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对向日葵花粉作了实验室抑制流感病毒的研究。以花粉的生理盐水及乙醇提取物进行血凝板上抑制流感病毒试验,全花粉鸡胚内和全花粉小白鼠体内抑毒试验。结果花粉不论是直接或间接,特异或非特异试验,对流感病毒均未显示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Halorosellina oceanicum323代谢产物323-A和323-B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方法:以NADH-PMS-NBT系统产生氧自由基(O(-)/(*)2)、EDTANa2-Fe(Ⅱ)-H2O2系统产生羟自由基(*OH)、H2O2诱导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半胱氨酸-硫酸亚铁自由基发生系统激发正常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Fe2 -Vit C诱导线粒体肿胀制备实验体系,研究323-A和323-B在体外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结果:323-A和323-B在体外可清除O(-)/(*)2及*OH,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抑制半胱氨酸-硫酸亚铁自由基发生系统激发正常组织匀浆MDA的产生,抑制Fe2 -Vit C诱导的大鼠肝脏线粒体肿胀.结论:323-A和323-B在体外具有清除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及减轻氧化损伤的作用,提示从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寻找新型抗氧化剂可能成为开发抗氧化药物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3.
王正濂  许实波  冯星  姜广策  林永成 《中草药》2009,40(7):1109-1112
目的 以豚鼠离体心房肌为材料,研究海洋真菌Halorosellinia oceanicum 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JL2(hypoxylin A)对离体心房肌的作用.方法 采用豚鼠离体心房肌,测定给药前后心房的心率、心肌收缩力、左心房静息后增强作用(PRP)及正性阶梯现象.结果 JL2(终浓度为1.5×10-5、1.5×10-6mol/L)能明显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肌的收缩力,同时减慢其心率;显著抑制左心房肌的PRP作用;显著抑制豚鼠离体左心房肌的正性阶梯作用.结论 JL2对豚鼠离体心房肌有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  相似文献   
14.
真菌代谢产物Secalonic acid D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  夏雪奎  张奕  刘凡  杨立国  佘志刚  林永成 《中药材》2008,31(8):1274-1278
本文对黑麦酮酸D(Secalonic acid D)的来源、分离纯化、药理活性(包括抗癌活性、细胞毒性、致畸性、诱变性)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做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丹溪心法·火六》中的左金丸(6:1)、《太平圣惠方·治水泻诸方》中的变通丸(又叫茱萸丸,1:1)、《圣济总录·中喝门》中的甘露散(2:1)等,都是通过改变该药对配伍的比例而来。现代临床应用也证明,调整黄连、吴茱萸的用量比例,可用于治疗多种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的疾病,如胃脘痛、腹痛、呕吐、呃逆、泄泻、便秘、痢疾、反酸嗳气、痞满等。古方中左金丸、变通丸、甘露散等均采用散剂或丸剂。据文献报道,黄连与吴茱萸复方煎出液可产生沉淀,且复方煎出液中黄连生物碱和吴茱萸生物碱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人认为生物碱量的降低是由于两药配伍后使生物碱的溶解度下降所致,也有人认为是两药配伍后黄连生物碱和吴茱萸黄酮类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所致。沉淀物是否为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效成分,这是制剂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本实验对黄连、吴茱萸煎液产生的沉淀进行了研究,首次从沉淀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吴茱萸次碱(evodiamine,Ⅰ)、吴茱萸碱(rutacarpine,Ⅱ)、N-甲基-邻氨基苯甲酰胺(N-methylanthranylamide,Ⅲ)、吴茱萸酰胺(evodiamide,Ⅳ)、小檗碱(berberine,Ⅴ)、药根碱(jatrorrhizine,Ⅵ)和巴马汀(palmatine,Ⅶ)。  相似文献   
16.
茅莓根中对多巴胺神经元保护作用成分的分离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茅莓根中分离鉴定出具有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作用的甜叶苷R1(Suavissimoside R1)。方法: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处理的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检测从茅莓根中提取出的粗提物以及二次提取物(精提物)的保护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精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分离出白色针状结晶性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和用红外光谱数据分析鉴定该成分结构为甜叶苷R1。以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的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为模型,检测了甜叶苷R1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分离得到甜叶苷R1。甜叶苷R1浓度在100μmol/L时,对MPP+处理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甜叶苷R1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红海杆菌属(Rhodomari-nobacter)海洋细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Blue-Ⅰ是否抑制胃腺癌细胞生长。方法用MTT法测得Blue-Ⅰ对人胃腺癌细胞MCG803的IC50;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MCG803细胞是否发生DNA损伤;用Hoeche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CG803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Blue-Ⅰ抑制MCG803细胞的生长,IC50为(4.6±1.1)mg·L-1;Blue-Ⅰ引起MCG803细胞基因组的降解,2.5,5和10mg·L-1Blue-Ⅰ处理后MCG803细胞彗星实验的拖尾率由对照组(4.2±1.2)%上升到(23.2±4.9)%,(51.4±6.9)%和(68.7±6.5)%,拖尾细胞的平均尾长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用Hoechest33258染色,观察到Blue-Ⅰ引起MCG803细胞核呈典型的凋亡形态;经流式细胞仪分析,2.5,5和10mg·L-1的Blue-Ⅰ处理24h,凋亡细胞率分别由对照组的(3.5±0.6)%上升为(11.4±3.5)%,(32.4±4.9)%和(50.7±6.6)%。Blue-Ⅰ还能导致MCG803周期细胞比例发生改变。结论Blue-Ⅰ具有抑制胃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豚鼠离体心房肌为材料,研究海洋真菌 Halorosellinia oceanicum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 JL2 (hypoxylin A) 对离体心房肌的作用。方法 采用豚鼠离体心房肌,测定给药前后心房的心率、心肌收缩力、左心房静息后增强作用 (PRP) 及正性阶梯现象。结果 JL2 (终浓度为 1.5×10-5、1.5×10-6 mol/L) 能明显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肌的收缩力,同时减慢其心率;显著抑制左心房肌的 PRP 作用;显著抑制豚鼠离体左心房肌的正性阶梯作用。结论 JL2 对豚鼠离体心房肌有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鳞灯芯柳珊瑚Junceella squamata分离出6种N-酰基神经鞘胺醇,它们的分子量分别是509,537,565,607和621,其羧酸链长是C14,C16,C18,C20,C21和C22,碱链长都是C18。基于波谱数据和化学反应产物的GCMS数据测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citrinin(1),tenellic acid C(2),tenellic acid A(3),terretonin(4),echinulin(5),(E)-4,6-dimethoxy-3-[4-oxo-5-(prop-1-enyl)-4H-pyran-2-yl]-isobenzofuran-1(3H)-one(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分别为0.08,0.09 m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