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脂蛋白A与心肌梗塞叶小钧柯元南(心内科)目前普遍认为,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系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MI)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纤...  相似文献   
52.
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介入性治疗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柯元南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介入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在适当选择的病例中,可以代替手术治疗。现将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介入性治疗技术介绍如下。1.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1.1.经皮球囊二尖...  相似文献   
53.
没有冠心病而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降低过高的胆固醇,能否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呢?也就是说,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一级预防中有无作用?下面一些研究结果可以给我们以提示: 1984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文章报道,美国脂质研究所进行的冠心病一级预防试验,对3800多名无症状中年男性高胆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老年大鼠心肌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s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motifs,ADAMTS-1)表达及ADAMTS-1特异小于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ribonucleic acid,siRNA)干预对老年IPC保护作用的影响. 方法成年(4月龄)和老年(24月龄)SD大鼠各32只,按抽签法分别随机分入IPC组20只和假手术组12只,IPC后留取缺血再灌注部位心肌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ADAMTS-1表达.另老年SD大鼠110只,随机分人ADAMTS-1 siRNA组55只和对照组55只,观察ADAMTS-1 siRNA转染对IPC后ADAMTS-1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ADAMTS-1 siRNA转染对IPC后心肌梗死存活率、心功能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结果成年和老年大鼠IPC后24 h时缺血再灌注部位心肌ADAMTS-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同时老年大鼠心肌的ADAMTS-1蛋白表达高于成年大鼠(P<0.05).成年大鼠IPC后0 h和24 h时ADAMTS-1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吸光度分别为0.05±0.01和0.12±0.03,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吸光度为0.68±0.16和1.17±0.21.老年大鼠IPC后0 h和24 h时ADAMTS-1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吸光度分别为0.07±0.03和0.21±0.04,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吸光度为0.76±0.21和1.48±0.17.ADAMTS-1 siRNA干预抑制老年大鼠IPC后的ADAMTS-1蛋白表达(IPC后0 h和24 h时的ADAMTS-1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吸光度分别为0.66±0.19和0.78±0.21,P>0.05),但不影响老年IPC大鼠心肌梗死存活率[ADAMTS-1 siRNA组和对照组老年大鼠分别为14.3%(5/35)和17.1%(6/35),P>0.05]、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39.0±4.1)%和(38.0±5.3)%,P>0.05]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分别为(14.0±3.2)%和(13.0±2.9)%,P>0.05]. 结论延迟IPC促使老年心肌ADAMTS-1表达增加,ADAMTS-1 siRNA转染能够抑制ADAMTS-1的表达但不能恢复老年心肌的IPC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 on the expression of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s (ADAMTS-1),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application of small interfering (si)RNA specifically targeting ADAMTS-1 would help to recover IPC protection in the aged heart. Methods The 32 young (4 months) and 32 aged(24 months) male 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IPC group (n=20) and sham operated group (n= 12) respectively. Myocardial samples from the ischemic-reperfused region were harvested for detecting the ADAMTS-1 expression. In addition, the 110 aged SD rats were assignedrandomly to ADAMTS-1 siRNA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55, each). The effects of ADAMTS-1siRNA transfcc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ADAMTS-1 prote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urvival rate,heart funct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size after IPC were observed.Results Twenty-four hours after IPC, the ADAMTS-1 protein express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iscbemic-reperfused region both in young and aged rats (P<0. 05),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was higher in aged rats than in young rats (P<0.05). In young-IPC group, the absorbency showed ADAMTS-1 protein expression at 0 hrs and 24 hrs after IPC were 0. 05±0.01 and 0.12±0.03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re 0.68±0. 16 and 1. 17±0.21 by Western blots respectively. In aged-IPC group, the absorbency showed ADAMTS-1 protein expression at 0 hrs and 24 hrs after IPC were 0.07±0. 03 and 0.21 ±0.04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re 0. 76±0. 21 and 1. 48±0. 17 by Western blots. In the aged rats, ADAMTS-1 siRNA transfection inhibited ADAMTS-1 protein expression (0. 66±0. 