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6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 ,细胞培养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各领域 ,而出现细菌、霉菌和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常见的 ,甚至是棘手的难题。 1 999年 2~ 6月广东省卫生防疫站脊灰实验室 ,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用的RD细胞、L2 0B细胞反复出现细菌污染 ,经培养液中加入常规用的青霉素、链霉素以及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素后 ,仍继续出现污染现象。为弄清是何种细菌污染 ,并寻找有效的抗菌素 ,将已受污染的细胞培养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细胞污染现象1 999年 2~ 6月间本室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用RD细胞…  相似文献   
82.
广东省1999年177例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实验室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全省 1999年 177例RFIs病例进行麻疹IgM抗体测定 ,结果阳性率为 59.30 % ;对麻疹抗体阴性的样本补做风疹IgM抗体测定 ,结果风疹抗体阳性率达 45.80 %。结果分析表明 ,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 4~ 14岁儿童 ,占 89.20 % ,阳性病例中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占多数 (73.33% ) ;流动人口占病例的相当比例 (20.90% ) ,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 2 0例 ,大多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 (17例 ,占 85.00 % )。以上结果表明 ,我省应加强麻疹疫苗的补种复种工作 ,并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另外 ,由于风疹的普遍流行 ,我们在做好麻疹监测的同时 ,应该注意风疹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控制对策。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医院不同部位卫生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连续采样483份标本,卫生消毒总合格率为66.5%。该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68.9%,口腔器械用水卫生平均合格率只有38.6%。三所医院中的专科医院室内空气卫生合格率为61.4%,另两所医院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全部合格。结论所调查的三所医院卫生消毒整体质量合格率较低,重点应加强口腔科器械冲洗水卫生质量控制和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84.
2006年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6年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为评价预防控制效果和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肝炎疫情、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专项检测与肝炎分型等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与2005年对比,病毒性肝炎总报告发病率下降10.1%,甲肝、乙肝和未分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丙肝和戊肝上升。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8.3%,首针及时率86.2%。3岁以下HBsAg携带率1.4%,免疫成功率94.7%。病毒性肝炎仍以乙肝为主,HBsAg阳性率98.9%。乙肝病例监测以慢性为主。[结论]广东省病毒性肝炎防制效果较好,监测网络已较完善,但上报及时率、标本采集率及分型诊断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5.
16S rDNA测序鉴定β溶血性G群链球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一起群聚性儿童肾小球肾炎暴发事件中分离到的26株β溶血性G群链球菌进行16S rDNA测序鉴定,探讨该方法在病原学鉴定方面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API20 Strep生化鉴定系统、部分和全序列测定16S rDNA鉴定26株β溶血性G群链球菌;使用Mega V3.1软件,采用Neighbour-joining 方法和boot-strap test对部分菌株的全序列进行树状图分析.结果 API20 Strep生化鉴定率低,未能鉴定出目的菌;采用16S rDNA测序,结果均为咽峡炎链球菌(S.anginosus),鉴定率大于97%.其中4株G群的全序列树状图分析显示,G群链球菌均与咽峡炎链球菌聚类在同一簇.结论 16S rDNA序列鉴定能提供详细明确的核苷酸信息,能区分G群链球菌不同的种,显示其在菌株鉴定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广东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HA1进化特征。方法 选取广东甲型H1N1流感病毒83株,提取病毒RNA,经RT-PCR反应扩增HA1并测序,测定的序列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比较,并对推导的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广东甲型H1N1流感病毒HA1基因的进化速率是5.2× 10-3,高于人季节性H1N1病毒;变异氨基酸多数位于HA蛋白表面,其中部分位于抗原决定簇;在两例死亡病例分离株HA1的第222位氨基酸发生D222G/D222N变异。结论 遗传进化分析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造成2011年初在广东的再次流行。HA1的第222位氨基酸变异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广东地区多宗副溶血性弧菌暴发分离的优势血清型(O3:K6、O1:Kut、O4:K8)株的毒素基因携带情况、“大流行群”株分布特征以及不同血清型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2010年23起副溶血性弧菌暴发患者临床样本和当餐食品分离的62株优势血清型进行tdh、trh基因检测及“大流行群”鉴定(GS-PCR...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腹泻病例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状况,并对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研究.方法 利用血清学方法对2009-2011年广东省腹泻病例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型,并用CLSI(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推荐的纸片法对分离的沙门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采用PFGE进行分型研究.结果 91.76% (256/279)的鼠伤寒沙门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40株鼠伤寒沙门菌同时对9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有3株对全部12种抗生素耐药.96.91% (94/97)的I4,5,12:i:-沙门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9株14,5,12:i:-沙门菌同时对9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有1株对全部12种抗生素耐药.47%(47/100)的肠炎沙门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1株对9种及以土抗生素耐药.环内沙星的耐药率为4.27%( 27/632),其中,17株为鼠伤寒沙门菌,6株为14,5,12:i:-沙门菌.31.96%( 202/632)的沙门菌对环丙沙星显示为中介敏感性.这些多重耐药的菌株和具有相同耐药谱的菌株PFGE指纹图谱不完全一致,PFGE型别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广东省非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菌株的PFGE型别多样,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继续加强耐药监测和控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9.
1990~1996年广东省白喉疫情及免疫监测情况分析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广州510300)朱展鹰彭志红柯昌文自1987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我省已控制了白喉的大流行,但随着经济发展流动人口聚增,一些城市先后出现病例,我省80年代末及90年代出现过由民工引...  相似文献   
90.
广东省流行麻疹野病毒的核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省 2 0 0 0~ 2 0 0 1年分离到 7株麻疹病毒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出该 7株麻疹病毒核蛋白 (N)基因碳末端 5 90个核苷酸。其中碳末端 45 0个核苷酸的序列测定和分析提示 ,该 7株病毒为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 7株病毒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 96 .7%~ 10 0 0 %,和其它基因型相比 ,碳末端 45 0个核苷酸水平变异可达 12 0 %,提示氨基酸水平上的变异在 12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