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抵抗(CR)的发生率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血小板聚集抑制率(DPAI)及CR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半抵抗组和抵抗组,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血压、血脂、血糖、尿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等与其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107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平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DPAI)(24.4±23.3)%(0~85%),CR的发生率为33.6%.并未发现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与CR存在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中CR发生率较高,常见的危险因素与CR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52.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北京红惠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阿乐)治疗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1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阿托伐他汀组110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分别为58例和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B组辛伐他汀组101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分别为48例和53例),给予辛伐他汀10mg/d。4周后如未达有效标准,均可加量至20mg/d,治疗8周,观察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高胆固醇血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总胆固醇(TC)从(6.59±0.66)mmol/L降至(4.62±1.45)mmol/L(下降29.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4.02±0.77)mmol/L降至(2.44±0.64)mmol/L(下降39.3%);(TC-HDL-C)/HDL-C从3.93±1.22降至2.37±1.54(下降39.7%)(P均<0.01)。阿托伐他汀降低LDL-C;(TC-HDL-C)/HDL-C作用优于同剂量的辛伐他汀(P均<0.05)。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可使甘油三酯(TG)从(3.17±0.97)mmol/L降低至(2.21±1.03)mmol/L(P<0.05),作用亦明显优于辛伐他汀(P<0.05)。结论 (1)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降低TC、LDL-C、TG和(TC-HDL-C)/HDL-C作用,降低LDL-C、TG和(TC-HDL-C)/HDL-C作用明显优于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升高HDL-C作用则两组相似;(2)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较轻微;(3)阿托伐他汀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4)推荐常规剂量10mg/d,少数TC、LDL-C较高者可用20mg/d治疗。  相似文献   
153.
<正>如何确定高血压患者心脏受损害?高血压的靶器官包括心脏、脑、肾脏和血管(动脉),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可以损害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高血压时,心脏左心室的负荷加重,左心室的心肌首先发生向心性肥厚进行代偿,这时表现为左心室壁增厚,而左心室腔不大。此时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可能没有影响,但是它的舒张功能已受到损害。如果左心室通过肥厚进行代偿到一定程度,它还会通过扩张  相似文献   
154.
为什么说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除了少数继发性高血压有单一明确的病因可寻外,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没有特定的病因。高血压的发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家族遗传因素、性别、年龄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但是更大程度上是受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正>与其他疾病防治领域一样,在高血压防治领域,也存在许多误区。误区的存在是由于人们对疾病的知识不够,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对疾病的防治措施不当,因此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可能危害健康。现将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高血压患者的常见误区做一分析,供广大患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摆脱了贫穷和饥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从总体看,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期望寿命逐年延长。但近30年的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改进血脂检验报告单对门诊患者渊脂治疗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改进血脂报告单模式,将报告单背面加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核心表格内容。改进前后在调脂治疗相关门诊分别抽取483例和464例患者进行调脂治疗知识和行为的问卷式调查。结果化验单改进前后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对自身危险分层判断的正确率分别是26.O%(112/430)和26.3%(115/438),对于“不同危险分层不同LDL—C目标值”的知晓率分别为37.0%(159/430)和35.8%(157/438),仅有0.7%(2/306)和1.0%(3/299)的患者知晓自己的调脂目标(P=0.557)。报告单显示血脂水平正常时,患者遵医嘱服药率改进前后分别为47.6%(230/483)和46.6%(216/464),分别有20.5%(99/483)和19.0%(88/464)质疑处方,不服药比例分别为31.9%(154/483)和34.5%(160/464)(P〉0.05)。存i忙4脂药物治疗患者中,改进前后低危和中危者的治疗率分别为13.3%(2/15)和75.0%(9/12)(P=0.002),高危者分别为54.0%(101/198)和56.8%(130/229),极高危者分别为62.4%(58/93)和69.0%(40/58)(P〉0.05)。改进前后患者总体调脂达标率分别为41.5%(102/245)和44.5%(114/256),极高危者分别为17.9%(12/68)和21.6%(11/52)(P〉0.05)。结论改进血脂检验报告单没有改善患者的血脂达标率、治疗葺罨和患者tLH药依从性;应尝试将患者教育与血脂报告单改进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8T/C、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G894T多态性在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①选择2000-09/2001-09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的1-2级无血缘关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5例,男216例,女145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安慰剂治疗2周后,血压符合入选标准者分别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咪达普利5-10mg/d或贝那普利10-20mg/d,治疗6周。②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缓激肽B。受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疗效的关系。③不同基因型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遗传平衡检验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结果:进行缓激肽B2受体基因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分析成功361和365例进入结果分析。①中国汉族3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00%,61.50%,26.50%,等位基因C,T的频率分别为0.59和0.4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4.65%,29.53%,5.82%,等位基因G,T的频率分别为0.79和0.21。经检验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达到了遗传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②缓激肽β2受体基因TT,TC和CC基因型患者治疗前血压基础值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TT,TC基因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CC基因型(P〈0.05-0.0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G,GT,TT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值差异不明显。③在男性患者中,缓激肽B:受体基因(TC+T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G及缓激肽β2受体基因CC+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T+TT)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缓激肽β2受体基因(TC+T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T+TT)(P〈0.05)。 结论: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效果好。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单一基因多态性对降压疗效影响很小,也可能与降压疗效无关。③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与缓激肽β2受体基因对收缩压的下降幅度有交互作用,且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高危患者应用两种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方法:在17个月期间对49例再狭窄高危患者行雷帕霉素(Cypher)和/或紫杉醇(Taxus)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24例患者接受Cypher支架置入术;25例患者接受Taxus支架置入术.结果:24例患者26支血管的27处病变共置入27个Cypher支架;25例患者36支血管的42处病变共置入42个Taxus支架.对49例患者平均随访7.3个月(1个月~17个月),没有1例发生术后再狭窄或进行靶血管重建或靶病变重建,但有2例在PCI后5 d(Cypher支架)和45 d(Taxus支架)分别发生了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即刻成功率高,在再狭窄高危患者的术后近期再狭窄发生率很低,但是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是一个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0.
《中老年保健》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位老读者了,您的杂志给我们老年人很大的帮助,使我们对许多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了解疾病的防治等知识,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