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584篇 |
免费 | 2097篇 |
国内免费 | 128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8篇 |
儿科学 | 303篇 |
妇产科学 | 451篇 |
基础医学 | 1523篇 |
口腔科学 | 554篇 |
临床医学 | 4951篇 |
内科学 | 3040篇 |
皮肤病学 | 457篇 |
神经病学 | 748篇 |
特种医学 | 134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2947篇 |
综合类 | 11553篇 |
预防医学 | 4402篇 |
眼科学 | 377篇 |
药学 | 4782篇 |
81篇 | |
中国医学 | 5164篇 |
肿瘤学 | 10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8篇 |
2023年 | 840篇 |
2022年 | 1004篇 |
2021年 | 1156篇 |
2020年 | 970篇 |
2019年 | 809篇 |
2018年 | 848篇 |
2017年 | 561篇 |
2016年 | 680篇 |
2015年 | 711篇 |
2014年 | 1959篇 |
2013年 | 1495篇 |
2012年 | 1661篇 |
2011年 | 1953篇 |
2010年 | 1924篇 |
2009年 | 1817篇 |
2008年 | 1645篇 |
2007年 | 1755篇 |
2006年 | 1757篇 |
2005年 | 1923篇 |
2004年 | 1741篇 |
2003年 | 1593篇 |
2002年 | 1269篇 |
2001年 | 1339篇 |
2000年 | 1293篇 |
1999年 | 1256篇 |
1998年 | 1040篇 |
1997年 | 1099篇 |
1996年 | 1045篇 |
1995年 | 1008篇 |
1994年 | 872篇 |
1993年 | 672篇 |
1992年 | 613篇 |
1991年 | 572篇 |
1990年 | 507篇 |
1989年 | 397篇 |
1988年 | 237篇 |
1987年 | 212篇 |
1986年 | 163篇 |
1985年 | 205篇 |
1984年 | 190篇 |
1983年 | 149篇 |
1982年 | 127篇 |
1981年 | 102篇 |
1980年 | 78篇 |
1979年 | 58篇 |
1978年 | 37篇 |
1965年 | 15篇 |
1964年 | 14篇 |
1959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不同的常用内镜治疗方法对胆总管结石青年患者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影响以及结石近期复发、远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一次性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术(ERCP)成功取石后随访资料完整的胆总管结石青年(21~45岁)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组、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EST(切开〈0.5cm)+EPBD组,进行随访,统计近期(≤3年)及远期(〉3年)结石复发率,并对复发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资料完整的327例患者平均随访76.5个月,54例(16.5%)结石复发,其中近期复发35例(10.7%),远期复发19例(5.8%)。近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EPBD组(11.3%)和EST组(13.2%)均高于EST+EPBD组(8.1%),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EPBD组(11.3%)和EST组(6.6%)均显著高于EST+EPBD组(0.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胆囊结石、结石最大径、结石个数、机械碎石与近期结石复发显著相关(P〈0.05),而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则与结石最大径及单纯球囊扩张显著相关(P〈0.05)。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青年患者,单纯EPBD取石固然可保留乳头括约肌功能,但增加了结石的远期复发风险,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EPBD取石可显著降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猪牙皂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效应。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4组,其中1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猪牙皂正丁醇提取物(0.6g·kg^-1·d^-1、0.3g·kg^-1·d^-1、0.15g·kg^-1·d^-1)灌喂3天,采集其含药血清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MTr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结果:猪牙皂正丁醇提取物中、低剂量明显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高剂量无明显效果。结论:猪牙皂正丁醇提取物能够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监测质量,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趋势。方法对2004~2011年新疆和田地区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和田地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类100 540例,年平均发病率661.53/10万,死亡348例,平均死亡率2.26/10万;发病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痢疾和流行性腮腺炎;8年来始终占据传染病首位的为呼吸道疾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第二位,第三位为肠道传染病。结论新疆和田地区发病居前五位的病种发病居高不下,预示今后应重点加强呼吸道、血源及性传播和肠道疾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P)RR存在于肾系膜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脏、大脑等细胞和器官中,具有升高血压,导致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等作用。有关(P)RR在内皮细胞表达的报道仍然有限,本研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探讨(P)RR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中表达。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产妇分娩后的新鲜婴儿脐带,获得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HUVECs,以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P)RR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实验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内皮细胞呈多角形和单层铺路石样排列。经过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棕褐色物质核周围分布密集,细胞边缘颗粒相对较少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提示该细胞为HUVECs。未加(P)RR抗体的对照组,可见呈紫色的苏木素复染的细胞核,未见细胞膜及细胞浆,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阴性。加入(P)RR抗体的(P)RR组,呈DAB染色阳性的椋褐色反应产物存在于细胞膜上和细胞浆中,提示免疫细胞化学(P)RR相关抗原阳性。结论HUVECs中存在(P)RR的表达,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95.
