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一项5年的随访初步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对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并同传统的危险评分作比较。方法:入选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非心梗患者共84例,每年电话随访并查阅门诊病历,记录每名患者5年内的再发缺血或再次血管重建事件,心脏事件(心绞痛、心梗、心衰),脑血管事件,死亡,总事件率等。UⅡ水平>2.8ng/ml计19例。EUROPA危险评分≥10,为高危(n=9)。结果:列入统计的84例患者,全部完成9个月随访,完成5年随访75例(随访率90%),平均随访时间为4.8年,在UⅡ高水平组仅脑梗死率升高(10.5%vs0%,P<0.05),总事件率等未见统计学的差异(23.8%vs18.5%)。高危险评分组总事件率、死亡率均较低分组显著升高(44.6%vs26.7%,22.2%vs3.0%,P<0.05),脑梗死及再次血管重建率虽然也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基础UⅡ水平高者可能脑梗死发生率较高,其他的事件率包括总事件、死亡、再次血管重建等均未见到UⅡ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临床评估预测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符合率和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性。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拟行PiCCO监测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由各级临床医师预测血流动力学状态并选择治疗方案,在得到监测结果后决定是否更改治疗方案。统计临床评估的预测符合率和治疗方案更改率。结果:临床评估预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符合率为50.2%~71.3%,其中预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符合率较其他3项参数均显著升高(均P<0.05)。根据PiCCO监测结果,41%医师更改了治疗方案。SOFA评分6~12的患者,临床预测符合率较评分<6和≥12者均显著降低(均P<0.05)。中高级职称医师预测符合率显著高于住院医师(P<0.05),且更少更改治疗方案(P<0.05)。结论:临床评估预测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符合率较低,PiCCO监测能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3.
依折麦布 依折麦布是另一类可以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切断胆固醇的肠肝循环,而达到降低胆固醇水平的目的. 人体需要的胆固醇70%是由肝脏自己合成的,30%是肠道从食物中吸收的.肝脏合成胆固醇,用以制造胆汁,胆汁进入小肠以乳化食物中的脂肪,使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在小肠被吸收...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清热祛瘀颗粒对冠心病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82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中医辨证属痰热血瘀型者,随机分为清热祛瘀颗粒加西医常规治疗的试验组(41例)和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41例),共观察25周。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复杂斑块的数目、简单斑块的数目、斑块的Crouse积分及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观察清热祛瘀颗粒对颈动脉斑块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D40L变化及肝肾功能。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复杂斑块的数目、斑块的Crouse积分、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较治疗前为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也较对照组治疗后为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治疗后hs-CRP及CD40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清热祛瘀颗粒对冠心病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5.
潘南金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近年来心肌电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心肌细胞内外离子运动对心脏功能及心电活动的影响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钾镁离子对心律失常的作用尤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AMI补充钾、镁盐可以明显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急性期抢救成功率,这一点也早已为临床所证实.为了进一步明确潘南金在AMI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对我院CCU病房1994年1月至1997年5月期间158例AMI病人静脉应用潘南金临床疗效观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胶原重构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将19只自发性易卒中型高血压大鼠SHRsp(S)及13只正常血压大鼠WKY(W)分为34周龄(S346只;W344只;)和54周龄(S5413只;W549只)2组心肌进行胶原特染,mRNA原位杂交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S和W比较,心肌间质胶原容积百分比:34周龄组增加了39倍,54周龄组增加了59倍;血管周围胶原面积/血管内径面积之比:34周龄组增加了54倍,54周龄组增加了34倍;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心肌间质细胞有丰富表达的Ⅰ及Ⅲ型胶原mRNA。结论:高血压心肌胶原重构与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胶原基因表达、合成和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德国链激酶(SK)与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CCU病房1996年3月 ̄1997年12月静脉溶栓治疗AMI49例,分为SK组25例和r-SK组24例。2组分别用SK及r-SK150万单位60min静脉滴入,伴随用药2组相同。结果:血管再通率SK组68%,r-SK组66.67%(P〉0.05)。溶栓距发病≤6h;前壁梗塞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表达、分布.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双染组化方法检测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TF和TFPI的表达和分布,RT-PCR检测TF mRNA和TFPI mRNA的表达.脐动脉作为对照.结果 脐动脉外膜表达少量TF和TFPI蛋白及其mRNA,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增生内膜大量表达TF和TFPI蛋白及其mRNA.结论 增生内膜中所有细胞类型及细胞间质都表达TF和TFPI.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评价国产药物支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诊介入治疗(PCI)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1例ACS患者,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BraunwaldⅢ级)10例,在对罪犯血管行PCI过程中置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结果:51例患者PCI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治疗罪犯血管51支,置入Firebird支架63枚。1例STEMI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4例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2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25例(49.02%)患者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无一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ACS急诊PCI中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