0.01);单纯短睡眠、非短睡眠的失眠障碍和短睡眠的失眠障 碍均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826(1.203~2.770),2.149(1.389~3.324),1.613 (1.068~2.434);均P< 0.05]。结论 短睡眠者与失眠障碍对躯体的影响可能不同,失眠障碍是高血压、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短睡眠和失眠障碍均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3.
114.
失眠知多少     
正每个人的生命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种种因素常常会导致易惊醒、早醒、爱做梦等睡眠问题越来越多。而这些症状又会导致人们出现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生活紊乱等症状,那你对睡眠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正常的睡眠包括非快动眼睡眠(NREM睡眠)和快动眼睡眠(REM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了解河北省地市级以上精神卫生机构专科医生数量、构成及动态发展,探讨对精神科医生的需求。方法分别调查了2001年和2008年全省地市级以上精神卫生机构专科医生数量与构成,结合各项医疗指标,运用统计学百分率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民众精神卫生需求大幅度增加,平均年门诊人次增加了44.78%,但精神科医生分布不均,发展缓慢,7年间仅增加了4.52%。结论河北省地市级以上精神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提高精神科医生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目的了解河北省住院麻风病患者的睡眠特点及规律。方法选取河北望都皮肤病防治院确诊的住院麻风病患者41例为研究组,按照相同性别、相同职业及年龄±2岁的原则,在探视家属及附近居民抽取有效样本43例做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国修订版评定两组患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以7分为有睡眠问题。结果研究组PSQI评定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90,P0.01),尤其应用催眠药物因子分差异更加明显,研究组有睡眠问题者19例(46.3%),高于对照组7例(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P0.01)。结论麻风病患者睡眠问题发生率高,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注意,睡眠障碍不能单纯依赖药物治疗,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从根本上解除影响麻风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以提高这类人群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认知功能、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 rs821616多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100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双相障碍组)血清Hcy水平;采用认知成套测验(MCCB)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提取外周血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DISC1 rs821616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两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实验室正常值(5~15μmol/L)(P均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组MCCB中连线测试、Stroop色词测验、简易视觉和空间记忆测验成绩明显差于双相障碍组(P 0.05);两组持续操作测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rs82161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P=0.0085;等位基因AT,χ~2=5.59,P=0.018)。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血清Hcy水平均异常升高;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和视觉学习方面缺损程度更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患者DISC1 rs821616位点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8.
引入品管圈活动,遵循PDCA循环,寻找功能检查报告单发生差错的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使住院病人功能检查报告单差错率由8.48%降低到2.92%,减少了医疗差错发生,改善了医疗品质,提高了患者对功能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9.
为全面了解河北省全省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与合理配置精神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1年初开展了全省精神卫生机构现状调查.鉴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数是反映精神卫生服务的最基本指标之一,而精神科床位配置水平是反映精神科住院服务资源的主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主要对全省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资源的现况进行分析,探讨现有资源能否满足目前的服务需要,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治愈者的心理健康、睡眠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北保定和石家庄地区的新冠肺炎治愈者161人,采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调查。GHQ-12得分≥3分为心理健康状况不良,PSQI得分≥5分为睡眠质量不良。结果:52人(32.3%)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86人(53.4%)存在睡眠质量不良。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婚姻状况为单身、自评治疗效果好是心理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OR=0.36、0.14、0.14、0.16),担心有后遗症是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OR=5.63);自评治疗效果很好、受教育程度高是睡眠质量不良的保护因素(OR=0.21、0.15),担心留有后遗症是睡眠质量不良的危险因素(OR=24.48)。结论:新冠肺炎治愈者中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和睡眠质量不良的问题比较常见,且两者之间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