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6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目的了解广东省2003年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情况和血凝素重链区(HA1)基因的特征.方法对广东省流感分子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分离到481株甲型流感病毒,全部是H3N2亚型,其抗原性与疫苗株甲/马拿马/2007/99(H3N2)有所不同,类似于疫苗变异株甲/福建/411/02(H3N2).在HA1区氨基酸序列上,与疫苗株甲/巴拿马/2007/99(H3N2)存在25~30个氨基酸的差异,同源性为92.1%.抗原决定族A、B、D、E区以及受体结合部的左侧臂和前臂均发生氨基酸替换,并在144位增加了1个糖基化位点.结论广东省2003年甲3型流感活动比2002年进一步加强,与疫苗株相比,病毒基因发生突变,抗原性发生了漂移.  相似文献   
262.
目的了解2003年广东省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和抗原变异情况。方法根据广东地区流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的抗原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HA1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序列和Gene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较,用MegAlign软件绘制种系发生树。结果全年分离到510株流感病毒,其中H3N2亚型流感481株,占92.4%;乙型流感29株,占7.6%。实验室证实流感爆发52起,其中50起暴发是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2起暴发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H3N2亚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和疫苗侏A/Panama/2007/99(H3N2)有所不同。类似干A/Fujian/411/02(H3N2)。在HAl区氨基酸序列上,和疫苗株A/Panama/2007/99(H3N2)同源性为92.1%,存在有25个氨基酸差异。28株乙型流感病毒属于Victoria系,抗原性类似疫苗侏B/HongKong/330/01,1株乙型病毒属于Yamagata系,抗原性不同干B/sichuan/379/99。结论2003年广东省流感活动比2002年要强;同时流行着甲型(H3N2)和2个谱系的乙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毒侏是优势侏,抗原性发生了漂移。  相似文献   
263.
目的 预测并筛选人禽流感H5N1毒株核蛋白(NP)的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 采用DNAStar Lasergene 7.1软件,进行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采用Kyte-Doolittle的亲水性方法、Emini方法和Jameson-Wolf抗原指数方法,辅以对NP的二级结构中的柔性区域的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聚类、相关和四分位数分析,建立一种统计学筛选程序,预测H5N1病毒NP的B细胞表位,并对毒株A/GD/01/06(H5N1)的NP变异进行评价.结果 预测并筛选最有可能的B细胞表位为位于NP的N端317~326、452~457、467~473、367~370、491~498、375~378、171~177、48~53、245~250、76~104肽段等.A/GD/01/06(H5N1)的NP通过氨基酸第370位(N370S)位点置换,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NES368-370)并改变NP的特性.结论 用多参数预测并统计学筛选H5N1毒株NP的B细胞表位,可以为分子免疫学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依据.A/GD/01/06(H5N1)毒株NP氨基酸第370位(N370S)位点置换改变其抗原性,但抗原表位大小未变(SNEN367-370).  相似文献   
264.
病毒进化是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新病毒出现的原因。社会现代化导致了新发病毒疾病的传播并选择了病毒变异株。由于病毒可以经航空运输和城市化迅速传播,建立一个基于临床和实验室的病原学监测系统是早期发现新发病毒性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5.
广东省健康人群手足口病病原隐性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广东省健康人群手足口病病原隐性感染情况.方法 在广东省7个市随机抽取7个年龄组健康儿童及成年人,采集粪便标本进行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结果 7个市共采集1285份样本,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为0.39%(5/1285),柯萨奇病毒A组16(CA16)阳性率为0.23%(3/128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7.00% (90/1285).4~6岁年龄组EV71阳性率最高,为1.79% (4/223),其次为0~3岁年龄组,为0.67%(1/223),其余年龄组均未检出EV71;只有4~6岁年龄组检出CA16,阳性率为1.35% (3/223).所有EV71阳性标本均在本地户籍人群中检出,阳性率为0.47%(5/1063);CA16在本地户籍人群(0.19%)和外地户籍(0.85%)中均有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和城市EV71的阳性率分别为0.36%和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CA16阳性标本均在城市儿童中检出.结论 广东省健康人群中仅6岁以下年龄组检出EV71和CA16阳性,健康成年人中未检出EV71和CA16阳性,应重点对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