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研究GLTC医患沟通模式在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临床见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试验组引入GLTC医患沟通模式进行专项培训。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老师评价优良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3%,P0.05;试验组的自我评价优良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结论:引入GLTC医患沟通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医学生从理论过渡到临床,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LED蓝光与普通蓝光灯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以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在35~37周的早产儿18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从出生后8h起每2小是时监测早产儿黄疸变化情况,当血清总胆红素≥P95后予以光疗.根据患儿人院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予以LED蓝光照射,当光疗间隙期血清总胆红素≤P40后停止光疗;对照组予以普通单面荧光蓝光灯管照射,当光疗间隙期血清胆红素≤P40时停止光疗.观察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以及腹泻、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皮疹、腹泻及母乳减少等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LED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疗效高于普通荧光蓝光灯,且发热、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与比较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DuoPAP组患儿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NCPAP组患儿则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有创呼吸支持率、并发症、治疗期间PaO2、PaCO2与OI.结果:DuoPAP组患儿有创呼吸机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48h内有创呼吸支持率与72h内有创呼吸支持均低于NCPAP组,体重增长百分比高于NCPAP组;通气后1h与12hPaO2水平组间比较均高于NCPAP组;1h、12h与24hPaCO2水平组间比较均低于NCPAP组;1h与12hOI水平组间比较均高于NC-PAP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24h内有创呼吸支持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小儿腹腔横纹肌肉瘤误诊为疝气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有早期侵犯局部组织的趋向,晚期通过血源性和淋巴管发生远处转移。现将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腔横纹肌肉瘤误诊为腹股沟斜疝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岁。2008-05-21因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2 d在我院普外科拟右腹股沟斜疝,行右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证实为右腹股沟斜疝,手术顺利。术后予以抗炎、补液、抬高阴囊等处理,患儿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除切口稍疼痛外无不适主诉。术后第4天,患儿感腹胀,无腹痛,出现发热,查体:T38.2℃,左下肺呼吸音减低,腹膨隆、软,查胸腹部B超示:左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次日以右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后,胸腹水待查转儿科治疗。查血常规:Hb 115.0 g/L,W BC 8.73×109/L,N 0.566,L 0.221,PLT 537×109/L,ESR 32 mm/h;尿常规:黄色,清,尿蛋白(+),潜血(-);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无异常;乙肝六项均阴性。左侧胸腔穿刺抽出黄绿色胸水450m l,胸水常规:黄色,浑浊,李凡他试验阳性(+++),红细胞计数720/HP,有核细胞计数6 480/HP,噬细胞5%,胸水抗酸杆菌阴性。术后第7天,患儿...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医教协同”后所面临的专业型硕士培养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方法:本院在“专硕”的带教管理、科研训练及考核管理、临床轮转过程管理、专硕的待遇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和实施对策。结果:通过三年的管理实践,本院专业基地培养的“专硕”较好地完成了“住培”和研究生期间的各项培训和考核任务,达到了“专硕”毕业的各项要求。结论:本院系列应对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医教协同后“专硕”培养方面的困境,可供其他专业基地参考。 相似文献
28.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公立医院运行模式的转变,医疗数据的刚需属性不断增强。然而,目前医院的数据现状和数据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信息需求,因此医院亟需构建新的数据治理模式。本文从国家宏观战略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内外需求两个层面分析医疗数据治理新模式的必要性,并从建立健全医疗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规范(管理层面)、搭建医疗数据管理和应用平台(技术层面)、提升医疗数据的内涵质量(业务层面)和加强医疗数据的价值挖掘(应用层面)4个方面探索构建切实可行的数据治理新模式,以期提高医疗数据的质量,推动医疗数据的应用,充分发挥医疗数据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