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451篇 |
免费 | 1678篇 |
国内免费 | 10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2篇 |
儿科学 | 241篇 |
妇产科学 | 354篇 |
基础医学 | 1215篇 |
口腔科学 | 448篇 |
临床医学 | 3978篇 |
内科学 | 2460篇 |
皮肤病学 | 380篇 |
神经病学 | 573篇 |
特种医学 | 108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2326篇 |
综合类 | 9250篇 |
预防医学 | 3535篇 |
眼科学 | 309篇 |
药学 | 3800篇 |
65篇 | |
中国医学 | 4113篇 |
肿瘤学 | 8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4篇 |
2023年 | 655篇 |
2022年 | 800篇 |
2021年 | 933篇 |
2020年 | 777篇 |
2019年 | 650篇 |
2018年 | 675篇 |
2017年 | 449篇 |
2016年 | 552篇 |
2015年 | 574篇 |
2014年 | 1559篇 |
2013年 | 1220篇 |
2012年 | 1313篇 |
2011年 | 1566篇 |
2010年 | 1541篇 |
2009年 | 1470篇 |
2008年 | 1287篇 |
2007年 | 1393篇 |
2006年 | 1423篇 |
2005年 | 1539篇 |
2004年 | 1403篇 |
2003年 | 1287篇 |
2002年 | 990篇 |
2001年 | 1088篇 |
2000年 | 1021篇 |
1999年 | 988篇 |
1998年 | 836篇 |
1997年 | 891篇 |
1996年 | 832篇 |
1995年 | 797篇 |
1994年 | 674篇 |
1993年 | 551篇 |
1992年 | 480篇 |
1991年 | 454篇 |
1990年 | 407篇 |
1989年 | 326篇 |
1988年 | 200篇 |
1987年 | 165篇 |
1986年 | 139篇 |
1985年 | 165篇 |
1984年 | 139篇 |
1983年 | 123篇 |
1982年 | 97篇 |
1981年 | 85篇 |
1980年 | 63篇 |
1979年 | 46篇 |
1978年 | 25篇 |
1965年 | 12篇 |
1960年 | 12篇 |
1959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核增殖抗原Ki-6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前列腺癌和81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或活检标本中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64例前列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有40例,81例前列腺增生中Ki-67表达有8例,其灵敏度63%,特异性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5,P<0.005;前列腺癌各临床分期的Ki-67表达也不同,A、B期与C、D期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21.12,P<0.005。结论:Ki-67可作为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以及预后判断的一种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3.
目的:客观评价穴位埋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穴位埋线治疗的3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住院病历系统、随访记录及不良反应上报卡进行登记汇总,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过敏史、糖尿病史,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症状、持续时间、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1例接受穴位埋线治疗的患者中,共有70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分为后遗不适感、局部血肿或皮下出血、局部肿胀、局部硬结、剧烈疼痛、线体溢出、局部瘙痒、埋线后体温升高,埋线局部红、肿、热、痛9个类型,发生率为21.15%,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0。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58例(82.86%)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12例(17.14%)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全部患者均无遗留后遗症。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较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性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本院确诊及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severe heart failure,SHF)患者90例,年龄≥60岁,最早与最晚治疗的时间差小于1年,治疗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有关方案,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治疗方法,其中采取常规治疗的45例为参照组,实施综合性治疗的45... 相似文献
95.
糖脂代谢对维持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平衡至关重要,糖脂代谢中很多关键分子需要通过转运囊泡运送到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Golgi)等细胞器进行折叠、剪切、再加工,才能在相应位置发挥生理活性.作为目前研究较清楚的包被囊泡,外被体蛋白(Coat...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82.86%,对照组分别为68.33%、62.50%,治疗组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0.