有关中学生的主观生存质量因素的影响如何,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心理矛盾、心理障碍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医务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文章对海口市公立与私立学校中学生主观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海南省海口市两所公立和两所私立中学的2000名在校的学生。回收1912份调查表,回收率为95.6%。其中公立学校学生1000名(52.3%),高中学生509人,初中学生491名。私立学校学生912名(47.7%),高中学生420名,初… 相似文献
996.
老年面瘫在病情程度及恢复上均与年轻面瘫者不同。为此,作者从临床及电生理的角度观察总结58例面瘫患者,以研究老年组与青年组面神经受损程度、原因以及预后等的不同之处。1对象与方法1.1对象58例患者均为1998年2月~2002年2月在神经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面瘫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30例,年龄55~80岁。Bell氏麻痹21例,Hunt氏综合征9例,其中有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4例。青年组28例,年龄16~40岁,Bell氏麻痹22例,Hunt综合征6例,无一例有并发症。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符合下列标准: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全部或部分麻痹,无中枢神经系统的症… 相似文献
997.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分析(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特征性影像学所见。方法 对5年间收治的2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详细观察临床特点,并多次复查CT,必要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在治疗中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头痛、呕吐,偏瘫加重及意识障碍加深等),应及时复查CT,明确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其CT表现以不规则出血型改变为主。结论 心源性脑梗死与本病有密切关系。本文还参考文献简要讨论该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对血友病患者行肝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患者,男,49岁,患原发性肝癌伴重症血友病A。检测凝血因子VIII促凝活性(VIII:C)仅为1.0%,抗因子VIII抗体也呈阳性,为4Bu/ml。在术前、术中、术后补充及监测因子VIII的情况下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800ml。术后恢复顺利,无出血、胆漏、膈下积液等并发症。切口愈合好。术后1个月内AFP下降至正常。结论:血友病不是常见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也不是肝癌切除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999.
甲状旁腺腺瘤和增生的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特点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旁腺增生的99Tcm-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显像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正常对照者和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19例)和甲状旁腺增生(3例)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99Tcm-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显像,计算并比较摄取比值。结果: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定性检测腺瘤病灶的灵敏度初始相和延迟相分别为84.2%(16?19)和100%(19?19),定性检测增生病灶的灵敏度仅为33.3%(1?3)。腺瘤病灶部位99Tcm-MIBI高度浓聚呈异常聚集影灶,初始相和延迟相摄取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0.05)。增生病灶部位99Tcm-MIBI轻~中度浓聚呈弥漫性影像。结论:99Tcm-MIBI双时相法检测腺瘤病灶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增生病灶,对异位甲状旁腺腺瘤的定位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00.
腹腔镜下打结不象传统开腹手术那样便捷 ,初学者常感困难。我们将腹腔镜腔内外打结法的优点结合起来 ,发明了一种新的腹腔镜下打结方法 ,操作简单 ,打结速度快 ,并于 2 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9月 ,使用该方法完成腹腔镜子宫切除 2 5例 ,附件切除 10例 ,阑尾切除 3例 ,手术均成功 ,提高了手术速度 ,无术后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 :1 新的腔内打结方法腹腔镜子宫切除中 ,1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 ,10例全麻 ,取膀胱截石位 ,经阴道放入举宫棒以操纵子宫 ,臀高头低 :单纯附件切除及阑尾切除取仰卧 ,臀高头低。1.1 自制推结杆 见附图金属中空推杆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