19and 0.78±0.21, by Western blots at 0 hrs and 24 hrs after IPC, P>0.05), but didn't impro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urvival rates [ADAMTS-1 siRNA group and sham operated group: 14.3% (5/35) vs. 17.1 %(6/35), P>0.05], 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 [(14.0±3.2)% vs. (13.0±2.9)%, P>0.05]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size[(39.0±4.1)% vs. (38.0±5.3)%, P>0.05].Conclusions ADAMTS-1 expression induced by IPC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aged versus in young rats. ADAMTS-1 knockdown by siRNA inhibits ADAMTS-1 protein expression but cannot recover the age-associated loss of IPC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不同血尿酸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502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19例)和正常血尿酸组(3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和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同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x2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 血尿酸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r=0.11,P=0.018),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高尿酸血症组高脂血症多见(43.7% vs.33.7%,P=0.047),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尿酸组[(2.11±1.24)mmol/L vs.(1.78±1.38)mmol/L,P=0.014].血尿酸水平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高尿酸血症组左室舒张末径显著大于正常血尿酸组[(53.52 ±6.19)mmvs.(52.18±4.89)mm,P=0.041],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减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36.4% vs.15.1%,P<0.01; 68.2% vs.55.8%,P=0.023).搞尿酸血症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尿酸组(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密切正相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高尿酸血症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的发生率增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56.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患者不作冠状动脉预扩张直接行支架置入,分析疗效和成功率。结果80例患者中有90处病变(置入支架),不预扩张成功置入85个支架,成功率为94%,有3处(3%)病变支架不能通过,经预扩张后再次成功置入,1个(1%)支架脱载。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选择的冠心病患者中,不做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LDDE)与含服硝酸甘油 (NTG)介入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睛 (MIBI)的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存活估测中的价值。方法 对 17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行静息 NTG介入99mTc MIBI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的检查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一个月重复基础超声心动检查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于基础超声心动检查 ,共有 94个心肌节段运动异常 ,在其中 5 0个低动力心肌节段中 ,两种方法一致性节段 2 9个 (5 8% ,P >0 .0 5 ) ;在 44个无动力心肌节段中两种方法一致性节段 16个 (36 % ,P<0 .0 5 )。两种方法对低动力心肌节段功能恢复的预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而对无动力心肌节段 ,LDDE较NTG介入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有较高的特异性 (90 .9%vs 6 4.7% ,P <0 .0 5 )和较低的敏感性 (6 3.6 %vs88.9% ,P <0 .0 5 )。对整个运动障碍节段功能恢复的预测 ,LDDE较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有较高的特异性 (87.2 %vs 6 8.2 % ,P <0 .0 5 )。结论 两种方法对低动力心肌节段的预测有良好的一致性 ,LDDE对整个运动障碍节段功能恢复的预测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定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QCA)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预测临界病变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行性,以期建立有效预警模型筛选高危临界病变患者.方法 选择18~80岁男性或未怀孕妇女、冠脉造影发现狭窄程度为20%~70%、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临界病变患者.由专业医师接诊,询问相关病史和体格检查,由专业心血管介入医师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冠脉造影.采用思创科技(Create Life)医学影像工作站V3.1版进行QCA分析.终点事件的定义为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痛.结果 共纳入1137例患者,在12个月随访期内,出现终点事件者为124例,其中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心绞痛98例,无心源性死亡病例.事件发生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稍高于无事件发生组(P=0.03),事件发生组与对照组Framingham Risk Score分层构成比有明显差异.Cox回归分析发现Framingham Risk Score、钙化及斑块面积与终点事件发生相关.将QCA积分和Framingham Risk Score采用logistic回归产生的变量进行ROC曲线分析,并以最佳截切点分组进行生存分析,经Log Rank分析发现,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74% vs. 81.32%,P=0.0385).结论 Framingham Risk Score和QCA表现(钙化及斑块面积)与临界病变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筛选高危临界病变患者的效能.  相似文献   
59.
心脏是一个泵血的器官.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到全身各部位,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不能排出回心血液.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功能减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60%-70%的患者在诊断心衰后5年内死亡.其危害人类健康的程度不亚于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0.
<正>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始于1978年,开始是经皮肤穿刺,插入一根带球囊的导管至冠脉狭窄处,扩张狭窄的冠脉,叫作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简称PTCA。PTCA可以立即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因而风行一时。但是,这一技术的主要问题是,很多患者冠脉扩张后由于冠脉的弹性回缩,不能很好地解决冠脉狭窄问题,很多患者做完PTCA后心绞痛症状依旧。另一个问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